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陶然亭公园 2025.3.31

liping

<h3>天气不错,三老决定去陶然亭公园走走,外加慕名前往大众认可的餐厅一饱口福。</h3> <h3>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全园总面积56.56公顷,其中水面16.15公顷,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有“都门胜地”的美誉。</h3> <h3>陶然亭建成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时,在慈悲庵西部构筑的一座小亭。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诗意,题“陶然”二字为额,亭名即由此而来,后世因亭为江藻创建,故别名之为“江亭”。陶然亭位于元代所建慈悲庵内,其地高亢,周围塘泽错落,蒲渚参差,又可远眺西山,野趣盎然。清初以来,京都名流多喜于此游憩,题咏甚众,文墨纷华,流传全国,陶然亭亦随之名闻遐迩,驰誉宇内。陶然亭公园即因之而得名。陶然亭虽然称为亭,实际上却并非亭,而是一座与一般房舍并无大差别的敞轩。</h3> <h3>陶然亭是清代的名亭,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此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为亭题额曰“陶然”。这便是公园名称的由来。</h3> <h3>陶然亭其实并不是亭子,中国古代有十里设一亭的制度,即“道路设舍、所以停集行人”,因而陶然亭就被封建社会的“宦海游人”视为休憩之所。陶然亭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国人民的聚居地。八百多年前的辽、金时代,这里溪流纵横,塘泽错落,飞鸟穿林,游鸥戏水,宛如江南水乡。在大片苇塘的中央有块高地,元代时在上面建了一座慈悲庵。在现公园的范围内,元明时代还建有刺梅园、封氏园、怡园、龙泉寺、龙树寺等园林寺庙。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当时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西侧,建了三间敞轩,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意,题为“陶然”。今陶然亭内保存有江藻《陶然吟》石刻,文中说:“因构小轩于庵之西偏,偶忆白乐天有一醉一陶然之句,余虽不饮酒,然从九衡尘土中来此,亦复有心醉者,遂颜曰陶然,系之以诗。”于是此地就以陶然亭闻名了。</h3> <h3>我们走的区域范围不大,主要为晒晒太阳走走路,边走边赏景呼吸新鲜空气</h3> <h3>饭点儿已过来到这家褡裢火烧店,仍然需等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