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餐

游丽

<p class="ql-block">  周日早上去经常光顾的面馆吃面,一看人好多,屋里屋外都坐满了。一个方桌上三个60岁左右的老师傅已经吃完,在拿抽纸抹嘴了,我就在旁边空凳上坐下,等着老公去买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吃完的三副碗筷加上空纸杯七零八落的,服务员还没来得及清理,这时来了一家三口,穿着中学校服的儿子,中年精干的妈妈和爸爸。当我说明还有一个人时,那个爸爸就把已经买好了两碗面条放下,招呼校服儿子和媳妇坐下,他去了邻桌。</p> <p class="ql-block">  看着服务员忙得顾不上来,我和老公就把自己面前的空碗筷收拾端走了,开始吃起来。坐在我对面的妈妈眉头皱了几下,喊了几声服务员收拾没有回应,也只好把他们眼前的桌面收拾开。校服儿子大概十三四岁,全程吃面时没有说话,妈妈问他什么也是爱搭不理、鼻子哼几下,看他吃了几筷热干面,就开始用吸管喝起瓶装豆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年妈妈喊服务员大姐倒豆浆一直没来,又喊了一遍,还是没有动静,她就把筷子一放,大声喊“快点倒豆浆,都喊了几遍啦”,不耐烦的语气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此时50大几岁的服务员听见了、大声应了一句“没看我忙着在吗?”这时中年妈妈终于忍不住,怼了过去“你忙不过来可以不干呢!谁让你年纪大了耳聋眼瞎还干得这么慢!”这火药味十足的话,让吃面的我有点坐不住了,感觉战火要一触即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说啥说啥?”服务员大姐也不甘示弱,怒气冲冲地隔了几张桌奔过来。这时邻桌中年爸爸赶紧过来打圆场,“我这杯豆浆你先喝”说着递上,面馆老板也亲自过来陪礼道歉,送上豆浆收拾好餐桌。</p> <p class="ql-block">  中年爸爸一边安慰妻子,一边询问儿子吃好了没有,校服儿子冷漠的装作没听见,面无表情的把脸扭成一边。讨好的爸爸等他们都转身站起时,赶紧迈开步伐,一溜小跑把车门依次打开,然后一家人离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我觉得不是滋味,好像谁也没有错,但好好的一顿早餐就这样索然无味了。可能是校服儿子的冷漠,让中年妈妈心生怨气、无处发火,可能是服务员的怠慢、加上回话的语气让人不舒服,再次引爆中年妈妈,刺耳的怼话成了导火索,幸亏中年爸爸和面馆老板扑火及时,不然会引发大火。</p> <p class="ql-block">  我想这就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72年在一次演讲中,形象地指出一只南美洲的蝴蝶煽动翅膀,可能会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的“蝴蝶效应”吧。如果有校服儿子和中年妈妈温馨互动,那愉悦的心情不会一点点小事惹到她;如果服务员大姐在一开始就收拾好残羹剩渣,中年妈妈两遍呼唤她时,能够平静的应承下“马上就来”,而不是怼话后冲过来的行为,那将是一次愉快的周末早餐。因为服务干的工作就是要周到服务、好好说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我们身边发生许多微小的事,其实都不是事,但每个人的语音语调、肢体动作的加入,就发生了巨大的画风转化。因为你不知和你对话的人前面经历了什么,有着怎样的酸楚和难处,遵从好好说话的古训才是真理。因为老祖宗留下了幸福退让原则:美玉不与瓦争,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狭路相逢命贵着让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