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依旧 响堂崭新

朱仕农

  在南京老山山脉以南的丘陵山区有个小山村叫响堂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差不多是十来年前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会带着小狗来到这儿,因为这儿满山遍野的桃花盛开了。   自新冠疫情开始,最近这几年都没去响堂,但心里还总是牵挂着,那儿的桃花还是那么美吗?昨天下午一人在家,心想响堂的桃花还盛开着吗?立马就下楼驱车而去,也就半小时车程。到了才发现,那儿桃花依旧,响堂村却模样大变了。<br>   多年前多次去响堂,我们都是从老山脚下的黄山岭路拐进一条平直的乡村小道,不足两公里就是响堂村的百亩桃林,四周都是不高的山岭,中间是一块一二百亩地的山谷,山谷中就是满山遍野的桃花林。远处老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近处桃花灿若云霞,如梦如幻。   带着小狗,在山坡上,在山谷中的桃花林中穿行,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绽放,簇簇深红浅红伴随着春风轻轻摇曳,粉红色花海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春色图,还真有点“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的意境。尤其是四周都是青翠的丛林,起伏的山丘,更让这片桃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山谷的桃林中,一群群的丝币大妈在做着各种造型,一个个自媒体人员带着耳麦、拿着话筒、对着手机眉飞色舞地做着视频,有一次身边一位大姐大声对同行的说:“快快拍,马上抖一抖。”有问夫人,什么叫抖一抖啊?夫人臭我:“真是土老二,就是上传抖音啊。”那时抖音还没现在这么火,我是真的不知道。<br>   记得那时候自驾车是可以穿过百亩桃林然后直接开到村口的一个小广场的,估计过去这儿可能是村里的打谷场,边上还有一个可能已经关停的小 厂,每次就把车停在这小广场上,都能看到几个村妇摆着几个篮子,在卖自家地里的蔬菜,买过好几次,还真是小时候的味道。   从这个小广场西侧爬上一个很大很大的山丘,沿着一条沙子铺就的山路,两边也都是桃林,一看就与山谷中的桃花不一样,没几棵老树,基本都是那时新栽种的,可这儿的视野与在山谷中的平视完全不一样,是从上向下的俯视,远远的山岭,近近的山村,眼前的桃红,层层叠叠,别样的风情。<br>   让我难忘的还有在返家的路上,我们总会在离村口五六百米的一个独立小院下车,小院内前后两排平房,一个山脚下的小池塘就在小院的一侧,一个漂亮的水上餐厅桌椅还在,门却总是关着的,一看就是这儿做过农家乐的,可能生意不好不做了。小院的主人是老俩口,子女都在城里工作,他们就在家里养了好多鸡鸭鹅之类的,我们每次来响堂,都会在他们家买老母鸡、老鸭蛋,老俩口很热情,我们买得也很开心。   而昨天再到响堂,手机导航却让我绕过黄山岭路,直接从沿山大道继续向前开了三四公里,从老山背后驱车进入响堂,需要走一小段蜿蜒的山路,经由响堂水库后,于拐弯处下坡,不足百米视野豁然开朗,非常熟悉而又完全陌生的响堂村便映入眼帘。   过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村现在彻底改变了模样,无论是在山坡上的,还是在山谷下,几乎所有的民房都翻新改造过了,好多民居看上去还是新建的,很现代。山下的池塘边、村口中的广场上还盖上了很时尚的高档餐厅和酒店,从村的北面走到村的南面,一路上民宿、餐厅、咖啡馆、士菜馆,比比皆是,还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露营地。   我很震憾,也很担心。路好了,房新了,水清了,花更美了,但如此巨大的投入真有必要吗,真的值得吗?在我的心中,感觉这儿原生态的味道少了许多,这是城里人喜欢的形态吗?而在山谷下一眼望去,村子里大大小小的民宿、餐厅有几十家,可来这儿的游客注定绝大部分是南京本地人,有多少人会在这儿就餐住宿,起码我肯定不会。而在桃花过后,还有多少人专程来这儿休闲呢,不能说没有,肯定是不多。   说句实话,我很喜欢到响堂看桃花,却并不喜欢如此崭新的响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