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杜海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台山位于井陉县西部,海拔1080米,是井陉辖区第二主峰,享有“小泰山”之称,在这里发现的仰韶文化距今四千多年,事实证明大台山是仰昭文化时期至商周古人类居住、繁养生息的地方,是井陉县不可多得的一处古人类居住地遗址,对研究井陉及华北地区历史发展、沿革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在延绵不绝的太行山中,大台山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朴实而倔强,默默守护着热爱它的人民和村庄。而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其中一个村落——西葛丹村。</p><p class="ql-block">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我们21名诗友相约井陉县南峪镇西葛丹村,为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村庄再添一笔美丽光环。葛丹村因葛洪炼丹而得名,分西葛丹和东葛丹村,葛丹村位于大台山深处,交通相对比较闭塞,只有一条通往村庄的盘山路,全村常驻人口五六百人,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山货和发展养猪鸡牛羊类别的养殖业,山间一层层用石块堆砌起来的梯田,诉说着当年劳动者地努力和艰辛,因为地势比较高,水资源相当匮乏,所以基本都是靠天吃饭,遇到干旱的年份,收成无几,人们只能去山外面购买商品,为了走出大山,孩子们或者经商,或者上学,或者参军,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远离家乡,去外面讨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来的任务一是走进大山,体验生活;二是为大山做好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山人们的艰难,诉说他们内心的祈求和苦衷,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共同致富;三是宣传燕赵特色的传统文化,用文字把河北的故事讲出来,为河北的发展助力。这是做为我们河北诗人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必须完成的作业。</p><p class="ql-block"> 和西葛丹村委领导短暂相聚后,我们在村长和妇女主任带领下,怀着探奇之心走进大台山,去领略大台山的美丽风景,深入了解葛洪深居仙人洞炼丹的传奇故事。入山的路是一条不足一米宽的羊肠小路,满是荆棘和石子,路上还散落着不少牛羊的粪便,在荒草与荆棘丛生的山间,诉说着当年山里人的不容易,零落着几处的石屋石房,有的就着地势依山而建,有的靠着山体洞口自然天成,一般分人畜两种屋舍,据说当年牛羊是主要的产业,后来害怕山火,实行集中管制,都让搬出了大山,房屋因为无人管理也闲置废弃了,在这些石屋的房前屋后,至今还留有灶台、石磨等前人生活过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大家看啊,那里是美人眉。”我们顺着村长的手指方向看去,在对面的山腰处,有一个近似柳叶眉的山洞,在这深邃的大山中格外醒目,可惜我们来的是冬日,如果是春秋,或一片青翠,或红黄交错,肯定会是一片触动心弦的震撼场面。在“美人眉”洞口的旁边还有一个更深的圆形山洞,让我们不由想象当年是怎样的故事,让一个隐居深山的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远离世俗和纷争,与日月为伴,和花鸟为邻,有诗有梦有你,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情景。我一直在想,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是怎样身份的人跋山涉水不辞辛苦隐居于此,开拓出一片梦想的精神乐园?又是依靠怎样的勇气和力量排除万难,勇敢地生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攀登途中零落的石屋还保留着古老的风格,全部都是用石块砌起来的,那些圆弓的门窗造型和房檐边沟槽式的排水石槽,让我们看到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和尽善尽美的朴实之心,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村民还是努力把家装饰得更加美丽舒适。这其中有一处石房引起我的的注意,石房布局有六个房间,门后是比较低矮的山脉,门前整理出一大片平地,应该是个宽阔的院落,东南角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还有一片用石块堆砌好的条形的梯田,此刻杂乱无章地长满了树木,站在房屋前往南望去,是错落有致的绵绵大山,优美绝伦,有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快感,显然当时居住的人非常讲究,是个有素质有梦想的讲究人,而这里也肯定是他们的风水宝地,这让我又一次迫切地想知道,来此定居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会不会是所谓的高人,有怎样的气场和魄力。显然时过境迁,往事无法追溯,却留给我们深深地感触。</p> <p class="ql-block"> 越走进主峰,好奇心越浓重,随着仙人洞越来越近,那个葛洪炼丹的传奇故事再次被关注,传说当年晋代道家葛洪炼丹游历于此,被这里的风景气候以及上百种药物花草树木所吸引,在仙人洞定居下来,专心炼丹。如今位于山峰之巅的仙人洞早已成了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成了葛丹村的特别标志,通过仙人洞的路特别陡峭,是一条贴着大山凿出的石梯,下面是悬崖,要特别小心侧身而过,应该是葛洪炼丹时开的路。我们怀着虔诚的心走进仙人洞,只见洞中的石钟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药仙葛洪的塑像端坐正中,门口应该是他的两个弟子仁山乐水,承接着天地赋予的阳光雨露,保护着这片热土和守护他们的乡邻,一条暗河从洞中川流而过,因为年久失修,已变得有点颓废,几只冬眠的蝙蝠倒挂金钟似的紧贴在石壁上,享受着这天然的屏障。</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葛丹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华北地区的主战场,当年的“乏驴岭战役”“百团大战”葛丹村都涉及其中,也利用地形优势,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山上种着很多松柏。据说是为了怀念当年抗战的先烈。妇女主任告诉我们,从她的父辈做村长开始,就有心把这些重要的山头开发出来,一是怀念先烈,二是致富乡邻,可终究是资金和能力有限,只能半途而废。如今的葛丹村虽然已经在国家的扶持下脱贫,但这样一个自然天成的休养圣地还需要我们更大努力地去开发,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台山,走进葛丹村,结识有缘人,去亲近去拥抱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旅游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