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 寻父辈脚印 传承父辈精神

syx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明祭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明时节雨丝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祭祖之心似断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墓前新土添几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石依旧刻沧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香烟缭绕通幽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纸钱纷飞达冥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杯清酒三叩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遥寄哀思满山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4-2</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清明节,侄女、外甥女们提议要给爷爷上一次坟,今年是爷爷45周年。我父亲的坟,在下河里小川子沟最里面,那个地方叫石坡子 。虽然比我爷爷的坟离家距离近很多,但路程还是远,且都是难走的山路。四十多年前,30岁左右的我们去一次坟地,来回都要7个多小时。整整一天,爬高上山,走的筋疲力尽。</p> <p class="ql-block">早起驱车到达什川家里 ,稍作休息,换乘侄儿的汽车去下(ha)河里。这一段路虽然现在已经修成了水泥硬化路面,但湾急沟深,开惯城市马路的人还是惧怕。好在侄儿们年年上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路况,我也能放心坐。大侄女害怕,一直要坚持步行去。因为六年前我已经坐过一次,感觉还好,再说要相信侄儿的开车技术,汽车的刹车性能。在我的游说下,我们就都坐汽车前往了。</p> <p class="ql-block">出发!一行11人,一辆小汽车,一辆七座和一辆摩托车齐驱并驾。第一站到黑石台沟口,嫲嫲(大伯母)的坟地在此,侄儿们上去添新土,烧纸钱,鸣炮上香。山河哀鸣,传递着孙儿们的牵挂和思念。</p> <p class="ql-block">从黑石台沟再出发,汽车飞奔,只走了8分钟就到了下(ha)河里,以前步行最少得半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下河里我家标志性的房屋、院墙、羊圈、羊房子都不复存在,汽车窗前一排排桃树、苹果树一晃而过,汽车就已经到了小川子沟口的简易停车场。来上坟的人太多,停车场已经停满了小汽车。老天保佑,仅有的一个空隙让我们的车安全停在了这里。六年前我们也在这个停车场里,是亲房弟弟走出去才给我们空出了一个车位。站在这里,遥想当年这里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今这么多人开着小汽车来上坟,得益于家乡果农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辛勤劳动和付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改革开放成绩斐然。</span></p> <p class="ql-block">收拾好行装,背上祭祀用品,我们一行人向着小川子沟出发了。小川子沟里常年有潺潺流水,前几天气温高,沟里石头缝里的积冰都融化了,偶尔有小水塘静静地守候。沟底的石块被山水冲刷的干净光滑,两旁山坡上野草连片,微风吹过沙沙作响。近观沟两旁山石奇异,怪石嶙峋;遥望群山连绵起伏,逶迤蜿蜒,山峦叠嶂,奇石耸立。我们沿着沟底的羊肠小道缓缓前行。</p> <p class="ql-block">五妈的坟地在半山沟,添新土,摆供品,烧纸祭拜,鸣炮震响,在四野山峦中蔓延,给孤零零的五妈带去些许安慰。好在这几年发展很快,小川子沟里的坟墓越来越多,路过上坟的人也多起来了,五妈也不寂寞了。</p> <p class="ql-block">沟里的路都是以前放羊的人走出来的,也就是我的父亲辈们走出来的。最近几年好像这里没有人放羊了,路特别难走。在这样的山山洼洼里踩着石块行走,你才能深刻体会:“路是人走出来的”,“新路就在脚下的”豪迈。我们的先辈们就是在这个山沟沟里养羊放牧,坪地种植,认认真真过日子,养育我们一辈一辈的长大成人。</p> <p class="ql-block">这个沟里有长流水,以前的沟口上有一个大涝坝,集聚着满满一池水,夏天我们洗菜,洗衣服。涝坝周边平坦的大石板也是我们休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今日走过小泉子,周围都是平展展的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小川子沟里的鲁班石棺(棺材石),相传是当年鲁班在上河里修石桥,被夫人惊到了以后摔了的石块,落到了这里。不论传说如何,这块大石头静静地躺在这里,见证着祖祖辈辈的生息繁衍。侄儿们年年到这里,都要烧香祭拜。</p> <p class="ql-block">从南坡爬上这些坚硬光滑的大石块路,比北面爬山感觉能省点力气,但这些光秃秃的石头,并不是那么好爬,侄女都是手脚并用,在侄儿的帮忙下才爬上去了。我更是特别小心,一是要注意脚下,还要注意身体的平衡,怕稍不注意,摔下山坡,荒山野岭的给娃们添麻烦。</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坟茔坐落在南坡半山腰,从山脚下往上的这一段路很陡峭,好在是土路。战战兢兢,不是如临深渊,真是山梁上羊肠小路下就是深渊。把脚调整好角度,平复心情,为了防滑,抬脚每次都要尽量踩在野草根上,气喘吁吁的爬上去。</p> <p class="ql-block">上到目的地,稍作休息,侄儿们去背土往坟堆上添新土,四角也添上新土,大侄儿整理了水路、中间围墙的厚土、四周四角都押上纸钱,有个确权的意思。由于山太陡,新土也不好添,稍微大点的土块,就滚到山下去了。 从没有见过爷爷的外孙女,感觉坟尾有点不突出,也去帮助哥哥们背土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摆好祭品,点上香柱,烧纸钱,侄儿们鸣炮,叩首祭拜。</p><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亲:上次是六年前的清明,我和侄儿侄孙们来看您,走您走过的路,缅怀您的坚毅和刚强。今天我又一次和大妹妹、侄儿、侄女、侄孙们跪在您的坟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旧忆如潮心欲碎,音容宛在梦悠长。</span>止不住眼泪哗哗流淌,纸短情长,说不尽您的恩情爱意;烟灰飘扬,带不走对您的思念之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前教诲时时铭记在心,往昔恩情永不忘怀。</span>漫山遍野的烟火,寄托着儿孙后辈对您的爱戴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跪在我旁边的小侄女说:“爷爷,我爸也走了……,”那一刻让人更加心碎心痛。您离开我们45年了,我姐走了,我妈走了,我哥也走了,您们在那边见面了吗?想您们在那边互相有个照应,陪伴也好。愿天堂里的您们一切安好!盛世如您所愿,托您的福,儿孙们的工作生活家庭都很好。</p> <p class="ql-block">离开父亲的坟地,侄儿侄孙们继续北上去大仙坪,给爷爷奶奶,大爷大伯,五爹们上坟。大仙坪路山更高更陡峭,路更远更难走,六年前去体验过 ,今年不敢挑战了,我和侄女们只好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为躲避南边沟底那些光滑的大石块路,侄儿建议让我们从北面的路上走。走北面必须要翻越一座小山,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当年抬父亲棺木走过的路,回路上山路短,比较容易,下山路长还高,翻过山梁,路更不好走,山水冲刷下路上的石块都是松动的 ,稍不小心就会踩塌滑倒。侄女们感叹,当年爷爷的棺木是怎么抬上去的?</span></p> <p class="ql-block">回来的路上,小侄女一直感叹,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先辈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个地方定居?我说是有水吧,黄河流过下河。我只知道祖太爷给四个太爷一人指了一个地方,好像有西山、撸子槽(或是丝路弦)、下河和什川,三个太爷占山为王(出力气就饿不死),尕太爷在什川里(尕太爷的后人们也有去大耳朵的)。在这么恶劣贫困的地方,先辈们是如何生存的?我说在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还硬生生苦出了一个上中农,日后我们在上学、入团、工作等问题上都“沾了光”。</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满是沙石的羊肠小道上,我脑子里时时显现出父亲背着羊毛毡袄儿,赶着羊群的影子。想着一遇到下雨天,为了省鞋子,父亲就光着脚走过的情景。今日我们穿着这么好的登山鞋,不小心脚都被石头硌的生疼,父亲的脚……</p> <p class="ql-block">清明是思念的季节,每一次回望,都是对亲人无尽的眷恋和追忆,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好🙏🏼🙏🏼🙏🏼</p><p class="ql-block">愿我们一如既往地传承先辈精神,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好好生活,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文字:syx</p><p class="ql-block">图片:syx和侄女手机随拍上坟路上</p><p class="ql-block">编辑:syx</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日创作于甘肃兰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