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姐妹们

辣白菜

<p class="ql-block"> 世上有一份关心无法替代,来自血缘;有一种惦念无法割舍,缘自亲情。</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吉林和内蒙边界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万宝煤矿是我们农村孩子一个仰望,我们当时没有高大上的理想,万宝煤矿就是我们孩童心目中的向往 ,因为那是吃粗粮和细粮的一道杠。</p><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大哥二哥三哥是王氏家族的传承,他们三个用亲情和责任托举着这个家。大嫂二嫂三嫂用真诚和善良让这个家充满着爱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哥哥嫂子们一直都很疼爱我这个小妹,我农村出生,农村长大,却不识无谷,不懂田间耕作,我感觉不到自己是农家女,只觉得比同龄孩子更幸福更快乐。</p><p class="ql-block"> 大哥,年轻时颜值爆棚,白净又文静,为人热情,善良正直,总是慷慨解囊解别人的燃眉之急,是当时姑娘们心中可望不可及的白马王子,师范毕业,是村里屈指可数的红本梁,刚参加工作时,他的学生和他差不多大,典型的孩子王,师生关系特别好。后来,转行到药厂,担任知青厂的厂长,虽然官职不大,但却是我家最大的官了。当时的大哥,每年回家过年的时候,都带回去好多年货,也是我们小孩子们最期盼、最高兴的时候,连蹦带跳奔走呼号,大哥回来了!大哥回来了!印象最深的是,大哥带回家的鱼都好大,大到用水桶或用洗衣盆才能装下解冻,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过个大年……后来药厂并购,大哥开过饭店,干过工程,虽然生活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还算安稳和富足。随着年岁越来越大,大哥老了,头发花白的大哥不再是当年那个豪气的大哥,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哥,不再帅气,不再硬气,似乎还有些自卑和自闭,我们似乎走不进大哥的内心世界,大哥的性情有所改变,变得更不爱言语,变得敏感,变得爱生闷气,变得让我们大家跟他相处起来都小心翼翼。弟弟妹妹们都很心疼他,有时候也很无奈,尤其是姐姐,跟大哥同在一城,有口好吃的总惦记着大哥,如果大哥没吃到嘴里,姐姐心里也要难受一阵子,我能体会到姐姐心里那份对亲情的挚爱和善良。侄儿远在外地工作,无法相伴父母左右,不能承欢膝下,大哥心里难免空落和寂寞。人老了,怕的是孤独,怕的是无助,不管什么时候,弟弟妹妹们永远是大哥最大的底气,希望大哥放平心态,放松心情,把晚年过的幸福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的大哥虽然如同白马王子,可是他的婚姻生活却不是童话般那么美好,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不是清官,就更说不清了,我只知道,大哥大嫂都是好人,实践证明,两个好人走在一起不见得是一段好的婚姻,大哥是人见人夸的好男人,大嫂也是持家过日子的好女人,大哥不善言谈,大嫂能说善道,大哥是重情重义可以两肋插刀之人,大嫂是心思细腻热爱生活追求完美之人,按理说,最好的夫妻讲究的是互补,大哥大嫂的婚姻应该是最和谐,最幸福的一对,可是他们俩这一辈子,对外人对朋友对亲人都很好,可是关起门来,却吵吵闹闹一辈子,他们各有各的理,似乎都没有错,也似乎都有错,错就错在,处理矛盾的方式上,大哥年轻气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实际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关爱,都需要看到对方的好,都需要得到对方的认可和理解,而不是埋怨和指责,大嫂过的很辛苦也很委屈,大哥过的也不如意,这也许是上一辈子大哥欠大嫂的情,大嫂欠大哥的债,情缘未了,这一辈子来偿还感情债来了,上天对大哥大嫂也很仁慈,他们吵了一辈子,老了他们不吵了,懂得了相互关心,懂得了相互包容,懂得了陪伴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二哥,高中毕业后,和村里几个小伙伴一同参军,炮兵,驻地在黑龙江省尚志县。几年之后,跟二哥一起参军的其他伙伴陆续转业回到家乡,而二哥聪明,勤快,脑子灵活,话语很多,用现在话来说,比较社牛,深受部队领导赏识,在部队一干就是10多年,转业分配到牡丹江铁路分局,后又调转到鸡西市滴道区煤矿干财务工作,二哥当兵出身,自律性强,时间观念强,不怕苦不怕累,困难面前总是迎难而上,性格开朗爱开玩笑,有很强的亲和力,也许当过兵的缘故,喜欢仗义执言,喜欢助人为乐,内心中还不乏浪漫,热爱生活,追求完美,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个家族的对外联络大使和总务大臣,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执行力,只要有他在,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很省心和放心。</p><p class="ql-block"> 三哥,性格单纯,直率,非常善良,处事不喜欢复杂,不喜欢磨叽,为人坦诚,遇到脾气相投的是竹筒子倒豆子,他看似很成熟,心里年龄却是少年。他比我大两岁,小时候,我总爱跟在他屁后,他嫌我碍事,我却死缠乱打,有时候也学着他那帮小伙伴爬墙掏鸟蛋,下河抓泥鳅,三哥最爱吃的是大锅贴的玉米面饼子和泥鳅。少年不知愁滋味,一天天就是吃喝玩乐,当时的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个哥罩着我,在村里可以横着走。他虽然比我大,我一点不比他差,打仗干架不在话下,有一次,他竟能败在我手下哭的稀里哗啦,哭完之后一觉醒来,受风气侵蚀,一笑起来,嘴角有点歪斜,却没耽误三哥日后娶个好媳妇。三哥最不喜欢的就是上学,小学时,他总是第一个早早到校,从不迟到,最让我这个总是迟到却不以为耻的人感到敬佩和不理解的地方。上中学之后,三哥总是借故头疼,宁可去地里干农活也不愿上学,初三没毕业不得已退学。我上高中之后,在校住宿,不经常回家,每次回家,他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一口,让我刮目相看,我的三哥也有暖心的一面。他虽然整不明白课本上知识,各种农活却不在话下,并乐在其中。现在,三哥还在老家,故乡和亲情是我们兄弟姐妹们一生的牵挂,我们兄弟姐妹,聚是一团火,散,虽然不是满天星却也是各自安好。</p><p class="ql-block"> 姐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在家照看弟弟妹妹,是家里学历最低,个头最小,却最能包容,最能隐忍,最有涵养,最善良,最勤劳,为家付出劳动最多的一个。年轻时,姐姐长的好看又漂亮,很会穿着打扮,颜值又高,辫子粗又长,一双美丽大眼睛,好像说的不是小芳,而是姐姐。那个年代,村子里的小伙子们都觉得配不上姐姐,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达到了高朝,村里来了好多年轻人,集体户有两个插队农村的男生,对姐姐很有好感,有缘没份,后来姐姐在媒人撮合下嫁给了姐夫。</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姐姐如同老母鸡一样呵护着我,我也愿意黏着她,依赖她,她是我的定海神针,总能在我生病时以及我有所需要时挺身而出,伴我左右,护我成长,护我周全,用她矮小身躯为我遮风挡雨,把我当成她孩子一样照顾着,呵护着,她虽然是我家海拔最矮的一个,浑身却有使不完的劲,有四两拨千斤的能量。即使现在,姐姐仍会惦记着我,惦记我晚上睡的好不好,惦记我吃的好不好,每次回到洮南,她尽可能的做好多好吃的,让我一饱口福。人好运气就好,姐姐很有福气,嫁给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姐夫,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说话耿直,直来直去,做事认真,不拖泥带水,不但课教的好,家里家外也很能干,挑水砍柴挖煤泥,任劳任怨。后来姐夫工作调转到城里,姐姐做梦也没想到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住上不算宽敞却十分有烟火气的楼房,姐姐和姐夫相敬如宾,勤俭持家,妇唱夫随,把日子过成了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兄弟姐妹都已步入了花甲之年,虽然我们的青春不再洋溢,活力不再四射,身体某些零件也出现各种问题,虽然我们不再是儿女心目中那盏明亮的灯光,虽然很多事情因为无法左右让我们有一种无奈和挫败,我们都要欣然接受,快乐面对。只要我们珍惜当下,用一颗平和心态,去拥抱每一个黎明和黄昏;只要我们兄弟姐妹健康平安,彼此理解,相互谦让,活出我们该有的样子,爱,从未离开,家,永远都在。</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次相聚,都是对亲情最好的诠释,都是对这份手足之情的无比珍惜。</p><p class="ql-block"> 感谢每一份遇见,每一份陪伴,每一份关爱,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这份亲情,这份牵挂,将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