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AI会取代人类吗?

马斌

<p class="ql-block">  2016年,DeepMind开发的阿尔法狗击败韩国顶尖职业棋手李世石。</p><p class="ql-block"> 这一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并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在想,咱人类是否又多了一个竞争者?</p> <p class="ql-block">  2022年,OpenAI发布的ChatGPT技术,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这项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AI在语言处理方面的巨大潜力。</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在想:这种潜力对人类是喜还是忧?</p> <p class="ql-block">  Sam Altman,这位穿着黄色衬衫的年轻人,他的表情透露出一丝困惑或惊讶。作为OpenAI的CEO,他或许正在思考AI的未来方向。他的困惑,也许正是我们所有人的困惑:AI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开年,中国科技圈炸出一颗深水炸弹,DeepSeek横空出世。</p> <p class="ql-block">  DeepSeek作为大语言模型的杰出代表,核心在于对海量文本数据的深度理解和生成。它通过Transformer架构,学习文本中的语义、语法和逻辑关系,从而能够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如文本生成、问答系统、翻译等。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是基于大规模的语料库训练,让模型能够“记住”各种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p> <p class="ql-block">  DeepSeek的优势在于深度思考和知识输出。它可以针对专业领域的问题,给出深入、全面的解答,无论是科学研究、法律条文解读,还是文学创作,DeepSeek都能凭借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前不久,我深圳的朋友关养时博士六十岁生日,我要DeepSeek帮我写一句祝福词送给关博士,不到十秒钟DeepSeek就生成了一个精彩的句子“花甲不花眼,养时又养颜”,这句祝福词深得关博士的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我的同学向传喜博士应邀回母校讲课,他是波士顿生物医药研究院资深科学家,他从事AI在病理诊断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闲聊中我请教了他这样一个问题“未来,AI会取代人类吗?”</span></p> <p class="ql-block">  向博士说:有人预言,未来,人类文明可能经历四个阶段的颠覆性革命。 </p><p class="ql-block"> 第一阶段,AI觉醒与社会重构期</p><p class="ql-block"> 1、AI接管80%重复性工作:客服、司机、保洁、物流、文职等80%的基础岗位将被AI接管,制造业成本下降60%,生成式AI覆盖95%知识领域。</p><p class="ql-block"> 2、教育体系崩塌与重建:传统教育加速转型,传统大学70%关闭,大批量的教师岗位将消失 ,"神经植入式学习"在精英阶层普及,终身学习平台普及,跨学科能力(如哲学、伦理学)成为必修课程。</p><p class="ql-block"> 3、量子计算初步应用:AI算力实现指数级增长,加速药物研发与材料科学突破。脑机接口完成动物意识存储实验,引发伦理海啸。</p><p class="ql-block"> 4、可持续AI兴起:数据中心转向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普及以应对GPU高能耗问题</p><p class="ql-block"> 5、老龄化与机器人照护:家庭服务机器人渗透率达35%,承担育儿与养老责任,缓解生育率下降压力。</p><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AI主导地球期</p><p class="ql-block"> 1、纳米级医疗突破:AI驱动的纳米机器人实现细胞级治疗,癌症治愈率突破40%,艾滋病治疗率可达70%,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岁。抗衰老技术使发达国家平均寿命达120岁,人口结构倒金字塔化。</p><p class="ql-block"> 2、脑机接口普及:人类通过植入设备直接调用AI算力,模糊生物智能与数字智能的边界。</p><p class="ql-block"> 3、星际拓荒与AI殖民:月球与火星基地建设:80%的太空设施由AI机器人建造,自给性殖民地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 4、虚拟文明诞生:200亿数字人在元宇宙建立独立司法体系。AI生成内容占据主流,传统艺术家的“人类精神溢价”成为稀缺价值。</p><p class="ql-block"> 5、算力霸权争夺:20%人口掌控80%AI资源,地缘冲突转向算力与数据控制权竞争。国家概念淡化,算力联盟(如谷歌-腾讯AI共同体)主导资源分配。</p><p class="ql-block"> 6、阶层分化:军民阶层通过脑机接口与AI共生,寿命最长可达150岁,智商均值突破200,退化为娱乐人种。</p><p class="ql-block"> 第三阶段:碳基-硅基文明共生期</p><p class="ql-block"> 1、文明让渡阶段:生产权转移,AI承担百分之九十九物质生产,人类GDP贡献率降至0.3%,物质生产全自动化,人类转向艺术、哲学与星际探索。</p><p class="ql-block"> 2、人口结构崩溃:全球生育率降至0.72070年,人口将不足30亿,超老龄社会模式成为全球常态,</p><p class="ql-block"> 3、碳基-硅基文明共生: 强人工智能(AGI)通过图灵测试2.0版,具备自我迭代能力。机器人数量超人类3-5倍,意识上传技术初步实验,重新定义生命形态。</p><p class="ql-block"> 第四阶段:星际文明期</p><p class="ql-block"> 1、跨星系AI网络建立:AI协调太阳系内殖民地资源,探索系外宜居星球。火星永久基地容纳800万人,AI生态穹顶自主进化</p><p class="ql-block"> 2、多维空间开发:量子通信与高维计算技术突破,量子引力模型完善,人造虫洞实现基本粒子传送;暗物质能源捕获装置在L5太空站试运行;全脑仿真技术突破,数字永生引发"存在主义危机",推动物理学理论重构。</p><p class="ql-block"> 3、意识数字化实验:部分人类选择将意识上传至云端,引发“何为人类”的终极辩论。脑联网直连使"个人隐私"概念消亡,思维透明化立法通过</p><p class="ql-block"> 4、80%的人口进入虚拟乌托邦,仅维持其存在,幻觉,意识迭代终结,大概消耗全球15%算力,极少数人类活在物理世界,与AI共同控制着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听了向博士介绍了这一预言,我在想,AI的出现,会毁灭人类或是成就人类?</p> <p class="ql-block">  AI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想要不接触它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越来越感受到AI带来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对于一这种无法迴避的事的可取做法是:对这场已经到来的未来,不躲避,了解它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主动感知它,用好它。</p> <p class="ql-block">  AI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1、高效数据处理与模式识别:AI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例如,在金融领域,AI可以快速分析市场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在医疗影像诊断中,AI能够准确识别病变区域,提高诊断效率。</p><p class="ql-block"> 2、自动化与效率提升:AI可以自动化繁琐、重复的工作任务,释放人类的劳动力。在制造业中,机器人和智能系统能够完成重复性、危险或繁琐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p><p class="ql-block"> 3、智能辅助与个性化体验:AI能够根据个人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辅助和体验。例如,智能助理和虚拟个人助手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智能家居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智能控制。</p> <p class="ql-block">  AI的局限性:</p><p class="ql-block"> 1、缺乏创造力与情感理解:虽然AI可以生成一些看似有创意的内容,但往往是基于已有的数据模式进行组合,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同时,AI无法理解和感受人类的情感,难以在需要情感共鸣的领域如心理咨询、艺术创作等发挥主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2、依赖数据与算法:AI的表现取决于所输入的数据质量和算法的有效性。如果数据存在偏差或算法不完善,AI的输出结果可能不准确。</p><p class="ql-block"> 3、缺乏道德与伦理判断:在面对复杂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时,AI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判断。例如,在医疗决策中,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和尊严,需要人类的道德判断来做出最合适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一块玛德琳蛋糕,用七页纸描摹气味如何唤醒记忆的汪洋。AI能解析“蛋糕+回忆”的关联,却算不出那一刻母亲围裙上的褶皱、晨光斜照的角度、心跳漏掉的一拍。</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创作,是拿自己的伤口当砚台,蘸着笑泪写下的血书。</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人类有以下AI无法具有的独特价值。</p><p class="ql-block"> 1、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人类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产生全新的思想、艺术作品和科学理论。</p><p class="ql-block"> 2、情感与同理心:人类能够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给予关爱、支持和安慰。在人际关系、教育、护理等领域,情感的连接和同理心是至关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3、道德与伦理判断: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进行判断和决策。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时,人类的智慧和良知起着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4、决策力:人类的决策能力和担当,这是AI无法企及的。</p> <p class="ql-block">  有一AI写作软件宣称“30秒生成万字小说”;某平台推出“莎士比亚风格十四行诗生成器”。算法编织的文字工整如绣,情节跌宕似戏,甚至能模仿张爱玲的冷艳、鲁迅的犀利。</p><p class="ql-block"> 可若细看,那些文字总像博物馆橱窗里的唐三彩——色泽鲜亮,却触不到匠人指尖的余温。</p><p class="ql-block"> 作家阿城曾说:“好文章是长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AI的“创作”,终究是数据库的排列组合,而非血肉里迸出的灵光。’</p> <p class="ql-block">  我想AI做为一种新科技,它不应将人类逼入绝境。</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趋势应当是AI与人类的协同合作。AI将承担重复性、高风险或高难度的工作,而人类则专注于创新、决策和战略规划。例如,外科医生可以在AI诊断结果的辅助下进行手术;律师在庭审过程中可以得到AI提供的参考案例;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在写代码时得到AI的同步帮助。</p><p class="ql-block"> 在未来, AI不应当取代人类。相反,AI应当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帮助人类走出困境。</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见证一段人类历史,也是未来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想起了Sam Altman在OpenAI办公室墙上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世界的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