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起,推窗望外,一股冷风袭来,哦,又是一年冬天来了,于是便想到了看雪。眼前顿时展现出北方的雪,南方的雪,甚至东北雪乡和西北昆仑的雪。文人墨客,诗词名家们描写雪的诗句也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岑参在新疆轮台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在北京燕山写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白居易在江西九江写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些写雪的诗词,我更推崇柳宗元被贬永州任司马时写下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描写南方的雪,通过一幅江雪垂钓的意境,表达了孤独的最高境界。当然,伟人毛泽东那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也是我特别推崇的。那是1936年毛泽东从陕北向山西东渡黄河时写下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描写北方雪国的宏大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代表了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有着大境界。</p><p class="ql-block"> 我之会想到看雪,并决定去成都的西岭雪山看雪,则是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记得上小学就学了,但这么多年都无缘西岭,所以这个冬天一定得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在我所处的川南是难得看见下雪的,即便是寒风凛冽的冬季,山也是绿的,水也是澄碧的,想要看见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雪白大世界,那是想也不用想了,而西岭雪山则是离我最近的雪山了。</p><p class="ql-block"> 西岭雪山在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离我所处230公里,开车两个半小时车程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从容的欣赏雪山,我们头一天就出发了,在大邑县停留一晚,以备第二天轻松的登山。在大邑的一天,我们参观了最大的博物馆聚落“建川博物馆”,这是一个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领略了它的博大,广阔和馆藏文物的丰富,这是一个值得花时间好好参观的地方。对于著名的“刘氏庄园”我们也入园进行了参观。晚上寻得一餐馆,品赏了大名鼎鼎的“肥肠血旺”,满足了一把口福瘾。</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未亮,我们就从大邑县所住的宾馆往西岭雪山进发。大邑县城到西岭雪山约50公里,沿途经过悦来镇,花水湾,鹤鸣山等地。经过悦来镇时,从车窗往外看去,发现有“车耀先故里”的标示,方知这里是革命烈士,红岩英烈车耀先的老家,他曾在革命年代在成都以经营“努力餐馆”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 八点钟我们到了西岭雪山游客中心,买票后乘缆车上鸳鸯池,这是后山的中心地段,地处半山,地形围绕映雪湖分布有滑雪场和其它玩雪设施,以及宾馆饭店和商品卖场。因是冬季,湖面大部冰冻,难见一泓碧水,四围山上的树木满是积雪,空地上雪深盈尺,眼见处都是一片雪白天地,只有那些临湖修建,外墙以红色为主的建筑分外耀眼,白的雪,红的房,流动的人,一派生机,和谐,俨然置身童话世界里。这里海拔2155米。</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未在此停留,再乘缆车直上日月坪,这里海拔3250米,站在观景台上,西望是贡嘎雪山,它是四川省的最高峰,海拔7556米,在晴朗天气下,其金字塔的山峰与冰川景观形成壮丽画面。北望是四姑娘山,其幺妹峰海拔6250米的陡峭岩壁和雪线可一览无余,尤其在冬季雪后更显圣洁。南望则是西岭雪山主峰大雪塘,海拔5364米,距日月坪最近,雪覆峰峦的景致尤为震撼,晴天时可见阳光折射下的“日照金山”奇观。往西南方向望则是峨眉山,虽然距离较远,但在能见度极佳时,峨眉山的轮廓依稀可辨,尤其是金顶建筑群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别具诗意。向东望可俯瞰成都平原,天气晴朗时甚至能远眺成都市区轮廓,脚下翻湧的云海与城市天际线形成强烈对比。再向东南方向阴阳界景点的山峦与云海交织,雪后松柏挂满雾凇,构成水墨画般的景致。但今天天气似乎不怎么给力,阳光倒是很大,但能见度不高,这些山峰都没有清楚的看见。</p><p class="ql-block"> 西岭雪山分为前山茶地坪景区,也叫大飞水景区,后山滑雪场景区两大部分。其中茶地坪景区以徒步登山为主,主要观赏水景,瀑布,桂花,杜鹃,奇石,云海,森林佛光等自然景观,但这不适合冬天的气候,我们为了看雪,这次就直接选择了后山景区,以看雪,赏雪,玩雪为主。</p><p class="ql-block"> 登上日月坪观景台,有云雾从山涧升起,遥看远方雪山时隐雾中,时显尊容,有如仙界。近处松柏,雪压横枝,但仍倔强的露出绿色的枝叶,展示不畏严寒的生命活力。树下的野草,在雪压下一片枯黄,但来年春到一定会顿显生机,让满山变得清绿。而此时眼中一片雪白,山山尽被银装素裹,树树挂满雾凇,给人一种妖异的美。这里是西岭雪山一般游人到达的最高点,至于主峰大雪塘,那就是一般人可以去得了的了,那得专业的登山人员在有强大后援支撑的情况下,在有向导引领下,用专业设备进行攀登了,据说至今为止还没有人成功登上了主峰。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过西岭雪山,但以那时的条件肯定是没有能到达主峰的,但他还是进山进行了攀爬,若没有当时老百姓赠予他的老酒,恐怕都会冻倒在雪山里出不来了。虽然它的海拔只有5364米,属于雪山中的中山类型。</p><p class="ql-block"> 诗人杜甫是到过西岭雪山的,但可能未曾登山。他是在安史之乱后避乱来到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筑草堂居住。762年春天的时候,他曾到大邑县拜访县尉韦班,他与韦班是朋友,受到热情款待。那时西岭雪山的风光就可能已深深烙印在了诗人的脑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了观景台,我们沿着山脊栈道继续前往阴阳界观景点,这里是西岭雪山一个著名景观。它以独特的气象变化和地理特征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阴阳界位于日月坪和红石尖之间,是白沙岗上的一个大垭口,脊顶宽仅2米,嶙嶙的白云岩,银光闪烁,岩壁如刀削斧凿,岩下深不见底。这白沙岗是不同气候的分界线,常呈现出一边晴空万里,一边云雾缭绕的奇观。西部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东部为盆地气候,湿润温暖。这两种气候在白沙岗相遇,形成奇特气象,“阴阳”两界分明,且变化无常,世所罕见。行至此处,因天气因素,虽没看得见明显的阴阳奇观,但这险峻的地形仍让人咂舌,让人不犹得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 停留了一会儿,我们手枎栈道栏杆,踩着厚厚的积雪,原路返回。路上时有人不小心跌倒,惹得一身冰雪,引得同伴们的打趣,道旁两边均有护栏,倒不至于有摔下岩下的危险。只有不怕冷的小松鼠,在雪地里,松树间或栏杆上灵巧的奔蹿,引得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抢拍,这是它们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们按计划好的时间顺利回到了山下,完成了西岭看雪的目标,亲自目睹了杜甫眼中的西岭千秋雪,了却了平生一个心愿。</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才得知,就在我们下山驻足的西岭雪山滑雪场,有一座杜甫亭。亭中有一尊杜甫的肖像。这个肖像并非人工雕琢而成,而是一株古树因被雷电劈削而成,形状惟妙惟肖,酷似杜甫形像。传说杜甫显灵魂归雪山,秋冬之际,隐隐能听到吟诗之声。为保此灵迹,人们加亭以护之。未看见此亭,也是此游一大憾事,不过也给我留下了再去一次的念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3.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