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作者 |「秦淮桑」首图 |「峦十三」 封图 |「白墙下的花园」</b></p><p class="ql-block">一方洞门,望去花竹亭轩,曲径通幽。移步而行,柳暗花明又一村,天光云影,豁然开朗。洞门之于古典园林,有着其基本的实用价值,更有着将园林空间分割,从而丰富园林空间层次,以及内外渗透,景中有景的美学价值。看一眼,洞门之景,优雅而含蓄;进一步,探幽览胜,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园林模拟满月筑成的月洞门,通常开在作为隔断的粉墙或是云墙上,一门之隔,两边景色已是截然不同。月洞门大而圆,可收四时之景,春日海棠,夏日榴花,深秋红叶,寒冬落木与白雪,框景成画,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洞门(满月包边) 怡园 @白墙下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月洞门(平底不包边) 艺圃 @秦淮桑</p> <h3>月洞门(回纹平底) 留园 @秦淮桑</h3></br> <h3>月洞门(卷草纹平底) 环秀山庄 @橘涂初四</h3></br> <p class="ql-block">方门线条简洁,造型方正,是园林中常见的洞门样式。总的来说,方门大同小异,但在细节上颇多变化,有收腰的,显线条变化之趣;有茶壶档的,洞门上端中部略突出,形似茶壶提梁,古朴雅致;有加角花的,图案工巧,精致美观。这些细节上的变化,既削弱了方门的板正生硬感,又增强了观赏性。</p> <h3>方门(合角式) 网师园 @火之星2100</h3></br><h3> <h3>方门(合角加角花) 耦园 @秦淮桑</h3></br> <h3>方门(茶壶档) 狮子林 @橘涂初四</h3></br><h3> 方门(入角收腰) 天平山 @秦淮桑 <h3>方门(收腰) 狮子林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h3></br> 汉瓶,亦称宝瓶,观音瓶。民间传说,观音手持净瓶,用杨柳枝蘸取瓶中甘露洒向人间,以解众生苦厄,因而观音瓶有着吉祥的蕴意。园林中汉瓶洞门形式多样,有束颈的,有带双耳的,有在瓶底左右装饰蔓草纹的,整体造型纤丽秀美,象征平平安安。<h3> <h3>汉瓶门 耦园 @姑苏恋旅人</h3></br> <h3>汉瓶门 环秀山庄 @橘涂初四</h3></br> 汉瓶门 退思园 @秦淮桑 <br></br><h3>汉瓶门 师俭堂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h3></br> 汉瓶门 北寺塔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八角洞门,又称“八方式门”,线条简洁,宽大而利于通行,给人以沉稳、敦厚、平和之感。这种宽大的洞门,框景亦颇为绝妙。站在留园曲溪楼下,透过八角洞门,往西望去,野藤、古木、山石、曲径,以及隐隐露出的飞檐,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无需多费笔墨,已令人低徊不已。 八角门 留园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h3> <h3>八角门 留园 @火之星2100</h3></br><h3> 八角门 拙政园 @火之星2100 长八角洞门由八角门演化而来,整体造型纤细修长,多开于小天井处粉墙上,门后点缀山茶、石峰,或是几竿翠竹,俨然一幅挂轴,清雅隽妙。 <h3>长八角门 环秀山庄 @橘涂初四</h3></br><h3> 长八角门 留园 @秦淮桑 长八角门 怡园 @秦淮桑 苏州评弹《八仙上寿》有段唱词:“汉钟离坦服呵呵笑,铁拐李葫芦挂在肩,曹国舅敲动云阳板,张果老仙曲唱连连,韩湘子口中吹玉笛,蓝采和篮内放花鲜,吕洞宾肩背雌雄剑,何仙姑手内执金莲。”在铁拐李手中,葫芦为一件法器,而在太上老君手中,葫芦则为盛放丹药的器物。道教传说中,葫芦是仙家之物,象征着神仙境界,寓意吉祥。园林中常见葫芦与蔓带组成的暗八仙图案,被运用于漏窗、花街铺地,或是山花泥塑等。相对来说,葫芦洞门的造型则简单许多,流畅优美的线条,塑造出束腰的葫芦形态,小巧玲珑,古朴别致,令人有入壶中仙境之感,徐行游赏,山石花木,亭台楼阁,在眼前一一展现。<h3> 葫芦门 耕乐堂 @秦淮桑 葫芦门 沧浪亭 @秦淮桑 <h3>葫芦门 古漪园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h3></br> “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说的是海棠。乍暖还寒三月天,海棠破蕊,娇媚可人。李渔《闲情偶寄》称此花“颜色极佳,凡有园亭者不可不备”,海棠一开,便繁花似锦莺飞燕舞。园林中非但栽种海棠,还将海棠纹用作铺地、花窗、窗棂、洞门图案。四个同心半圆组成的海棠花洞门造型饱满秀润,游人跨过洞门,步入园中,顿觉春风拂面,春色满园。<h3> <h3>海棠门 狮子林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h3></br><h3> 海棠门 狮子林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古印度生长着贝多罗树,其叶阔大,浸煮过后叶肉脱落,人们用铁笔在上面刻写经文,称“贝叶经”,可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坏。贝叶是佛教中物,用于园林门窗装饰,象征禅境与智慧。粉墙中嵌贝叶洞门,轻灵,禅静,而有圣洁的佛教气息。<h3> 贝叶门 沧浪亭 @秦淮桑 <h3>贝叶门 狮子林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h3></br> 券门,亦称“拱券门”,与直长方门略为相似,只不过门的上端处理成圆弧形,这样不仅能起到主要的承重作用,还可在视觉上削去生硬感,整体显得更为柔和。<h3> 券门 天平山 @秦淮桑 <h3>券门 上方山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h3></br> 如意,多用骨、玉、竹、石等制成,“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如意原为一种搔痒器具,后成为居室中文雅的陈设品,供人赏玩收藏。典雅的如意头形象化作园林洞门,造型优美,十分别致,有着称心如意的吉祥蕴意。 如意头门 粒园 @97狼 佛脚门形似佛脚印,造型独特,线条简约,在园林中较为罕见。狮子林小方厅西侧有佛脚门,迎面假山障景,仿佛无路可行,待游人步入其中,方知山石盘旋,路径曲折,别有洞天。<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z301OosKbxVxkAXrR6oA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