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感悟分享

妮小予

<p class="ql-block">2025.4.10</p><p class="ql-block">早课收获:贺喜老师为公公的书做美篇,启发我为父亲的自传做美篇。</p><p class="ql-block"> 从未想过真正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以前条件不好,回去看父母带点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离开时却带了更多;后来嫌麻烦就直接给些钱,但父亲退休金比我工资要高,他也不忍心收下;再后来自己的小家便一地鸡毛了,无暇再顾及父母。</p><p class="ql-block"> 父亲热爱读书、写作,文化不高的他,退休后写了自传和诗集。如今80多岁了,也没停下学习的脚步。冬天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最喜欢窝在炕头读书,房间里安静的让人心醉。</p><p class="ql-block"> 热爱读书也是父母传给我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早课贺喜老师讲到为公公做美篇,很是感动。孝顺分几个层次,一是孝父母之身,二是如父母之意,三是养父母之智,贺喜老师真正做到了养父母之智🫡</p><p class="ql-block"> 跟志同道合的人学习就是如此美妙。“求善知识,不如不忘念”,身边再有善知识,也要自己觉醒才行。希望自己能够守住正念,常驻觉醒。</p> <p class="ql-block">2025.4.7 </p><p class="ql-block">早课收获:乾坤定位。我是一切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学生,那你一定不会想着站上讲台;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员工,那你一定不会关心公司管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只有定位清晰,才会为之思考并付诸行动,就像我觉得自己想做个好妈妈,那就会去找关于做好妈妈的资源,比如看书,报班,或去结识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群体。我想在单位提干,就会认真工作,然后报考职称、学历,去达到提干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定位是一个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如果定位不清,前路便会迷茫,不知道该去哪里,自然就会得过且过。作为家长,没有清晰的定位,又如何给孩子引领正确的方向,我是一切的根源,那把这个我管理好,是我当下的定位,期待在我好的基础上向外延伸…</p> <p class="ql-block">2025.4.3</p><p class="ql-block">早课收获:专注当下的力量最大。</p><p class="ql-block"> 不虑过去,不忧未来。该是最好的状态。《了凡四训》开篇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人体更换一次细胞的周期大约是4-6个月,每6-7年会全部更新一次。</p><p class="ql-block"> 那可不可以说每6-7年就会有一个全新的生命在一个人身上呈现?也就是说人们在焦虑的过去担忧的未来会在几个月或几年之后消失不见?那大家耗掉的是什么?科学家已经证实,宇宙中能够发光的物体只占宇宙的15%,而我们人类只能看到这15%里的6%。思考一下真正影响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p><p class="ql-block"> 是念头、能量或者磁场、振动频率?佛家说是福报。一切的美好都源于心存善念。小动物一般不会伤害小孩,是因为小孩子内心纯净,本真的东西还在。能与自然万物很好的连结。</p><p class="ql-block"> 非洲有一个地方,当地人在砍树之前,一群人会先围着这棵树骂三天,说各种难听的话,三天后这棵会自然死亡,然后他们才去砍树。可见无形的能量影响有多大。我们每一天发出的信号是什么?给孩子传递了什么?重要了吧?</p><p class="ql-block"> 与其在焦头烂额中找不到重点,不如静下来安住当下。不纠结于还没洗的碗、还未读完的经、还哇(⊙o⊙)哇闹腾娃,踩好点,发挥好当下的力量,就是绝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5.4.2</p><p class="ql-block">早课收获:你以为的你以为。</p><p class="ql-block"> 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比如听不到对方的声音,收不到外来的信息?就像你非常认真在听老板说话,老板却认为你没听懂。你拼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她却一点也不领情。你用尽全力去爱了,对方却丝毫没有动容。你以为的以为是真的吗?</p><p class="ql-block"> 其实你只是感动了自己,你收不到对方的信号,“它”也一样。原因是你的那个我太大,把自己看得太重,期待世界围着你转,你需要说了算。</p><p class="ql-block"> 如何让自己放下“以为”,是大多数人需要修的功课。</p><p class="ql-block"> 领导能站在员工的角度陈述问题。家长能真的去尊重孩子的想法。伴侣能用心去体会彼此的感受。才不会有执行不到位的工作,焦头烂额的亲子关系,分道扬镳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在做事前、在听别人说话前,先做几个深呼吸,放空自己,与对方同频,然后行动或去认真聆听,事情会不会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不防开始践行试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