李跃峰:朝邑鼎盛饭庄与“长春宫宴”

草庐书屋

在大荔的朝邑文化街,有一座格外引人注目的建筑,那便是鼎盛饭庄。它像一位从岁月中走来的巨人,稳稳扎根于此,见证着朝邑的烟火日常。 <br> 鼎盛饭庄于2012年开始拔地而起,历经两年雕琢,在2014年正式开门纳客。主体建筑占地0.75亩,三层半的楼体巍峨耸立 ,旁边还有12亩租地,待客大厅宽敞明亮,工作间井然有序,停车场规划合理,共有160席的容量,气派非凡。每日这里车水马龙,顾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摆下390桌酒席,创下朝邑街上的最高纪录,成为朝邑餐饮界一颗耀眼的新星。不仅如此,鼎盛饭庄还有六辆流动餐车,生意的触角延伸到澄县、华阴、华县等地,收获无数认可与称赞。 <br> 而这一切辉煌的背后,是老板李登峰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1970年出生的他,命运的开局充满坎坷,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可爷爷不久后也离他而去,八岁时奶奶的离世,让他彻底成为孤苦无依的孩子,在二爸和姑姑的关照下勉强读完初中。 <br> 毕业后,他踏入饭店学厨艺,艰难环境磨砺出他不服输的劲头,再加上天资聪慧,很快他就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24岁那年,他带着同州带把肘子、珍珠元鱼两道大菜参加陕西省第四届烹饪大赛,一举夺得金奖。此后,凭借精湛技术和精明头脑,他创办食品厂、烹饪技校,事业风生水起。但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因种种原因,他离开饭店,心中满是苦恼。可李登峰从不在挫折前低头,他四处考察学做锅巴,成立“洪君龙”锅巴厂,后因米价上涨停业。他又进入餐饮业,开羊肉馆,当先前的餐馆找他承包时,他出于感情和闯劲接下,即便连续四个月亏本,员工想走,他依然咬牙坚持,挽起袖子亲自上灶台,最终扭亏为盈,他三进三出这家餐馆,还曾为餐馆担保羊肉钱,即便自己困难也坚守信誉。再度崛起时,没钱买地基,却因他人看到他的人品和潜力,帮他垫资建房,助他度过难关。如今的他,事业蒸蒸日上,还热心帮助乡亲,解决困难户就业,逢年过节访贫问苦,乡亲们也与他亲如一家。 <br> 2023年,李登峰父子为给消费者更好的用餐体验,在故乡安仁东太丰村创建高标准宴会厅,在相关部门引领指导下,赴多地考察学习,配置全县唯一一家标准化4D厨房,成为大荔餐饮的标杆。大荔餐饮协会借此组织活动,率领餐饮人学习鼎盛饭庄的先进理念。 <br> 在朝邑镇北寨子,有一处历史遗迹——长春宫。如今虽只剩残垣断壁,但一千二百年前,它占地三百余亩,三面临崖,东临黄河,南眺太华,北望镰山,景色美不胜收,因花木茂盛、四时如春而得名。长春宫虽然仅存192年,却见证了北周、隋、唐三个王朝的兴衰。从宇文护建造居住,到周武帝定为行宫,再到隋帝杨坚、隋炀帝多次巡游,李渊起兵占领,李世民作为大本营,唐太宗、唐玄宗频繁到此,它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 <br> 几代帝王在长春宫居住生活,品味了无数美味佳肴。李登峰出于对美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翻阅大量史料,深入民间调研,历经多年整理提升,创建了“长春宫宴席”,为大荔丰富的宴席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睁眼辣子品鱿鱼这道菜,背后有着有趣的故事。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常入住长春宫,宰相张九龄为解决同州春季人易出现的脾燥肺火等问题,将家乡岭南的鱿鱼献给玄宗。因路途遥远,鱿鱼需制成干再驿递而来,烹饪时用盐池洼碱水才能泡软。厨师以鸡汤熬香菇作底汤,将鱿鱼片放入凉汤连滚三煎,淋上沙苑香油,呈给玄宗,深受喜爱。但时间久了,张九龄发现玄宗吃时会皱眉,原来是鱿鱼苦涩味未除净,直到用沙苑睁眼辣子遮挡苦涩味,这道菜才完美,睁眼辣子品鱿鱼也成为皇宫及沙苑的美味,延续至今成为九品十三花皇家宴席的海鲜珍馐。 <br> 朝邑鼎盛饭庄与“长春宫宴”,一个是当下的餐饮传奇,一个是历史的美味回响,它们交织在一起,诉说着朝邑的过去与现在,传承着美食文化,也凝聚着一方土地的烟火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