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伦敦有个逍遥音乐节,一年一度。2024年比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早半月开幕,迟半月闭幕,足足“逍遥”了两个月。我们在爱丁堡会友、游览苏格兰高地、看了几场演出之后,8月19日,又匆匆赶回伦敦,去邂逅那里的一场压轴大戏!</p><p class="ql-block">逍遥音乐节的主场是位于南肯圣顿区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去年始于7月19日,持续至9月14日的音乐节,在夏季的8个星期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3000多位艺术家参与,上演了90场风格多样的音乐会。</p><p class="ql-block">“逍遥音乐节”的名称来由,是指观众不用着正装,在剧场中站着欣赏、并可以随意走动的音乐会。每场演出的站票一般只能在当天购买。这个规定往往会使热心听众排起长龙抢购拥有著名音乐家或名作场次的门票。</p><p class="ql-block">音乐节的起因比较遥远,19世纪末,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希望通过举办专为入门观众设计的音乐会,吸引人们对古典音乐的热情。于是1895年8月,第一届逍遥音乐节诞生,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古典音乐节。</p><p class="ql-block">从1927年起,BBC接收并冠名了逍遥音乐节的主办权,1960年代始,BBC逍遥音乐节邀请世界各大城市交响乐团参演,欧陆主要乐团几乎都曾到访。每场演出都有BBC现场广播,部分节目还有电视实况转播。可以说,逍遥音乐节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古典音乐节!</p> <p class="ql-block">逍遥音乐节期间的伦敦,虽然没有像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那样,大街小巷布满海报,但也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我们在伦敦时,城市秩序很好,主办方显然加强了音乐厅周边及热门区域的安保部署,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为了方便观看演出和参观附近的博物馆,特意选择暑期对外开放的帝国理工学院学生公寓,逍遥音乐节的主舞台阿尔伯特音乐厅近在咫尺。图为我们入住的那栋学生公寓楼。</p> <p class="ql-block">暑假期间学生离校,帝国理工学院附近的街区很安静。学院全称帝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学院,公立研究型大学,下设工程学院、自然科学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院系,这里是位于南肯辛顿地区的主校区。</p> <p class="ql-block">步行几分钟,即可看到阿尔伯特纪念碑。这座碑亭,是维多利亚女王在1876年为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而建,纪念碑对面就是我们要听音乐会的外观为椭圆形的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哥特式像教堂塔尖的纪念碑亭宝座上,安置着手捧1851年国际博览会目录的阿尔伯特亲王金色塑像,以纪念他筹办和主持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从海德公园向南漫步到尽头,便是这座华丽而又不失庄严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是一座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伦敦艺术地标,位于南肯辛顿地区西敏市骑士桥。音乐节期间,没有买到票的市民和游客,可以在附近海德公园的露天分会场席地而坐,通过大屏幕同步观看音乐厅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前矗立着阿尔伯特亲王的塑像,因为这座音乐厅,是根据阿尔伯特的提议、由维多利亚女王下令建立的,尽管亲王生前没有看到音乐厅的建成。</p> <p class="ql-block">逍遥音乐节期间,音乐厅每晚灯火通明,剧场内的5200多个座位几乎座无虚席,包括站票在内的观众,把音乐厅撑到满满当当,为满足需求,有时候还会有下午场演出。</p> <p class="ql-block">进入21世纪,音乐节吸引入门观众的原则没有改变,依旧保持着低价门票策略。观众可买全季或半季的套票。站票每张8英镑,不预售,据说常常一票难求。</p> <p class="ql-block">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内部装饰华丽,拥有精美的壁画、雕塑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长长的环形长廊,一系列关于音乐厅的历史图片沿墙展示。</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环廊观看那些音乐厅与英国皇室的资料图片,感受着这座建筑的不同凡响。作为世界顶级音乐演出场地之一,这里经常举办古典、流行、摇滚等各类音乐会。很多著名音乐家,如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等,都曾出现在这个舞台上。</p> <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亲王对艺术、科学和贸易发展极为关注。1871年,音乐厅建成后正式对外开放。这座音乐圣殿,不仅是对阿尔伯特亲王的纪念,也成为了伦敦艺术与文化生活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承载着维多利亚女王对阿尔伯特亲王的纪念,并通过传承,成为英国王室文化脉络的一部分。伊丽莎白二世也多次出席在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的重要活动。女王的出席,强化了王室对艺术的支持,以及与文化艺术界的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图为音乐厅内的米其林餐厅。传统的流程是,先品尝一顿晚餐,然后听音乐会。观众以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为主,很多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也许他们从年轻时候就是音乐会的忠实听众。为了全面体验这种“逍遥”,我们也把晚餐放在了这里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我们观看的一场,是19日晚的宗教合唱与乐队音乐会。图为观众正在陆续入场。吃饱喝足,在最著名的音乐厅最好的位置之一,看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就俩字“享受”。听说这座音乐厅连“坐票”加“站票”最多可塞进六千多名观众。</p> <p class="ql-block">场地中央就是购买站票的观众,那些身着休闲装、手持饮料或小吃,在最佳位置近距离观看顶级音乐表演的人们,无疑是整场中最“逍遥”的观赏者。</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有些观众干脆直接坐在地板上。据悉,本届音乐节不仅呈现马勒、贝多芬、德沃夏克等经典作品,还融入了爵士乐、电影音乐、世界音乐等元素。如“迪斯科之夜”,重现70年代的放克节奏;“沙漠布鲁斯”专场,带来马里图阿雷格音乐的神秘风情。</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好莱坞配乐大师”单元,致敬约翰·威廉姆斯的《辛德勒的名单》等影视经典。苏格兰、威尔士等地的分会场,与伦敦主会场实时互动,形成全国性的音乐盛会。</p> <p class="ql-block">演出现场,忽听一阵欢呼,原来是主办方宣布,刚刚收到一笔30万英镑的捐款。据说伦敦逍遥音乐节的资金来源,主要是BBC拨款,可覆盖音乐节预算的一半;还有门票收入以及商业赞助等!</p> <p class="ql-block">无论国内外,很少见到这样爆满的古典音乐会场。日本指挥家铃木雅明率巴赫学院乐团演绎的《圣约翰受难曲》,空灵的歌声与精湛的演奏,征服了全场观众。那种可以震撼到心灵的美妙,无法用语言描述。</p> <p class="ql-block">整场音乐会,金声玉振,精妙绝伦!除了非常亲民的站票制度,音乐节期间,针对儿童的专场、教育工作坊与导赏活动,也进一步推动古典音乐的大众化。图为演出结束观众退场,有种恋恋不舍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海报为8月份的演出目录。音乐节包括为纪念尼克·德雷克逝世50周年,以民谣与交响乐交织的形式演绎其作品的专场音乐会;以及“极光乐团无乐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奏等音乐会,彰显着音乐家们的多元技艺!</p> <p class="ql-block">伦敦逍遥音乐会期间,巴黎红磨坊的音乐剧《红磨坊》,正在伦敦西区皮卡迪利剧院演出,我因当日去剑桥和格林威治赶不回来,所以错过。演出不可拍照,女儿特意拍了几张剧场照片分享给我。</p> <p class="ql-block">此外,两位年轻人每晚还去看脱口秀,我这英文盲就免了。剧场内部,据说与巴黎红磨坊风格相同。2009年2月到访巴黎时,我觉得票价太贵,没有去看红磨坊的表演。还好后来在加勒比海邮轮上看了一场康康舞,算是有个概念。</p> <p class="ql-block">网上信息:音乐剧《红磨坊》改编自2001年巴兹·鲁尔曼执导的同名电影,2018年7月在波士顿首演,2019年6月在百老汇正式开幕,2022年在伦敦西区上演。在第74届托尼奖上,《红磨坊》获得14项提名,并赢得了10项大奖,包括最佳音乐剧奖。</p> <p class="ql-block">伦敦的其他演出场所,如南岸中心的三大主体建筑:节日音乐厅,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和珀塞尔音乐厅,以及海沃德画廊等,不但逍遥音乐节期间有丰富多彩的节目,全年都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图为南岸夜景。</p> <p class="ql-block">这座以柯赛特形象为大幅海报的大楼,是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演出场地桑德海姆剧院,自1985年首演至今,已经成为伦敦的一个经典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特拉法尔加广场一侧的圣马丁教堂,现建筑1726年完工,但此地作为教堂的历史,可远溯至13世纪。现在这里是巴洛克音乐的大本营,经常举办各类音乐会,很多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听说每年最后一夜的“逍遥传统”,都会成为城市庆典,现场气氛热烈如体育赛事。可惜我们没有等到音乐节结束,亲身体验。图为音乐节期间,欢乐的市民和游客,“逍遥”在伦敦街头。</p> <p class="ql-block">春节都过去大半年了,中国城的大红灯笼还高高挂着。不过也好,给音乐节添些喜庆!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璀璨灯光和海德公园的星光草坪,都见证了2024年伦敦逍遥音乐节的成功举办,置身于欢乐的气氛中,我们深感荣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