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情缘】让革命坐上火车前进

海在呼吸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多年前的一天,在院子里和出来晒太阳的邻居华文老人闲聊,他不由讲起了“当年”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从延安来东北,我是中央党校赴东北工作团的学生队员,9月2日一早出发上路,一路上中间张家口和最后赤峰各有一段路是坐火车,两头算上总共42天。10月13日上午到达沈阳(老北站)时,我们一千来人跳下车挤在站台上列队,都感到这最后几百里路一天一夜便赶到,真是快极了。开始行军时有人不知道火车是个什么东西,在张家口下花园听说要坐火车走,摸着铁轨问就用这两根玩意怎么能把我们送到东北?后来见了车头车厢才知道坐火车是咋回事。在赤峰又再次上车经锦州到沈阳,坐在车上看跑得飞快,中途虽然停车加水加柴加豆饼(那时还用木柴豆饼做燃料),可仍然二三十小时就到目的地,真是方便多了。有人就说要是我们能让革命坐上火车这样快地跑,那可太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讲到这儿,华老笑起来,好像又回到了当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的确,对于生长生活和战斗在偏僻农村地区的许多八路军来说,火车真是个大开眼界的新鲜东西。别说是他们,就是二十多年后的六十年代,我当兵时还听说过这样的笑话:有个从西南大山里出来的新兵坐火车到部队,他在闷罐车厢里扒着小窗向外看,对带兵排长说:“这家伙趴着都跑这样快,要是站起来那不定跑多快呢!”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直笑,后来便在团里流传了下来。可巧,咱那个团副团长是老四野的,当年就坐着火车在东北大地上跑,听了这笑话,就在一次大会上讲起了辽沈战役时的坐火车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说:“可别小看了这火车,当初四野打胜仗那么多那么快,它的功劳大了去啦!1948年9月打锦州前,我们还在吉林通化(当时叫安东省通化)那等着打长春。突然来命令说去西边打锦州,好几百里地中间还有沈阳敌人隔着,怎么走还不得个十天八天的?谁知火车一叫,我们上车睡了一觉,第二天晚上便到了义县城下。一星期的准备之后开始攻城,一昼夜解决战斗攻克义县,紧接着十多天后又开打锦州,一天半完事。据说那次在九天里一下子就铁运十万大军从东满到西满,保证了打锦州的绝对优势兵力。另外还有弹药粮食,也大都是火车运过去的。打下义县后,就连俘虏都说,谁知你们怎么一下子就像从地里冒出来似的,来了那么多部队,大炮轰得我们头皮都发麻。”</b></p> <h5><b>义县攻城,大炮开路(网络图片)</b></h5> <h5><b>总攻前的炮兵阵地(网络图片)</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炮火准备,开打(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打开义县城墙的缺口(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听华老这么一说我也一下子来了兴趣,干嘛不看看铁路与战争的历史呢?于是就查找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中国铁路最开始的用途,就是为了调兵遣将以备作战,清末武汉的张之洞上疏申请修筑铁路时就说到过这一点。1896年李鸿章与俄国订立对日军事同盟条约——《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时,更明确规定:“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此即中东铁路,又称东省铁路、东清铁路,是东北铁路建设的第一步。后来在中国东北土地上开打的日俄战争,以及苏联红军的出兵伪满洲国,也是以两国争夺铁路的较量开始。争夺了铁路就争到了运兵权、占领权乃至统治权,军人们谁都明白这一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945年时的东北铁路图(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日伪垮台时,东北的铁路有近11000公里,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居全国之首。我军进入东北之初,同样把控制铁路作为战略任务看待,立即组成护路部队分别护路及协助接管。当时除苏军控制的中东路尚好以外,其他的路线上有3700多公里被拆毁,1030处桥梁涵洞遭破坏,信号、供水以及机车车辆都很缺少。面临着这众多困难,我军先是大力抢修损坏的路段,为此在1946年6月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司令部,这时我军地面已通车4690多公里。7月,东北局决定成立东北铁路总局,陈云亲自兼任党委书记和总局长,李富春兼任党委副书记,不久又任命吕正操为总局长兼政治委员。10月,敌人撕毁了停战协定开始大举进攻,11月时我军已是一退再退到了最困难关头。就在这时,为尽快发展铁路,陈云还专门写信给王首道叶季壮等人,讲要用5千吨小麦、2千吨肉向苏军管理的大连市换取食盐和货车零件。一次东北局开会研究运输粮食及作战物资问题,竟然整整讨论了4个小时。缺少火车头吗?由吕正操负责,要求必须在12月份突击修复机车280台。就这样,到1946年年底,我军除机车之外还修复了铁路线1115公里,尽管此时国民党军进攻占领了锦州沈阳长春安东吉林等大城市及其间的铁路,可我们仍能够在延吉图们和牡丹江佳木斯到齐齐哈尔白城子都用铁路来运输军队和物资。我军的护路军也随之改为东满西满两个司令部,部队有7个团1个装甲大队总计6298人,控制着5千余公里的铁路线。</b></p> <h5><b>1946年10月30日,最早修复的机车被命名为毛泽东号(网络图片)</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护路军战士们抬装铁轨(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这是在加固路基吧?(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北1947年的元旦,伴随着敌进我退的连天战火而来。那一段时间,我军一方面拼死坚守根据地,积极开展了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另一方面也加紧利用铁路把战略物资从朝鲜、大连等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满武装并充实部队。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47年的前7个月里,从安东、长甸和通化的辑安经朝鲜再进图们入境,铁路运往北满的军用物资即达21万吨,平均每个月3万吨、每天1千吨。这是多么大的运输量啊!可以想见,如果没有铁路,那将要花费多少的人力和畜力,又要多少大马车或是汽车来完成。再加上后来朝鲜支援我们2千多车皮日军所留下的作战物资,铁路给我军输血补充,功劳可想而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8年9月12日是辽沈战役开始的日子。在此之前,我东北解放区又接收和修复铁路5700多公里,通车里程达9818公里,占到了全东北通车线路里程的98%,修复机车885台。我护路军此时也已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又称铁路修复工程局),下辖4个支队,总兵力达26200人。这又是我军建军史上的第一支专业化铁路部队。有了如此强大的运输大军,再加上几十万的野战部队,东北局的领导和野战军的首长们感到,可以放心大胆地勾画我军第一个大歼灭战的战役蓝图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保护线路安全清除炸弹?(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让危险离铁轨更远点(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8月下旬,野战军司令部向东北铁路总局发出紧急命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和绝密情况下,把在东线的东丰、大兴镇、西安(今辽源)、烟筒山一带的三纵、炮纵、二纵五师和六纵十七师,运到西线的新立屯、西阜新地区。另要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运几十万斤粮食和作战物资到辽西前线;从后方各地向吉林、四平运送19个独立团以堵截和保卫长春之敌。同时还要准备几个列车随时供第一纵队机动运输之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这份电报交到总局长吕正操手里时,他立即感到了它的分量。总局党委立即开会部署,决定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这次任务完成。“野司”和总局联合组成的军事运输委员会成立,办事处设在东线梅河口、分委会设在西线郑家屯,各装卸站及沿途大站都派驻了特派员全权指挥一切装卸与车辆调配,另从北满抽调大批工人、干部充实前线,仅齐齐哈尔局就调出1200多人分派到西线各站段。从9月12日至9月21日9天里,铁路员工、铁道纵队官兵和广大群众冒着敌机轰炸奋力苦战,迅速集中车辆1124辆,发送64个军列,将10万大军及时送到了辽西前线。随后,又继续从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吉林方向接连发出69个军列,以这种被称作“赶羊式”的运输,向攻锦前线运上了作战物资和民工、炮弹、给养。野战军前指司政机关也在此时乘专列开到了彰武前线,直接指挥大军东阻西断、强攻锦州。总攻前夕的几天里,动用的车辆共达6100多辆,这在东北铁运史上是空前的。10月15日锦州解放,28日廖兵团被歼。从9月12日到10月20日这38天里,共开行军列631列、使用车辆19561辆次,运输各种作战物资586830吨。</b></p> <h5><b>1948年7月东野辽东军区炮团战友在已修复的通化浑江大铁桥合影留念(父存照片)</b></h5> <h5><b>图中的红箭头就是绕过沈阳敌占区进至锦州前线的我军大部队(网络图片)</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满载物资的列车开往前线(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年的辽宁也怪,凡是国民党军占领之处,蝗虫漫天飞舞,毁掉了大片庄稼,造成了粮食大减。而北满解放区则完全不同,基本上没有受灾。大军行动的粮食给养上万吨,也是用火车长途运输再加上大车倒短儿,运到战士们手中。另外还有四五万名战场上下来的伤员,也在火车的风驰电掣中迅速送往后方医院,得以及时救治。而作战弹药特别是攻坚战中不可缺少的炮弹,更是从后方通过军列运输,送到锦州前线。有一列荣立集体特等功的3005次列车,来自齐齐哈尔局,16名乘务员里有15名是共产党员。他们拉着装满军火的32节闷罐车,9月28日从哈尔滨装车出发,与敌机斗智斗勇、昼伏夜行,中途断水时硬是在老乡帮助下淘干了三眼民井补充上水,终于在10月2日凌晨开进义县北30公里的清河门车站。此时,距三纵、炮纵攻克义县还不到20个小时。早已隐蔽等候在此的部队和民工一拥而上,半小时内便卸车完毕,所运炮弹全都送往前线炮阵地上。</b></p> <h5><b>这就是向锦州前线运送弹药荣立特等功的3005次英雄列车(网络图片)</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指挥淮海战役的陈毅司令员曾说淮海战场的胜利是支前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我要说辽沈战役的胜利是用火车头拉出来的,相信这话也决不是夸张。革命一旦坐上了火车,那它的前进速度增长是不能用百分比数来形容的,它将以几十倍几百倍的速度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长春解放后,铁道纵队修复了哈长线上的陶赖昭松花江大桥,陈云在通车典礼上讲话:“陶赖昭松花江大桥的修复,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难道不是吗?就在这个典礼后的十天里,沈阳解放,营口解放,全东北解放。随后,老解放区的粮食、煤炭、棉布、医药等,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到新解放城市,为新政权的稳定发展加上了坚固的基石。我们的胜利,的确是在铁路快速开通的基础上实现了。辽沈战役胜利后,四野大军又率领铁道纵队和铁路总局,乘坐着火车开进关内,开向全国。北平解放后有好一段时间,进城部队和机关吃的都是从东北运过去的高粱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东野的英雄机车进北平(网络图片)</b></p> <h5><b>战争打到哪里,铁路就抢修到哪里(网络图片)</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建国后铁路很快恢复发展,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比国民党军更厉害的联合国军,粉碎“绞杀战”,保证运输线不断,铁路此时被称作“铁血大动脉”,进一步为革命战争建功立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朝鲜战场被敌机炸断的大桥在抢修(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抢修成功的朝鲜清川江大桥(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志愿军回国基本都是乘坐火车而不是像入朝时那样徒步行军。作为志愿军部队归国第一站的安东市军民,不断地在鸭绿江桥头和车站前广场举行盛大欢迎仪式,致敬“最可爱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欢迎归国志愿军现场,背景即安东铁路分局大楼(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争硝烟散去,浴血奋战的老一辈革命军人与铁路人建功立业的理想和传奇,依然激励着后辈一代又一代,继续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向着新目标前进。哦!无数流血牺牲的烈士们,以往的成就只属于你们,而今天我们要在你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用更高的标准更快的速度,来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和平年代里,铁路依然为军队行动贡献着便捷和无微不至的服务。我曾连年随部队去各地或施工或演习,每每一路上总能感受到铁路人对国防和子弟兵的关爱之情。</b></p> <h5><b>1984年3月去赤峰途中铁路军供站送上热饭热汤</b></h5> <h5><b>列车指挥长、团丁政委下车迎接军供站同志</b></h5> <h5><b>军供站同志来征询需求意见,团丁政委致谢</b></h5> <h5><b>到站卸车,换汽车后再出发</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部队经受了那样多铁路的关照,也该为铁路做些贡献。1983年起,我们的100炮连与驻地五龙背车站结成军民共建对子,一有机会连队就派人去车站搞卫生做执勤,配合站方更好地为旅客服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不,1984年春运前连队胡指导员又带人去车站大搞卫生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让候车室窗明几净,给旅客候车好环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登高擦窗对小伙子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必须要仔细再仔细地擦干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还不够透明咱俩对着边看边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努力就会有成果,1984年五龙背车站被评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沈阳铁路局和沈阳军区在此召开了现场会予以表彰推广。翌年,军区还授予我团“军民共建标兵单位”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团王副政委、薛营长和刘建干事接受奖旗奖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流逝,时代发展,我们的铁路机车从蒸汽到电力再到动车高铁,经过一代代铁路人的艰苦努力,逐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看看最早的毛泽东号机车吧,它记录了我们八十年间的每一次成长进步——</b></p> <h5><b>“毛泽东号”蒸汽机车见证了40、50、60、70年代(网络图片)</b></h5> <h5><b>“毛泽东号”在新时期改为电力机车(网络图片)</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铁路愈加先进,百姓更愿出行。我退休后经常南来北往,深深感觉到了乘火车是今非昔比乐在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去年北上途中6月11日的九江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去年南下途中10月4日的南昌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距华老从延安出发的1945年已过去了整整80年,如今铁路改造更新,无缝轨、内燃机化、电气化和高速化,近些年的出行乘车再也感觉不到以往那咣当咣当的噪音,车速也在不断地刷新记录,新建线路不断地延长……时代在前进哪!回头再看看前面记载的那一段段历史,能不更加深刻地理解“铁路先行”这四个字的含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2009年7月9日在广州东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和谐号动车时速达200~350公里(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复兴号机车时速最高可达420公里,而且是完全国产化(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展望未来,前途无量,让我们的革命事业继续坐上火车飞速前进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25年清明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