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 专家果园传“防冻经”

义薄云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春风送暖 专家果园传“防冻经”</span></p><p class="ql-block"> ——宜川县发展改革科技局开展春季果园防冻技术培训会小记</p><p class="ql-block"> 图‖文‖薛仁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6日,微风轻拂,桃花绽放,花香四溢。局长喻龙高度重视,驻村干部袁东平在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段振华、王丁的协调联系下,特邀延安果业研究发展中心专家团队,一同驱车前往秋林镇赤塬行政村,开展“三区人才”下乡活动,为果农送上果园防冻关键技术。</p><p class="ql-block"> 宜川县赤塬行政村,辖五个自然村,397户、1130口人。全行政村2251亩果园,不同树龄层次分明,主要以红富士为主,还有2022年在县发改局包抓下新栽植的秦脆、瑞雪等304亩新优品种。</p><p class="ql-block"> 刘安安,39岁,家庭5口人,2019年承包了10亩“烟富8号”,去年套袋4000多个,今年预计要套5万个,另外6亩老园去年套袋10万个,一年也有8万元收入。刘院强,52岁。他承包12亩果园,去年仅嘎啦和富士就卖了17万元。他们的故事,是赤塬村苹果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也让大家对这场培训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培训在刘安安的“烟富8号”果园进行。果农开着三轮、车子等早早来到果园聚集,眼神里满是对管理知识的渴望。现场分发了《苹果晚霜冻害防控技术》《土石砖熏烟防冻炉土法创新成果》宣传资料。首先是深耕苹果栽培技术的高级农艺师杜敬斌科长,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启了“防冻课堂”。“大家都知道,霜冻和霜可不是一回事,有霜叫白霜,无霜叫黑霜 ,晚霜冻对咱苹果开花坐果危害极大!”杜科长,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随后,他详细剖析了晚霜冻害的类型、规律以及危害。从按时间划分早、晚霜冻,到按成因区分的平流、辐射和混合霜冻,再到晴朗、无风、低湿天气以及洼地、山谷等地形更易发生霜冻的特点,果农们听得聚精会神、津津乐道。当说到花器官抗寒能力排序以及富士苹果不同时期受冻临界温度时,不少果农掏出手机拍照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 在讲解晚霜防控策略时,杜科长将每一项措施都讲得细致入微。谈到延迟开花期,他介绍了涂白或喷白的方法,还分享了详细的涂白剂配方:“生石灰10份、食盐1-2份、水35-40份、生豆浆1-2份,大家回去照着配,能推迟花期3-5天。”对于树盘覆盖,他强调冬季地温最低时,覆盖30厘米厚秸秆的显著效果。</p><p class="ql-block"> 熏烟防霜冻,引发了果农们的浓厚兴趣。“当夜间气温降到果树受冻临界温度,就得赶紧熏烟。”杜科长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熏烟材料的堆积方式,“咱可以用麦秸、残枝落叶,上风向多设几个熏烟点,每亩大概5-8个,能增温1-2℃。”</p><p class="ql-block"> 理论讲解结束,进入现场实操。专家亲自示范树干涂白、熏烟点设置,果农们纷纷围拢过来,近距离观摩学习。一位果农疑惑地问:“熏烟的时候咋保证烟能均匀散开呢?”冯红利科长耐心解答:“点火后要注意风向,让烟顺着风势扩散,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护果园。”</p><p class="ql-block"> 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果农踊跃提问,从防冻剂的选择,到受冻后如何补救,专家一一耐心作答。刘安安忧心忡忡地说:“我就怕今年又碰上冻害,果子卖不上价。”魏鸫湘科长说:“只要提前做好这些防冻措施,损失肯定能降到最低。”</p><p class="ql-block"> 专家强调,提高晚霜灾害防控意识至关重要,果农要相互配合,积极应对。同时,建立自然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完善果业保险保障,才能全方位保障果园安全。</p><p class="ql-block"> 宜川县发改科技局,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在学习教育中营造新风正气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此次培训中,专家倾囊相授,果农积极学习。相信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赤塬村果农定能筑牢果园“防冻防线”,迎来又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p> <p class="ql-block">  薛仁礼,笔名凌波。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2005年9月6日,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的亲切接见,其工作被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乡镇基层党组织中被推广、学习和借鉴。延安市社会科学界专家。陕西省作协作家;陕西省教育厅“百姓学习之星”;中国新文学学会乡土诗人分会会员;延安市摄协摄影家;中国摄影网记者、摄影师,论坛注册会员。著有《筑梦》《那些事儿》《写满宜川爱》《情满自然资源》《筑梦经发人》《岁月记忆》《宜川习俗》《宜川县地名志》《政治理论学习与研究》等9部书作。撰写、编纂200万字的书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