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江省荣军康复疗养医院</p><p class="ql-block">我来宁波以后,因为发放伤残抚恤金不方便,经两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办理,我的关系在2022年1月转来宁波,结果3月就通知我参加疗养。因为疫情,疗养推迟了两次,直到6月6日终于成行。</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荣军康复疗养医院在江北区庄桥街道童家古村里,大楼两侧的标语是“若有战召必回”,“一朝从军一生光荣”。</p> <p class="ql-block">疗休养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入住房间,使人开心的是一个军人康复疗养纪念章,还有一个浙江省荣军康复医院疗休养纪念茶缸,军绿色的,我很喜欢!连毛巾都是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参加本次疗休养的老兵都是1978年参军,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战老兵,他们是参加攻打越南高平的43军129师的宁波籍老兵。此外还有4位伤残军人和两位退役女军官。</p> <p class="ql-block">在会议室观看浙江省荣军康复医院的电视宣传片,预防新冠肺炎卫生讲座和中医保健讲座。然后全体疗休养人员和工作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由衷的敬佩参战老兵,他们也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在餐桌上人人一杯白酒,到底是军人气概。我拿起一杯玉米汁,说:能遇到义无反顾,曾经以命相搏,为国家为民族走上战场的人,是我的荣幸。你们是我最敬佩的人,国家应该给军人以最高的礼遇和待遇。</p> <p class="ql-block">这里到处烙印着红色血脉的军队色彩。</p> <p class="ql-block">参观荣军疗养院的康复农场,怪不得疗养院周围都是大棚和菜畦。</p> <p class="ql-block">在杨梅园,果实累累。大家开始采摘,工作人员喊:“可以吃,没有打农药!”老兵石国忠告诉我,挑颜色发紫的才是熟了的,确实,红色的还有点酸, 紫色的最甜。</p> <p class="ql-block">黄瓜园里的采摘最过瘾 ,一边摘一边吃,脆里清香。大家采摘许多 ,晚上直接上餐桌。</p> <p class="ql-block">角瓜地。</p> <p class="ql-block">来到胡瓜田,这胡瓜在超市里价钱稍贵。来宁波以后妻子买过,妻子做的素炒胡瓜是很好吃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到了养鱼塘,工作人员说,你们带了钓鱼竿的,钓上来晚上就清蒸,这里鱼很多。</p> <p class="ql-block">来到千年古县城的慈城县参观。慈城在江北区,离我们疗养的地方不远。</p> <p class="ql-block">现代模特挂在墙头,我忽然想到一个题目——《历史应该怎样告诉未来?》!</p> <p class="ql-block">慈城古县城。</p> <p class="ql-block">继慈城县游览以后,荣军医院又安排我们全体疗休养人员前往塘溪古镇的沙村、童夏家村、童村、上周村和城杨村。</p><p class="ql-block">进了沙村,沿着竹篱笆小路一直向下走,浙东的许多古村都在溪谷里。可怜荣军医院的工作人员,还有一男一女两个随队医生,一直背着氧气袋和急救箱跟着我们,我们是游山玩水,他们呢?他们简直就是跟着我们活受罪!</p> <p class="ql-block">沙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这是当地著名的村庄。据《沙氏家谱》记载,沙氏家族在南宋时由四川迁移到宁波,已有800多年历史,因村民多姓沙,故以沙村名之。</p> <p class="ql-block">沙村村头,沿着石板路,经过沙氏宗祠,就是沙文求烈士故居。1926年初,沙氏子弟沙文求奉党之命,回到故乡开展农运和建党活动。1926年4月,沙村农民协会正式成立。5月,中共宁波地委鄞县沙村支部建立,由沙文求担任党支部书记。沙氏故居就成了宁波地区农村第一党支部革命旧址。现在是浙江省党员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沙氏故居旁边的沙氏宗祠是农民协会旧址。宗祠里的绳武堂供奉着沙氏的先祖,塑像栩栩如生,先祖们享受着后世绵延不绝的香火祭祀。绳武堂对面就是戏台,是娱乐孝敬先祖的,不过这戏台上挂着农民协会的匾。</p> <p class="ql-block">我素来对南方凡有村居必有宗祠的文化现象百思不解,一个家族通过宗祠可以明晰自己家族的来路,保证家族血脉暨文脉的薪火相传。但为什么北方特别是东北,我们很少能在乡村见到宗祠呢?</p><p class="ql-block">在沙氏宗祠建立地下党秘密领导的农民协会,通过宗祠的血脉联系把一个村的同姓村民组织起来,真是在大革命时代的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离开塘溪古镇的沙村,来到童夏家村。在宁波当地,这里被视为隐匿在宁波的香格里拉。绿树、溪水、村居、古道,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中国画,简简单单,又如此的和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节奏较慢,仿佛就是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海拔600多米的白岩山云雾缭绕,发源于这里的梅溪向山脚下飞流,一路溪水潺潺,最终穿村而过,而这座沿溪而建、隐匿在山谷的小村庄便是——童夏家村。</p> <p class="ql-block">古村依梅溪而建, 岸边古树众多, 古建筑保存完好, 村周边有多条古道。</p><p class="ql-block">童夏家古村,格外清爽,村口的古樟树婆娑起舞,斑驳的树荫倒映在长满青苔的老石板桥上。溪水“哗哗”流淌的清音声声悦耳,伴着不时响起的婉转鸟鸣。清凉世界,空谷回声。</p> <p class="ql-block">沿着梅溪临溪而建的童夏家村,民宅多是木结构,青砖黛瓦,绿树掩映,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来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许多黛红色木结构的百年老屋,鹅卵石铺筑的路面,以及碎石垒砌的墙基,别具特色。在老房子间穿门走巷,石板路上长起了青苔,屋后是竹林,风一吹,萧萧声起,十分静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仿佛与浮世的喧嚣隔绝。</p> <p class="ql-block">童夏家村美得不得了,真是一个梦幻般的香格里拉。</p> <p class="ql-block">上周村的布局很简单。一条弦溪从山上流淌下来汇入梅溪,上周村建在弦溪的两旁,溪水两边各留有一条路,村中的房子整齐地排列在路旁,几乎没有街街巷巷。这里的房子也都是清朝和民国时代的风格,一半是石头,一半是青砖,粉墙黛瓦。村民们闲来无事时,喜欢坐在溪畔旁边的阴凉处闲聊。</p> <p class="ql-block">弦溪和梅溪交汇处有一块尖狭的土地,像一只轮船的船头,上面有几棵古树,又像是甲板上的桅杆。这里算是上周村的一处独特风景,它们的存在让上周村极有辨识度。</p> <p class="ql-block">上周村有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周尧故居,故居里的花儿黄艳如菊。随行的工作人员(整天替医生背着氧气袋的小姑娘)替我查询,原来是百合花。我知道百合是中药,但不知百合花也这样美丽!</p> <p class="ql-block">到了童村。在唐代,童姓一族为躲避战乱从浙江嘉兴迁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全村人口以“童”姓为主。本世纪,童村因出现以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为代表的70多位教授或教授级人物而成为遐尔闻名的“教授村”。</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石板路有几条小巷,通往村子的深处。每一条巷道都很逼仄,两边是斑驳的墙壁,墙头上生长着一些青草,有些青藤从墙头挂下来,垂在墙壁上。阳光偷偷溜进了院子,映照着陋巷,仿佛要把它们拉回历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文昌庙在村口,香火鼎盛,一进村就能感觉到群星璀璨,有文昌庙的地方就有教授村!文昌庙门前的十二生肖新颖别致。</p> <p class="ql-block">村民的民居都有壁画, 还有各家不同的家训,童村三字经洋洋洒洒上百字,写满了村口一户民居的整个山墙。最后我们走进童第周故居。</p> <p class="ql-block">城杨村地处东钱湖镇的南部,距离东钱湖畔和韩岭均有3公里左右。这里四面环山,但是并不局促,相反视野较为开阔,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村子中间缓缓流过,造就了山清水秀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据历史记载,唐朝末年乐安侯来到这里,被美景所吸引,决定死后长眠在这里,于是选址建墓,并委派一位陈姓官吏在此守墓。陈姓官吏举家搬来,繁衍生息,把当时的山岙发展成为一个村落,取名为陈家岙(发音ao)。后来杨姓人家搬来,发展成为村子的第二大姓。村子的名字于是被改为陈杨村,后来写作城杨村。</p> <p class="ql-block">大银杏树是村里的宝树,矗立在村后坡地,高30多米,直径1.8米。这棵树两三个人都环抱不过来。据传,这棵树栽种于五代后梁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来是城杨村村民冬遮风、夏纳凉的好去处。为更好地保护千年古树,供游人观赏,近年来,银杏树旁边的9间民房被拆除了,开辟了绿地,建造了亭子,竖立了碑石。</p> <p class="ql-block">古杏亭。</p> <p class="ql-block">穿村而过的清溪被称为亭溪,其源头所有的山岭被称为亭溪岭。</p> <p class="ql-block">城杨村在春日的映照下明丽而通透,村子里溪水缓流、鸭戏浅池、古树拂岸、廊桥映波,整个村子呈现的意境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一些老房子烟火依旧,使用就是在延续老屋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沿街一溜坛子把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演绎得别开生面。</p> <p class="ql-block">专门为村书记建的立在路边的承诺墙,图文并茂的把有事找书记落到了实处,勤政为民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沿街的花窗和竹画很养眼,我比较喜欢。</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文化礼堂是不多见的文革时代的建筑,“毛主席万岁”5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6月9日一天参观了5个村子,浙江的乡村都是这么清秀美丽。</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0日</p><p class="ql-block">今天有雨,每人发一件塑料雨衣,我们前往北仑区霞浦镇的浙江省党员教育基地——张静泉(化名王人亚)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王人亚是1922年入党的早期党员,参加过中共二大。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王人亚携带着两本《共产党宣言》和中共第一本党章以及二大决议,从上海回到宁波家乡霞浦镇,造了一座自己的叫做“张泉”的假坟(把张静泉的名字省去“静”字,以作标识),把这些党的文献藏进棺木。</p> <p class="ql-block">1951年,王人亚的父亲料定几十年一直没有音讯的儿子凶多吉少,扒开坟墓拿出文献,到上海交给党组织。</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中央的展柜中,陈列的那两本《共产党宣言》。这是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1920年8月首版本和9月再版本。目前中国的《共产党宣言》早期版本只有12本。王人亚一人保存了两本。</p> <p class="ql-block">王人亚更大的贡献是在假坟里保存了中共第一个党章,绝对是孤本,只此一件。大家知道,中共二大制订了第一个党章,到现在中共召开过19次党代会,党章已经修改了17个版本。如果没有王人亚舍生忘死的保存了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就无法知道自己的第一个党章是什么样子。这个党章和中共二大决议都放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第一个党章的出现,标志着中共建党任务的完成。</p><p class="ql-block">王人亚1932年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时下去检查工作,积劳成疾病死在工作途中。建国以后,在苏区的报纸上查到了王人亚追悼会的消息,王人亚的父亲没有等到确认儿子下落的这一天。</p> <p class="ql-block">王人亚的壮举,是宁波的骄傲。宁波的王人亚纪念馆为此设立了《党章讲堂》。</p> <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王人亚纪念馆,下午参观中国港口博物馆。这是由国务院命名的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国字号”港口专题博物馆,位于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滨海新城洋沙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中国港口博物馆一进门就能感觉到大海的恢宏博大,港通天下是这里的主旋律。我没有想到中国的港口这么多,沿海的自然是港口,在我的意识里,内地的众多江河港口都不算港口。而这里的地图告诉我们,中国的港口就像遍布全国的河流江海一样,粲然如满天星斗。</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文物铺天盖地的囊括全国,这阵势这规模几乎使我怀疑,这里的文物都是真的吗?但我几乎没有看到模型或仿制的标牌。我问解说员,解说员回答我:“这里的文物95%都是真的,是我们从全国买来的。”我问:“有没有租借的?”答:“没有!当然国家也发来过一部分钱。”牛啊!一个北仑区建设的国字号博物馆,竟然可以购买全国!</p> <p class="ql-block">我没想到,我们辽宁的绥中止锚湾的碣石宫遗址,竟然在地图上标志为秦汉时代的“碣石港”!</p> <p class="ql-block">碣石宫遗址的秦代夔纹大瓦当。</p><p class="ql-block">在辽宁的碣石港展柜,我看到了辽宁考古所的镇所之宝——秦始皇的夔纹大瓦当。我心里一哆嗦,这件宝贝也被他们买来了?近前一看,原来是仿制的。还有几个长筒瓦,也是仿制的。这里的仿制品凤毛麟角——太少了。我不禁为辽宁喝彩,无论多少钱,俺们辽宁不卖!</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1日 </p><p class="ql-block">疗养和体检的日程都结束了。</p><p class="ql-block">下午是看电影,电影一放映,原来是《芳华》,我立刻明白了,这是给参加越战的老兵们放映越战背景的电影。</p><p class="ql-block">这电影许多人看过,电影放映过程中,老兵们十分安静。电影放映完,几个老兵轻声唱起了电影插曲:“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p> <p class="ql-block">明天就要分别了,老兵们喝酒猜拳行令很是热闹,一股浓浓的战友情。我向他们敬酒,他们说:希望下次还能遇见我。几天的相处,他们都叫我“老大哥”,他们没有一个人对我讲过自己的事迹,却都讲的是牺牲的战友。他们说自己很幸福,因为现在是他们的第二次生命。</p><p class="ql-block">望着寝室外的全景照片里的风景,那是链接宁波港的重轨铁路,每天油罐车、集装箱列车不断的由这里经过而港通天下,而这一切的宁静,哪里能离开卫国卫民的军人们血染的情怀!</p><p class="ql-block">老兵再见!老兵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