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琐记8:斯瓦扬布纳特寺

老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斯瓦扬布纳特寺,是尼泊尔为数不多的佛教寺庙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斯瓦扬布纳特寺位于首都加德满都郊外斯瓦扬布山顶,距离市中心仅3公里,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斯瓦扬布纳特寺因豢养着四百多只猴子,被国人亲切地简称为“猴庙”。</span></p> <p class="ql-block">旅行车把我们送到山顶,这里应该是寺庙的后门,我们之所以不走正门,是为了避免爬正门那365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庙,首先引人注目的就是好多猴子,无所不在的猴子!</p> <p class="ql-block">猴子成群结队。</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中间镀金的如来佛祖。</p> <p class="ql-block">再过来,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有着一对一对大眼睛的佛塔了。</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白色或金色佛塔这里有好多,这所寺庙的主建筑,就是一座这样的佛塔,我们在下面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斯瓦扬布纳特寺的主体建筑——高三十米的佛塔,造型奇特。纯白色的塔基,贴金的塔身,高耸的华盖与宝顶,在阳光照耀下交相生辉。这种在尼泊尔叫做“柴特亚”式的佛塔,被誉为尼泊尔佛教金塔建筑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佛塔分五层,第一层即塔基,她的覆钵形状象征“地”;第二层为一立方体,象征“气”;第三层是圆锥体,象征“水”;第四层是伞形,象征“火”;第五层螺旋形,象征“生”。</p> <p class="ql-block">下部宏大庄重的塔基为一巨大的白色覆钵形半球实体,根据佛教丰富的想象力,白色半球代表孕育生命的子宫。</p> <p class="ql-block">塔基四周有五座三重檐的金佛龛(东、北、西各设一座,南设二座),内供五方如来。</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是贴金的四方型石砌建筑,四面各绘着一双巨眼,即智慧之眼,又称尼泊尔之眼,象征佛陀无上智慧,无所不见。</p><p class="ql-block">智慧之眼在尼泊尔是无所不在,我们在加德满都老王宫及各大神庙都已见过。</p><p class="ql-block">每对慧眼之下还有一个红色问号形的尼泊尔数字“1”,就像佛的鼻子,据说在佛教中它意味着“只有止恶行善,方能离苦得乐”,象征大千世界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第三层是层层递减的十三个铜制镀金圆盘,叠成圆锥体,象征菩萨从因至果的十三道关卡,四面饰以佛像和图案。第四层是象征日、月之光的两层圆轮。第五层塔顶承托着一个结构繁复的巨型华盖,用厚木做底,上覆盖铜质板瓦,板瓦之间又用铜脊瓦接缝,四周悬绕数十挂铜质透雕华幔,每挂华幔下又悬着一口小铜钟,清风吹来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象征涅槃胜果。华盖顶上又竖起高达数米的铜质镏金塔刹,顶端东部是一个硕大的青铜金刚杵,是密宗权力的符号,饰以藏族生肖的图案,犹如王冠上镶嵌的宝珠一般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在主塔的四周,还分布着许多小型的佛塔和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网上不少人说这是舍利塔或灵骨塔,当然不是,这些都是信徒捐建的佛塔。尼泊尔这里有不少人穷其一生积蓄,捐献出来建这样一座佛塔,以示对佛陀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这些佛塔有大有小,规格不一,式样各异,大多用深色石头砌成,四周雕刻了各种佛像。</p> <p class="ql-block">除了大佛塔和灰黑色小佛塔,还有比大佛塔稍小一些的几个白色佛塔。</p> <p class="ql-block">这个佛塔的外形与我们在巴德岗杜巴广场看到的许多佛塔是一样的,但这里是白色的,白色代表佛教,巴德岗那边的是砖红色的,代表当地的国教印度教。</p> <p class="ql-block">由此想到西藏的大昭寺等藏传佛教寺庙,其外墙一概是白色的。布达拉宫大部分也是白色的,上面部分是红色的,即白宫和红宫,这一方面是超大型建筑平衡视觉上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藏传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这真是古代建筑学上的神来之笔啊!</p> <p class="ql-block">这座佛塔就像把整个大佛塔缩小以后搬到了七层方形砖塔之上。方形砖塔又使我想起了建于唐代的西安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这座佛塔虽不大,但结构多变,更显精致华丽。</p> <p class="ql-block">这座佛塔却涂成了红色。白色、金色和红色,是尼泊尔寺庙的主基调。</p> <p class="ql-block">佛教寺庙必有的藏经楼,这里也涂成了红色。</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佛教还是印度教,甚至西方宗教,大钟都肯定是标配。</p> <p class="ql-block">大佛塔白色基座上供奉五方如来的金佛龛,通体鎏金。</p> <p class="ql-block">转经。</p> <p class="ql-block">大佛塔白色塔基朝南的两个佛龛前,供着一个巨大的金刚杵。旁边还有两只狮子守护。</p> <p class="ql-block">金刚杵,原为古印度武器,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p><p class="ql-block">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力量、智慧和佛性,它可以祛除各种烦恼、摧毁形形色色障碍修道的恶魔,为密宗诸尊修道所持之法器。</p> <p class="ql-block">其实金刚杵有不同的形态。我们这里佛寺的天王殿大肚弥勒背后、朝向大雄宝殿的韦陀菩萨手里拿的就是金刚杵,但与密宗法器金刚杵的外形已大相径庭,更像钢鞭,多突刺,或许是密宗金刚杵的原形态。</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在网上搜索了“金刚杵”之后,我的手机上淘宝网连续跳出不少义乌产金刚杵工艺品的推销信息。</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眼睛上面的金色十字花科装饰可不是什么花,也是一种金刚杵。这是用两个金刚杵成垂直相交而组成的一种特别的金刚杵,称为“十字金刚杵”,其法力与普通金刚杵比,增加了十倍。一加一等于十?</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国旗的原始式样。</p> <p class="ql-block">这座供奉释迦摩尼的金殿,虽然体量不大,却是斯瓦扬布纳特寺的主殿,被认为是最灵验的佛寺,所以内部挤满了前来参拜的人,当然是不可以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是佛寺就要点灯,在西藏是酥油灯,这里就不知道是什么油的灯了,肯定不是石蜡,那就成蜡烛了。</p> <p class="ql-block">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里猴子虽多,但显得温文尔雅,至少比峨眉山的泼猴文雅多了,没有看到猴子向游客追讨食物的。</p> <p class="ql-block">猴子的教养不是天生的,是寺庙长期的管教下才形成的。我看到这只猴子与鸽子争食,被寺庙里的管理员用棍棒狠揍,痛得哇哇叫,落荒而逃。</p><p class="ql-block">猴子毕竟是动物,不能养而不管、养而不教,否则尼泊尔满大街的猴子还不翻了天。尼泊尔的猴子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它们对人类是有所敬畏的。</p><p class="ql-block">换做寺庙的说法,这是对神灵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三种动物,鸽子、猴子和狗,一定意义上都是人工饲养的宠物。观察了一番,鸽子地位最高,其次是猴子,地位最低的是狗子。尼泊尔的狗子被称为懒狗,都吃得滚圆,白天在马路中间睡觉,见了人都懒得一动。</p> <p class="ql-block">记于2025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