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乍一看《闪光的路》,给我第一印象是,不仅题目富有诗意,而且兼有强烈的“革命”色彩。作者庄月江老先生已届米寿之年,这是他在《衢州日报》工作时候的自费书,全书130千字,共印非卖品300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发表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有关人物专访文章汇成的一部集子。</p> <p class="ql-block"> 我还知道著名的书画篆刻大家钱君匋先生,专为此书题笺背后的动人故事,所以心心念念很想拥有一册,只因先生在最近两年,把毕生所藏已无偿捐献给了故乡海宁。尽管庄先生曾经发过我全书的电子版,但往自私里说,还是没有纸质的拿在手里放心、实在、安稳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开始多方寻访此书。因为年代已久,印刷数量稀少,久而不得。几天前,一直关注的孔夫子旧书网,北京的一家“鑫浩书店”晒出一册签名本,售价120元。我当即下单,抢先占为己有,总算了却了我的一桩藏书心愿。</p> <p class="ql-block"> 书的扉页题记有:“成美老师雅教,庄月江2020.5.29”。并钤有一枚“老虎”模样的生肖闲章。庄先生见过签字,沉默良久,肯定地对我说“是从北京回来的,一本送给成美的书”。并询问多少价位购得,我如实相告。</p> <p class="ql-block"> 成美者,何许人也?这个名字,似曾相识,我努力地在脑海里搜寻。这不是前段时间刚刚阅读过《庄月江存稿》,其中题为《健笔终存天地间——读顾行、成美合著的<邓拓传>》庄先生读书随笔中的主人翁吗?</p> <p class="ql-block"> 顾行(1928--1997),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日报》副刊主编,《北京晚报》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邓拓生前的挚友,新闻战线的一面旗帜,和庄先生同为海宁乡贤。夫人成美,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博导、校务委员。文革期间,顾行被关了6年,受尽苦头,弄出一身毛病。1992年2月27日,庄月江赴北京安贞医院探视重病中的顾行,成美将散发油墨香的《邓拓传》,十册手工装订本之一,夫妇俩签名后赠予庄先生。可见他们之间的友谊之真切。</p> <p class="ql-block"> 1997年正月初四深夜,成美教授从北京打来长途电话,告诉庄先生顾行去逝的噩号。先生连夜写下《一颗亮星——忆顾行》的悼念文章。这篇文章,道出了作者和顾行夫妇的君子之交,读来感人至深!文章就收录在《闪光的路》里面。成美教授肯定看过,此书保存完好,但明显有翻阅的痕迹。特别是载有《一颗亮星——忆顾行》的三页纸,仿佛还留有成美教授洒下的泪痕。</p> <p class="ql-block"> 登门之前,我已向先生说明索求签名的来意。先生早已准备好笔墨、印泥和图章。他在书的第二页空白处,郑重地写下一段话:“此书,旭东先生网上花百余元购来,原来是送给成美教授的书,估计成教授已不在了,家人清理藏书时,不知道集中《一颗亮星》文中还写到了成美。今见此书,感慨万千,斯人已去,奈何!庄月江2025.4.1于望江苑。”</p> <p class="ql-block"> 字毕,先生在落款处盖了一方签名章,这枚章是同乡西冷印社吴振华所赠。随后,又起身到书房里找出一枚老虎生肖章,重重地钤在文字开头。这是之前我请所签之书,从未有过的待遇,我不解其意。先生以两件事相告,其一,退休后服务孔庙的日子里,一天画家阿衡来访,在庙门口的地摊上见一方古章,材质不错,于是买来磨平,重刻了一只生肖虎赠予先生。其二,有一年,阿衡赴京举办个人画展。其间,经庄先生缀串,成美在顾行的老东家《北京晚报》上登了一则阿衡画展的小广告,反响不错,阿衡非常高兴。今天,这本书的回归,不能少了这枚阿衡亲治的虎印。先生如此认真,令我钦佩不已,深感荣幸!</p> <p class="ql-block"> 看了先生为我题记,内心有些小小忧伤。从网上买回的《闪光的路》,恰巧是先生给好友成美教授的签名本,无意中勾起了先生对老朋友的深深怀念,也读出了一些不祥的讯息,使我于心不忍!转念一想,此书能辗转重回故地,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更是一种缘分吧。这是一部人物专访不可多得的教科书,于我意义重大,我将好好研读,永久珍藏!2025.4.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