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蜀南竹海,原名万岭箐,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以竹景为主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融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为一体的避暑地。区内500多座峰峦竹林密布,碧浪连天。森林覆盖率达93%。蜀南竹海内有竹海博物馆、花溪十三桥、海中海等自然景观和古刹等人文景观。拥有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人称“蜀南竹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度假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康养旅游基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span></p> <p class="ql-block"> 3月24日上午9:30我们来到蜀南竹海,乘索道上山。</p> <p class="ql-block"> 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庙于一体,同时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竹文化、竹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有竹海博物馆、花溪十三桥、海中海等自然景观和古刹等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竹海的观海楼,在翡翠长廊东侧,海拨880米,楼为六边形,共八层,高二十五米。观海楼是蜀南竹海观赏翠色竹海最好的地方,登楼远眺,山山岭岭,浩瀚广阔的翠竹如万倾碧涛,千里烟波,使人胸襟顿开,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擅长诗歌,又工文章,为江西诗派之宗。兼擅行、草书,自成风格,“宋四家”之一。1098年6月~1100年12月居戎州(今宜宾),诗歌、词曲和书法达到最高境界,留《苦笋赋》《安乐泉颐》等名篇。</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滴居竹海时写下的 :</p><p class="ql-block"> 《西江月》</p><p class="ql-block">细细风清撼竹,迟迟日暖开花。 </p><p class="ql-block">香帏深卧醉人家,媚语娇声娅姹。 </p><p class="ql-block">姹娅声娇语媚,家人醉卧深帏香。 </p><p class="ql-block">花开暖日迟迟,竹撼清风细细。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观海楼,临空俯瞰,座座峰峦峻岭,尽收眼底。如果遇上风潮涌动,万顷碧波,浩荡澎湃,壮丽无比,在烟雾霭霭、阴雨霏霏之时,远山近丘,若隐若现,尽在虚无缥缈中,可谓"人间仙景"。</p> <p class="ql-block"> 百里翠竹,巍巍山峨,苍翠峭拔。</p> <p class="ql-block"> 走下观海楼,我们来到翡翠长廊,长廊的路面是由天然红砂石铺就而成,而两旁的楠竹就像一道道天然的屏风一般,形成的拱形蔽日遮天,称为翡翠长廊,是竹海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竹林如海,竹海如画。</p> <p class="ql-block"> 据民间传说,"万岭山"原是女娲补天遗落的赤石,山岭荒芜。后来瑶箐仙子飘落凡间,驻足万岭,播撒翡翠,编织绿波,经年累月,嫩笋破土而出,翠绿新竹长成,形成碧绿的波浪向九天延伸,这块碧玉就是"万岭箐",后人美其名曰"蜀南竹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竹海之中,溪流纵横,悬泉飞瀑,竹林茂密,四季翠绿,楠竹、人面竹、花竹、香妃竹、罗汉竹、慈竹……苍翠挺拔、坚韧不屈、婀娜多姿,形成一幅幅壮美的诗画。</p> <p class="ql-block"> 走进竹海,就如走进一个竹的王国,走进一个绿色的梦境,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人在竹海走,如在画中游。林中漫步,翠竹满山,空气清新,扑面而来,带着丝丝竹叶淡淡的清香,任你呼吸这大自然的馈赠一一"天然氧",令你神清气爽,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玻璃桥上竹尖漫步</p> <p class="ql-block"> 下午1:45时我们再次乘索道上山</p> <p class="ql-block"> 极目远眺,茫茫云海之间,群山连绵,万岭千峰如入九天,耸立云霄,丹霞绝壁,旭日映照,光芒四射,景色蔚为壮观,好似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神奇莫测。</p> <p class="ql-block"> 走下索道沿着阶梯步行下山</p> <p class="ql-block"> 建在岩壁上的塔</p> <p class="ql-block"> 仙寓洞,相传曾有仙人在此隐居修行,故名"仙寓洞"。位于擦耳岩半腰部的巨大石壁上。洞长500米,各段高、宽5至10米不等。上接蓝天,下临深壑,风景秀丽,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 仙寓洞原系半边寺庙宇,建于南宋1259年。明清時期进行了扩建和维修,建国前庙宇被毁,石刻雕像多数得到了保存。石刻集中分布在"大佛殿"、"二佛殿"、"观音殿"、"老君殿"、"玉皇殿"、"凌宵殿"之中,少数分布在洞中各部。</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里曾是佛教、道教的修行圣地,至今仍保留宗教文化遗迹悬空石窟寺庙。</p> <p class="ql-block"> 洞内外存有历代题刻,包括佛教经文、诗文等,部分已风化,但仍可感受历史痕迹。仙寓洞依天然岩腔而建,殿宇半嵌崖壁,仅余石砌基座、佛龛残迹,仍可想象当年香火鼎盛之景。</p> <p class="ql-block"> 石刻造像生动自然,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p> <p class="ql-block"> 现存清代摩崖造像数尊(风化较严重),洞内阴凉幽深,偶有山泉滴落,禅意十足。</p> <p class="ql-block"> 在竹海这天然大氧吧里,可尽情呼吸负离子。</p> <p class="ql-block"> 此崖直落谷底的飞瀑叫十三叠泉。这水帘高约5米,宽约3米,不同季节水势有所变化,因为在阳光照射下常显出几种色彩,被称为"紫云佛光"。岩层中的岩石,天然造就,色泽斑驳,如一根铁链,故该崖壁又名长链锁龙,崖壁上挂锁,是许愿锁。</p> <p class="ql-block"> 这尊突出孤悬于岩壁之外的丹色蘑菇石叫"黄伞石",高有10多米,宽3米左右,整个石形上大下小,形如一把撑开的巨伞,危而不坠。传说此石原来是修真炼士部道人当年在此修炼仙道时使用的伞,放在这里仙化而成。其实,它是下面的石头风化后形成的伞状石。</p> <p class="ql-block"> 天宝寨为古寨遗迹,相传曾是清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地方武装的防御工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 石刻壁画以《三十六计》为主题,沿崖壁凿刻了生动的人物浮雕和计谋图文解说,将古代军事智慧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p> <p class="ql-block"> 浮雕线条粗犷,人物形象鲜明,每计配以简短文字说明,形成了一条兼具教育与观赏性的文化长廊。</p> <p class="ql-block"> 石刻艺术展现了历史典故,也丰富了蜀南竹海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摩岩石刻记</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们来到海中海,这是竹海山上的一个低谷筑坝形成的一个湖泊,湖泊面积约60亩,湖面空旷开阔。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可以体验竹林小道、威亚滑行、划竹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属虎和龙生肖的团友合照</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分乘三条竹筏,在湖上比赛划筏和拉歌。</p> <p class="ql-block"> 蜀南竹海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傍晚5时我们离开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部分照片由团友提供,部分文字资料源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小虎拍摄编辑于2025年4月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