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开化寺——壁画上的清明上河图

博文约礼

<p class="ql-block">2025.3.30</p> <p class="ql-block">通往山门的台阶高而陡,共189级,营造出庄严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山门(大悲阁)为明代建筑,左右为钟鼓楼,地势开阔,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  图片开化寺简介</p><p class="ql-block"> 开化寺位于陈区镇中部的舍利山腰,距高平市区约17公里,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名清凉寺,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宋仁宗下诏,赐原"清凉寺"改名为"开化禅院"。</p><p class="ql-block"> 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寺前为两层楼阁式的山门(大悲阁),山门两侧为钟鼓二楼,入山门正中为大雄宝殿,两侧为廊房,后院主殿为演法堂,东侧为三大士殿,西侧为地藏殿,整个建筑规整对称,与山势相融,形成一幅美丽画卷。</p><p class="ql-block"> 寺内最早建筑为大雄宝殿,创建于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其建筑规制和建造艺术,代表了宋代建筑的最高水准;特别是殿内壁画,更是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山门前石狮</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正殿北宋遗购大雄宝殿,内有开化寺最具看点的壁画,比清明上河图还早4年。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寺观壁画,被称为“壁画上的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 为保护原因,不开放,但已用数字化方式复制于两边配殿。可以尽情欣赏。</p><p class="ql-block"> 宋构建筑 宋壁画 宋彩绘集中一大殿,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殿内彩绘</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东、西、北三壁现存宋代壁画88.2平方米,由民间画师郭发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绘制。</p><p class="ql-block"> 图为配殿数字化复原。</p> <p class="ql-block">壁画内容:</p><p class="ql-block"> 佛经故事:东壁以《华严经》的“七处九会”为中心,描绘兜率天宫、普光法堂等场景;西壁与北壁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本生题材,表现释迦牟尼前世为善友太子、忍辱太子时的善行故事,画面包含生子、逃亡、割肉救母等情节,叙事性强。</p><p class="ql-block"> 世俗生活:壁画巧妙融入宋代市井风情,涵盖农耕、纺织、商贸、刑狱等场景,如肉铺、酒肆、织女劳作等细节,生动再现北宋社会风貌。</p><p class="ql-block"> 建筑图景:壁画中绘有40余组建筑,包括宫殿、佛寺、民居等,部分类型已无实物留存,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珍贵图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壁画构图采用连环画形式,白框为连环画文字部分。</p> <p class="ql-block">技法采用沥粉贴金,增加了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  后院观音阁:金代皇统元年(1141年)建,上下两层,悬山式屋顶,前出廊,檐柱刻有题记,阁内曾嵌有北宋大愚禅师的《心王状奏六贼表》石刻,兼具宗教与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檐柱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东西角楼为元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寺院建筑群融合了宋、金、元、明、清各代风格,形成“建筑史活标本”的独特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