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母亲节,在这个没有母亲的节日里,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又涌上了我的心头。我终于拿起手中的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录下老人家的点点滴滴,用这样的方式来告慰、怀念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回忆母亲的一生,是那么的普通又伟大。</p> <p class="ql-block"> 母亲吴振月(1929年2月10日——2012年11月8日)出生在山东省栖霞县寨里公社吴家村一个贫穷的佃户家庭。</p><p class="ql-block"> 母亲姊妹九个,排行老二。大舅吴振玉(革命烈士),二姨吴美月(去世),二舅吴淑玉(25岁去世),三舅吴铁纪(1岁多夭折),<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姨吴翠月,</span>小舅吴琛玉(去世),双胞胎小姨吴爱月,吴香月(幼小去世)。</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经过太多的苦难和磨难。</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全家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全家10口人只有7双筷子、4个碗,因为没有钱买,吃饭时只好用高梁秸当筷子,碗这个用完那个用。家里少吃缺穿,冬天穿不上棉衣,夏天换不上单衣,连个针线破布都没有,穷的鞋都穿不上。家里租种地主几分薄地,受尽了地主的欺压和剥削。</p><p class="ql-block"> 母亲14岁的时候,37岁姥爷突发伤寒因无钱医治十二天就去世了。双胞胎小姨才一岁多,小舅4岁,三姨6岁,二舅10岁,二姨12岁。 家里租种地主的地也被收回去了,这让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p><p class="ql-block"> 那时,村里好心人劝姥姥,把母亲和二姨送童养媳买几斗高梁吧。姥姥说这两个大的孩子在家好帮我拾草挖野菜,再穷也不能送人。</p><p class="ql-block"> 老爷去世后,日本鬼子抓10岁的二舅去修战壕,因年少不能干活,狗腿子就把他捆绑在电线杆子上,天黑经人说情才放了回来,饿的发昏,嗓子都哭哑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自幼性格刚强,坚韧不拔,勇于担当,幼小的肩头便扛起家庭的重担。</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中的长女,年仅14岁的母亲,在贫苦的家庭环境中,不得不替姥姥分忧,她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撑起整个家庭,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帮助姥姥哺育照看幼小的5个弟弟妹妹。从小在家抱着磨棍推磨碾碾,挑水扫院,天天拾草砍柴,洗衣做饭,上山挖野菜,撸树叶。上山拾草挖野菜时,因没有鞋穿都是赤着脚,脚上踩上荆棘拔下来再走,经受了不少坎坷和磨难。</p><p class="ql-block"> 全家人吃糠咽菜也难以糊口,遇到下雨坏天连野菜也吃不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中经常断顿,揭不开锅</span>。因无米下锅,饥寒交迫,没有办法只好向地主借高利贷。春天借一斗粮,秋天还二斗,驴打滚的利,越滚越深。那时姥姥对妈妈说:咱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饼子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生活所迫,母亲不得不放下尊严,流着眼泪拿着打狗棍拖着二姨背井离乡出去讨饭,常常讨不到还被地主家放出的狗咬。讨点残渣剩羹,自己舍不得吃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吃。</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到泊子村一户地主家要饭,一条大狗串出来两条腿站起来扑在母亲胸前咬,吓得哇哇大叫。由于狗咬惊吓和饥饿劳累,回家就病倒了,发高烧好几天下不来坑,那以后留下了头痛的毛病。</p><p class="ql-block"> 母亲旧社会在姥姥家经历了太多的困苦和磨难,磨练了一生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韧刚毅、</span>豁达朴实、忍让宽容、勤劳善良的优秀品德。</p><p class="ql-block">(母亲保留的解放前用过的洗衣棒和补袜子的撑子)</p> <p class="ql-block"> 1943年,家里唯一的男劳动力年仅16岁的大舅吴振玉,不堪忍受地主的欺压和剥削,为了改变命运,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了新四军二师5旅14团。1946年给家里捎来最后一封信,说部队要北上战斗,从此便渺无音讯,一去不复返,为解放全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1956年大舅被追任为革命烈士。英名携刻在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塔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胶东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吴振玉烈士证) </p><p class="ql-block"> 家里自五十年代起一直挂有毛泽东主席签名授予吴振玉烈士“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亲纪念证”及吴振玉烈士像,以资缅怀。</p> <p class="ql-block"> 母亲思想进步,从不向命运低头,为打破封建枷锁,早年便参加了革命。</p><p class="ql-block"> 1944年15岁的母亲加入了妇救会和民兵连,任妇救会三班班长,民兵班长,并上识字班读书学习。</p><p class="ql-block"> 1946年17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党小组长,党支部委员。1947年任村青妇队长,区妇女委员,公安员,同年,调区联防学习搞土地改革,回村组织发动群众斗地主分田地。贫穷的家里分到了房屋田地。</p> <p class="ql-block"> 母亲对党忠诚,解放战争机智勇敢,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是我心中的巾帼英雄。</p><p class="ql-block"> 1947年国民党反攻大陆进攻解放区,母亲又调区联防学习埋地雷,回村担任爆炸组组长,在对敌斗争中组织群众疏散转移,挖战壕,轮流站岗放哨,保卫村庄。抬担架,保护伤员。有一天八路军一班人带着伤员,从战场上撤下来,伤员的胳膊被子弹打断了,安排住在母亲家。母亲带领妇救会姐妹们帮八路军洗衣做饭,缝补军鞋,做军粮。<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路军去找大部队临行前,母亲看到伤员在发烧发冷,就把家中土改分的唯一一件棉大衣送给伤员穿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在</span>对敌斗争中荣立二等功一次,受嘉奖一次。</p> <p class="ql-block"> 母亲听从党的召唤<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舍家为国,参加解放青岛战斗,<span style="font-size:18px;">巾帼不让须眉,</span>欲血奋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8年秋调东栖县党校学习,结业后跟随父亲分到县公安局。</p> <p class="ql-block"> 1949年农历正月十八接上级命令南下,第二个命令叫接管青岛。连夜从东栖县公安局出发,行军到北海(黄县)二十二日行军赶往胶东党校(莱阳)教研会学习。4月26日开始行军开往青岛。分配到市北大队,当时女的就两个,那个是邹秘书,季庆庭大队长带队(在青岛战役中牺牲),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二军94师280团后勤部向青岛国民党守军防线发起全面攻击,冒着枪林弹雨,一面打一面走,奋勇向前。打即墨是晚上打的。灵山、马山、城阳、李村、崂山、打到青岛市里。打仗时上面飞机扫射,下面大炮轰炸,头上的子弹嗖嗖的飞过,像刮台风一样。</p> <p class="ql-block"> 当打到李村河时,一颗炮弹在母亲身边爆炸,铁皮、沙子像个大火球窜的很高,亲眼看着身边好多战友被炮弹击中倒下了,有的肠子都流出来了,身边炸了一个大坑,前面有很多铁棘子挡路,母亲的脚被铁棘子割破一条大口子,也不知道痛,继续往前冲,鞋里流了不少血。</p><p class="ql-block"> 母亲三生有幸,九死一生,活着打进青岛,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结束了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对青岛的奴役和统治,宣告青岛人民受屈辱、遭压迫的历史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母亲成为接收青岛解放大军中的一员,接管公安成为新中国青岛市公安局第一批人民警察。6月2日到市北分局,6月3日分配到辽宁路派出所接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口述经历的青岛解放载入史册</span></p> <p class="ql-block"> 母亲保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和解放初期她配戴的《中国人民警察》《青岛市人民警察》胸牌。</p> <p class="ql-block"> 1949年母亲先后在市北分局辽宁路派出所,沧口分局水清沟派出所,大马路派出所任民警,1953年5月调市公安学校文化班学习,1954年8月分配到市南分局中山路派出所,1955年调泰安路派出所历任所长,指导员。至 1986年9月离休。</p> <p class="ql-block"> 1966年5月泰安路派出所门前,母亲与干警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保留的工作证和离休干部优待证</p> <p class="ql-block"> 母亲品德高尚,孝老爱亲,省吃俭用,养育家人,劳苦功高。</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艰辛不易,勤劳持家、含辛茹苦赡养姥姥,抚养兄弟姊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母亲参加工作是供给制,1952年实行薪金制,母亲省吃俭用,不舍得吃不舍得花,省下的钱全部捎回姥姥家用。</p><p class="ql-block"> 1956年家里己添我哥,姥姥带着三姨、小舅、小姨来青岛母亲家(市南区泗水路6号)定居。母亲供养姥姥还有他弟妹3人上学,吃穿用,到工作,成家立业(从1948年一1971年共24年),直至姥姥1971年5月去世。</p> <p class="ql-block">父母早年参加革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与父亲同村,四十年代一起参加革命,患难与共,<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雨同舟,</span>携手解放青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肩作战,是革命的伉俪,</span>相濡以沫情义深。</p> <p class="ql-block"> 2001年10月,父母参加青岛市委老干局和老年生活报在青岛日报社阳光大厅联合举办“青岛市老干部第四届金婚庆典”。</p> <p class="ql-block">母亲保存的2001年10月23日刊登活动照片的《老年生活报》。</p> <p class="ql-block"> 母亲热心助人,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大爱无疆。</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生活俭朴,每当国家有困难时,却从不吝啬,慷慨解囊,带头捐款捐物,令人敬佩,报纸多次报道。</p><p class="ql-block"> 1966年3月,当得知河北省邢台地区遭受强烈地震灾害时,拿出一百元,以青岛市人民警察的名义,无记名通过邮局捐给邢台灾区人民,寄托一片爱心。后来,邢台地委特地来信查找匿名警察本人,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1997年,支持父亲从家里拿出五千元捐赠给青岛市民政局辅助离退休老干部活动经费不足之用(父亲担任单位离退休老干部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98年夏天,得知长江流域和东北部分地区发生洪水灾害,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刚打完吊瓶的疼痛,亲自将两床新棉被和一床褥子送到市南公安分局,捐给灾区人民。《青岛日报》称赞她“伸出温暖之手,献出一片爱心”。</span></p><p class="ql-block">(母亲保存的1998年8月29日《青岛日报》头版刊登的她捐赠信息)</p> <p class="ql-block"> 母亲心怀国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宽严教子,让我们在磨砺中成长,在奉献中寻找生命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四个子女自幼在父母的熏陶下,从小旗帜鲜明,爱党爱国,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勤奋,积极向上,个个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初中都加入了共青团,工作后二十一、二岁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在时代的潮流中,鼓励子女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果断送子当兵,上山下乡,援藏。长子15岁送去参军,女儿19岁送去上山下乡,次子17岁送去上山下乡后去参军,小儿子送去援藏。</p><p class="ql-block"> 母亲用无私的爱与果敢的抉择,铸就了我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品格。</p><p class="ql-block"> 母亲家门上曾多年挂有“军属光荣”的门牌,多次荣获“五好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称号。</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父母与第三代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6年5月1日父母与外甥,长孙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1年8月,母亲获得人民警察二级金质荣誉奖章。</p> <p class="ql-block"> 1999年5月,母亲被授予市南区优秀母亲和青岛市第十三届十佳母亲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生前确写下了2万多字的《我一生的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感人肺腑的回忆录结尾:“我这一生,没有共产党,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今天,永远感谢党感谢毛主席。谁的恩情也没有党的大。要不我哪能有今天。”</p> <p class="ql-block">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母亲“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 这曾是妈妈至高的荣耀和骄傲,女儿为有伟大而英雄的母亲倍感自豪。母亲临终前庄重地交与我,寄托着传承与希望,如今己成为对母亲珍视的记忆和永久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母亲没能看到党的百年华诞庆典,于2012年11月8日走完了她83年的人生旅途,带着对党的深情,对亲人的眷恋,对人世间特别是这个美好时代的不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12年了。每当想起母亲,我不禁潸然泪下。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为了革命的理想赴汤蹈火,呕心沥血。为了我们这个家,她付出的心血太多太多,得到的回报却太少太少。</p> <p class="ql-block"> 追思母亲的一生,我看到了一位革命老党员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看到了一位老革命枪林弹雨挡不住的坚定而执着的理想信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理想奉献所有。</span>在岁月的长河中,面对困境坚强似钢,对人生的乐观豁达。将无私的爱洒在每一片热土的高风亮节。</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身影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承载着伟大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她幼小的年龄,以非凡的勇气投身革命洪流,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为了民族的解放,舍生忘死,风里来雨里去,没有丝毫退缩,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英雄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珍藏了一生的参加解放战争临行前乡亲们送与她放了十枚鸡蛋的慰问袋)</span></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相夫教子,堪称“贤妻良母”,是优秀闪光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她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从小经常进行传统教育,讲些革命故事,教育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爰科学、爱社会主义,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要听党召唤,爱岗敬业,党叫干啥就干啥。要有优秀的品德,为人要正直善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要依仗父母搞特殊化。遵纪守法,讲原则,亷洁自律,挺直腰板,忠诚传家宝,实在留人间。</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耳濡目染的叮嘱熏陶下,子女们学会了忠诚、责任、正义、坚强、感恩、宽容、善良、自律和担当,这些优秀品质成为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铸就了我们走向成熟,事业有成。也成就了两个子女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任了纪委书记职务。 </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璀璨的星。</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负重前行、劳苦功高。她用勤劳与坚韧,用一生的心血,默默付出守护家庭,对老人和兄弟姊妹的的赡养和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生活节俭,国家有难,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担当与奉献,功德无量。</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爱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坚强与善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她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与坚强,无论是生活的艰辛,还是命运的捉弄,母亲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她用自己的笑容和坚韧,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p><p class="ql-block"> 母亲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赞美。</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勤奋好学,永葆老革命本色。离休后一直坚持读报剪报,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共计四十多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生前的剪报集)</span></p> <p class="ql-block"> 母亲心灵手巧,生前制作的手工品。</p> <p class="ql-block"> 1971年,我与母亲,二姨在泗水路家门口合影,背后是公安局刑警队小楼。</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与爱,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每当想起她,心中便充满了温暖与力量。这份力量,将伴随着我们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我的铅笔画《母亲)</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无私和坚强是儿女永远的榜样。虽然已经离开,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要继续传承,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温暖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是我此生最珍贵的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儿子写的 《母亲三周年祭》文</p><p class="ql-block"> 慈母长眠,追父升天,西驾仙逝,苍天垂帘;春来东去,转载三年,千日千夜,无不怀念。阴阳两隔,夜梦相见,偶逢仙遇,泪洒枕边;音容相貌,历历再现,心力交瘁,依依眷恋。渐行渐远,人走茶暖,所思所想,无限伤感;难舍难离,梳理情缘,鞠躬叩首,挥泪祭奠。娘亲在世,八十四年,出生农村,家庭贫寒;一路风雨,一生波澜,步履坎坷,历经磨难。</p><p class="ql-block">一曰自强,毅强志坚,早年入党,追求信念;出生入死,不畏艰难,举公忘私,冲锋在前。</p><p class="ql-block">二曰忠贞,经受考验,随夫从军,走出大山;枪林弹雨,生死相伴,辛勤劳碌,任劳任怨。</p><p class="ql-block">三曰善良,与人为善,一世辛劳,半生艰难;拖家带口,勇于担当,高风亮节,满腹辛酸。</p><p class="ql-block">四曰积德,甘愿奉献,毫不利己,他人为先;远亲近邻,亲历亲见,助贫扶残,四邻称赞。</p><p class="ql-block">五曰仁慈,身正品端,教育吾辈,克已恭贤;含辛茹苦,步履维艰,宽厚待人,堪称模范。</p><p class="ql-block">六曰勤勉,恩重如山,家庭家族,两任一肩;忍辱负重,海纳百川,下荫子孙,上慰祖先。</p><p class="ql-block">七曰刚直,穷则意坚,不卑不亢,人正不弯;表里如一,一尘不染,爱憎分明,仰不愧天。</p><p class="ql-block">八曰友善,从不高言,邻里和睦,坦诚相见;相敬如宾,问寒问暖,无私助人,情洒人间。</p><p class="ql-block">九曰节俭,持家清廉,不嗜烟酒,粗茶淡饭;穿衣戴帽,不挑不拣,珍惜分文,从不奢贪。</p><p class="ql-block">十曰奉献,胸襟坦然,饱经风霜,一生艰难;千金重担,一人挑肩,福址全家,功德盖全。</p><p class="ql-block"> 思母之恩,肝肠欲断,念母之情,悲泪涟涟;与母之缘,藕断丝连,愿母之魂,地厚天宽。父母大德,家道兴远,人丁兴旺,子孙康健;光宗耀祖,告慰九泉,前生今世,无愧上天。往事萦怀,肠结心酸,心如刀割,万剑心穿;涕泪交错,怆地悲天,万语千言,情何以堪?地神有灵,苍天有眼,祈福父母,终极圆满;相依相伴,入土为安,再生续缘,百年相见。</p><p class="ql-block"> 呜呼哀哉,尚飨。</p><p class="ql-block"> 儿女叩首顿拜</p><p class="ql-block"> 2015年11月8日</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己远去,但音容宛在。在天之灵,愿您安息!我们在思念的深渊里永远缅怀您,怀念那段充满挚爱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永远的挚爱,您的精神是我们心中不落的星岱,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根据母亲回忆录和遗物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