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万仙山、郭亮 2025年3月22日

<p class="ql-block">春光作序,万物和鸣 ,最美人间三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春游从南太行开始,郭亮村、万仙山 Go!</p><p class="ql-block">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是的,经历了寒冬的风霜雨雪,春天万仙山的野桃花、连翘还有各种不知名的花花们竟相绽放,崖壁上生命力顽强的各种树木在春风的抚慰中正悄悄的生出细小的芽儿,远看山崖上泛起一层朦胧的灰绿色,簇簇粉白色野桃花点缀其中,还有一丛丛常绿灌木零星的散落在画面里。简直就像大自然给大山披上了一件油画色彩的外衣,绝对一眼就爱上。我太喜欢这色彩了,拿着手机各种照呀照呀!恨不得把眼睛看到的美景都装进相机里,但是太遗憾了,目之所及的美景岂是相机能拍得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的山坡上盛开着片片连翘,黄色的连翘掩映在白粉色的野桃花中间,一眼望去,春天的温暖便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整个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山的底部峡谷壁立,如同刀劈斧削一般,偶见一潭清水或一挂飞瀑,山与水的碰撞让这幽静的峡谷多了一份灵气。站在观景台远眺,半山腰处盛开着各种花儿,整个山谷如被轻纱覆盖,近赏时则能细味花朵之美,宛如置身梦幻桃花源,这里是自然美景与春日生机的完美展现。山顶上的树木由于海拔高的原因依旧萧瑟,远望便是远山含黛入画屏的水墨太行。</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把最美的景色留给了南太行。是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妙景美色数丹分。万仙山丹分沟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高山峡谷,长约一公里,是一条因洪水冲刷而形成的幽谷,也是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大地开裂形成的山谷。峡谷的两边是高耸的红岩绝壁,沿着峡谷间一条小溪拾级而上,时而陡峭时而平缓,时而花团锦簇时而别有洞天,时而飞流直下时而冰瀑迎春……我们沿丹分沟走了一个大循环,徒步大约三个小时,体能拉练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海拔1700米。高高的悬崖上,峰峦叠嶂,山清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质朴的石舍 纯朴的山民,一幢幢一排排的石头房子依山顺势的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这就是太行明珠郭亮。</p><p class="ql-block">绝壁长廊郭亮洞,被世人誉为“世界第八奇迹”据介绍郭亮村挂壁公路的修建是一个充满艰辛与奇迹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与智慧。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沙窑乡,地处太行山深处,海拔高达1700米。村民长期以来依靠一条险峻的“天梯”与外界联系,这条天梯垂直落差达200米,最窄处仅40厘米,稍有不慎便会坠崖,生活极为不便。为了让子孙后代摆脱这种困境,1972年,村支书申明信带领村民决定修建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p><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郭亮村经济极为贫困,修路所需的炸药、钢钎、铁锤等工具以及修路队员的伙食费都难以筹措。村民通过卖掉山羊、山药,甚至远赴山西务工,才勉强筹集到修路资金。</p><p class="ql-block">‌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村民只能依靠手工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开凿道路。岩石硬度高达8.3级,堪比金刚石,开凿难度极大。‌村民用钢钎、铁锤等工具,在悬崖绝壁上一点一点凿出通道。修路过程中,有村民不幸坠崖身亡,但家属们依然坚持修路,不让牺牲白费。</p><p class="ql-block">‌修路队员每天仅有一毛二的伙食费,靠玉米饼和野菜充饥。他们用拴牛的绳子将自己悬挂在百米高的悬崖上作业,展现了极大的勇气与毅力。‌历时五年‌,从1972年到1977年,村民历经5年2个月的努力,终于凿出了一条宽6米、高4米、全长1250米的挂壁公路,即“郭亮洞”。‌</p><p class="ql-block">郭亮挂壁公路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还让郭亮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条公路被誉为“世界奇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结晶。郭亮村挂壁公路的修建,是村民用双手和生命在悬崖峭壁上创造的奇迹,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借着春日暖阳、和煦的微风还有山水画廊,我们一起去大山里撒欢儿吧!</p><p class="ql-block">喊泉</p> <p class="ql-block">八百里太行精华处,奇险峻秀万仙山。</p><p class="ql-block">山高我为峰,路险我先行,铁锤钢钎铸奇迹,铮铮铁骨论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