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有约 牡丹洛阳

春漫青山

<p class="ql-block">美篇号: 3884119</p><p class="ql-block">照片后期与文字: 春漫青山</p> <p class="ql-block">“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p><p class="ql-block">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p class="ql-block">——唐代刘禹锡《赏牡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阳春三月的洛阳,春意正浓,牡丹绽放,国色天香。同学们重聚于此,不仅重温了旧日的情谊,还一同探访了这座古城的文化瑰宝。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每处风景都会成为同学们共同的美好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相约,在毕业四十八年后,又欢聚一堂。他(她)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大江南北不辞辛劳,舟车劳顿汇聚古城洛阳。</p><p class="ql-block"> 翁言礼(洛阳)程瑛(上海)刘树林(烟台)张宗义(北京)是洛阳聚会筹备组成员,辛苦他们了,尤其是翁言礼同学费心操劳,联系旅行社,联络同学们,他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旅程周到,使得这次聚会到达预期安排。</p> <p class="ql-block">  浙江冶校77届团委书记李玉珍老师惦记同学们,师生情谊深厚,专程从杭州奔赴来到洛阳。</p> <p class="ql-block">  7728班 钱贤武(呼和浩特)张宗义(北京),王荣禅(成都)赵雅娟,程瑛(上海)同学们先期到达。</p> <p class="ql-block">  7728班 李志隆(上海)7721班 狄新华同学愉快到达洛阳。</p> <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时期的帝都,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相继沿用长达530余年。</p><p class="ql-block">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都于此,称“东京”,609年改称东都。唐初被撤都,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复为东都,与长安并列为首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称神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东京。</p> <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唐高宗称其“中兹宇宙,均朝宗于万国”,是当时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隋唐洛阳城漕运发达,史称“神都帑藏储粟,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长安府库及仓,庶事空缺,皆藉洛京。”当时洛阳城“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直至安史之乱后衰落。</p> <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分为宫城(紫微城)、皇城(太微城)、外郭城、上阳宫等,全域约51.9平方千米,有3市109坊。按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以皇宫紫微城为核心,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被誉为“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艺的巅峰”,其平面布局、设计理念与建筑形制不仅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典范之作,对当时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含明教坊、宁人坊)入选首批“丝路”申遗点名单;2021年9月,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及近郊,占地47平方公里,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6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90年代,洛阳市在编制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时,确定隋唐洛阳城城南半部约22平方公里遗址作为绿地保护起来,创造了在市中心黄金地段保存超大面积文化遗址的范例。</p><p class="ql-block"> 2005年,国家启动大遗址保护工程,隋唐洛阳城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首批36处大遗址之一,被列入重点保护。</p> <p class="ql-block">  这是欢乐的时刻。肖岷同学77届31班班长专程从成都自驾赶来洛阳参加我们7728班的聚会助兴,王新义(内蒙包头)钱贤武(呼和浩特)杨训满(合肥)张宗义(北京)王荣禅(成都)频频举杯,庆贺同学们平安愉快地到达洛阳古城,又欢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7728班到达洛阳聚会的女生们簇拥着李玉珍老师愉快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黄带凤(桂林)王荣禅(成都)赵雅娟、程瑛(上海)李玉珍(杭州)齐爱贞(宁波)李瑞芳(广州)陈凤华(杭州)陈宗凤(遵义)赵洁(西安)同学。</p> <p class="ql-block">  7728班到达洛阳聚会的男生同学们愉快地拍照留念。刘树林(烟台)张宗义(北京)翁言礼(洛阳)胡金木(杭州)罗思登(浙江)刘洪志(广州)李志隆(上海)王新义(包头)钱贤武(呼和浩特)朱正祥(浙江)杨训满(合肥)同学。</p> <p class="ql-block">  7728班20位同学阳春三月洛阳古城欢聚一堂。这是1977年7月毕业,从2004年10月建校90周年(嘉兴),2014年10月建校100周年(嘉兴),2017年10月(成都)班级聚会,2019年10月(杭州)班级聚会,2024年10月建校110周年(嘉兴)之后的洛阳古城第六次班级聚会,大家又欢聚一堂啦!同学情深,地久天长!</p> <p class="ql-block">  这次7728班,7721班,7731班四十五位同学和李老师及同学的家人们,大家喜气洋洋,烟花三月上洛阳,喜乐平安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老同学欢聚一堂,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华,那份友谊始终如一,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情谊永驻,同学相聚,共绘人生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岁月静好,同学相聚,把酒言欢,共忆往昔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岁月。</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同学相聚,恍若昨日重现,欢声笑语中,时光静好。</p>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同学情谊依旧,相聚时刻,满心欢喜。</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占地面积31.7平方千米,为人文景观。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开凿。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塑造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秀骨清像”的佛像,修建了古阳洞等。唐朝时期历经四帝建造佛像,包括潜溪寺、宾阳南洞等。</p> <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历经四帝建造佛像,包括潜溪寺、宾阳南洞等。宋代龙门石窟为保护卢舍那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清代,乾隆帝游幸龙门,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  1997年开展龙门奉先寺遗址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2001年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看经寺内的罗汉像,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永久保存。</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对大佛除尘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景区内多为皇家石窟。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承载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位于郑州市登封市境内,嵩山景区包含三个景区,而少林寺的“管理”权限也仅在其山门之内。</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郑州登封少溪河北岸,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约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p><p class="ql-block"> 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一词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少林功夫包含少林七十二绝技、少林拳术、少林派棍术、少林派枪术、少林派刀术、少林派剑术。</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一起兴高彩烈地观看少林弟子的拳术精彩表演。</p> <p class="ql-block">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18日,少林寺入选郑州市十大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占地540亩。</p> <p class="ql-block">  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皇帝下诏两次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大相国寺再遭厄运。新中国成立后,依循古制,几度维修,于1992年起恢复佛事活动,其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p> <p class="ql-block">  1963年被评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1948年开封解放,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群众教育和寺院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从1952年开始,多次对寺内建筑进行修建,使残破不堪的古建筑焕然一新。寺内有文化馆(后改称群众艺术馆)开展群众文化教育活动。 1992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大相国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同年11月,相国寺举行"佛像开光,迎奉藏经和方丈升座"庆典,恢复了丛林制度。旅游到了洛阳,大相国寺很是值得游览观光。</p> <p class="ql-block">  洛阳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它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被誉为“天下第一门”,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建造与更名‌:应天门最初名为则天门,取“以天为则”之意,后因避武则天讳改为应天门。</p> <p class="ql-block">  历史事件‌:应天门见证了隋炀帝“万国来朝”、武则天登基称帝、唐高宗诏释百济国王等重大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应天门作为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也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p> <p class="ql-block">  建筑结构‌:应天门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组成“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相当于今天的十三层楼高。</p> <p class="ql-block">  应天门的名称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通过灯光秀、3D激光投影秀等方式,再现了千余年前应天门的巍峨,助力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p><p class="ql-block"> 洛阳应天门不仅是古代建筑奇迹,更是现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恢宏的建筑气势。</p> <p class="ql-block">  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其坐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包公祠主要建筑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气势雄壮的大门楼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油漆彩绘,均系宋代风格,色调淡雅,倍增观瞻。</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为正史部分,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3米多,蟒袍玉带,端坐靠背椅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包公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山墙上镶嵌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龙凤图案,展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p><p class="ql-block"> 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p> <p class="ql-block">  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白马寺每年一度的“马寺钟声”活动,是人类祈福、辞旧迎新的特殊象征,并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参加,入选“洛阳八大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洛阳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洛邑古城,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九都路柳林街口的国家AAAA级古城景区,总面积为2平方千米,其中总规划面积约0.91平方千米,是集游、玩、吃、住、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观光区。</p> <p class="ql-block">  洛邑古镇洛,创建于西周初年,洛邑即雒邑,西周成王时由周公主持加以扩建,称成周城;战国时改称雒阳;三国时改雒为洛;后经过隋、唐的兴建,洛阳城池的规模日渐扩大,而洛邑古城正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里坊区。</p> <p class="ql-block">  洛邑古城,作为洛阳市的老城区,自2017年4月开园至2024年8月,共包括一期项目文峰塔非遗文化园区和一期续建项目两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  景区范围东至新街,西至金业路,南至南护城河,北至中州东路,包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妥灵宫、四眼井、金元古城墙遗址等多个历史时期保护建筑,</p> <p class="ql-block">  并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建筑风格为建设主基调,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结合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综合业态,综合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城。截至2024年8月,景区已接待游客超过4000余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洛邑古城被评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2年,洛邑古城被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授予“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p><p class="ql-block"> 2023年,洛邑古城获得抖音全国汉服打卡TOP榜首以及美团评定的洛阳汉服必到打卡点荣誉;2023年,洛邑古城入围“洛阳十大文旅新地标”,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西路5号,为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其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园设有驿栈、民俗风情、宋文化展示等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四个文化广场,还有虹桥、迎宾门、铜雕清明上河图、拂云阁等主要观赏景点。</p> <p class="ql-block">  已成为中原大黄河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清明上河园的建成,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大宋盛景,实现了从“名画”到“名园”的华丽蜕变,是宋文化的传承创新。</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拟表彰名单。清明上河园还斩获了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5日,清明上河园获河南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使用“美豫名品”河南省公共品牌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自20世纪90年开始,开封市政府对《清明上河图》开展了多种的开发形式。1992年确定了建设主题公园的开发思路,决定将《清明上河图》由画卷中搬到现实的开封内,这也是清明上河园名称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1998年,开封市政府与海南置地集团公司完成了深度合作共建清明上河园项目的协议。在开封市政府、开封市旅游局、海南置地集团等多方的合作下,清明上河园最终于1998年10月建成开园。</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30日,清明上河园三期工程大宋·皇家乐园全面建成。据了解,清明上河园大宋·皇家乐园集“文化+科技+游乐+演艺”于一体,历时3年打造,总投资6.5亿。大宋·皇家乐园区共设置三大主题区,宋文化体验区、大宋·皇家校场区、大宋·皇家游乐区,所有区域全部免费对入园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 此次旅游,美丽的人文景观古朴的建筑风格,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原名引漳入林工程,位于中国河南省林州市北部,坐落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为水利工程类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总面积达24.16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域内多山峦沟壑,多陡崖、峡谷,地貌类型复杂,为嶂石岩地貌,地质结构则为垂直岩石层理。</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总干渠引浊漳河水为主要水源。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p> <p class="ql-block">  水利工程成功修建后,于灌渠、库渠周边种草植树及造林,已发展出了立体绿色景观的生态林。</p> <p class="ql-block">  自1990年起,红旗渠景区开始开发。红旗渠景区于1991年对外开放, 由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分水苑牌楼、红旗渠纪念馆、虎口崖、凌云亭、小三峡、神龟洞和铁索桥等。</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入选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已获评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国旅游先进集体、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等多个称号。</p> <p class="ql-block">  红旗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胜利,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就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既表明了林县人民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也表明了林县县委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1960年3月10日,引漳入林工程总指挥部召开工程全线民工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十几项决议,一致同意正式命名引漳入林工程为“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精神也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2023年1月,景区入选《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与“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战天斗地,人民治水的精神,永远激励无数后辈,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进!</p> <p class="ql-block">  国家牡丹园,又名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位于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占地面积700亩。</p> <p class="ql-block">  牡丹观赏园分南园和北园,面积500亩,育苗200亩,搜集国内牡丹园艺品种600余个,野生种6个,培育新品种72个,数量50余万株,引进国外园艺品种100余个,数量5万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种齐全,花大色艳的优质商品牡丹30万株。已成为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p> <p class="ql-block">  牡丹园创建于1978年,1992年被批准建立国家牡丹基因库,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园”。园内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牡丹生长,牡丹以花朵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著称。园内建有亭榭楼阁、绿荫长廊和各类雕塑,以及人工瀑布和小溪。</p> <p class="ql-block">  牡丹文化石刻长廊和牡丹名画欣赏区展示了牡丹的历史和文化。牡丹园是洛阳牡丹花会的主要观光景点。国家牡丹园注重科研和市场开发,承担了牡丹促成栽培和周年开花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市场销售网络,年销往国内外牡丹10万余株。</p><p class="ql-block"> 三月末的洛阳,牡丹花节即将开幕,牡丹花盛大开放,姹紫嫣红,满园春色,迎来一个更加美丽,风光无限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p> <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p> <p class="ql-block">  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庙以纪念。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是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p> <p class="ql-block">  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p> <p class="ql-block">  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2014年,老君山老子铜像被世界基尼斯总部输录为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铜像”。亦是当代仙侠影视剧热门取景地,《诛仙·青云志》《天乩之天帝传说》等皆曾于此取景。</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不怕艰难险阻,团结互助,兴高彩烈地登顶成功,欣赏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尽情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感慨祖国的壮美山河!</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星期的同学聚会旅游,把酒言欢,畅叙友情,愿此刻的快乐定格为永恒,幸福长伴左右!</p> <p class="ql-block">  一桌一笑,一语一梦,同学聚会,温暖如初。亲爱的同学们,相聚一堂,举杯同庆,岁月流转,情谊不减。愿我们的友谊如美酒般醇厚,岁月悠长,共话桑梓之情,干杯!干杯!</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友情如酒,相聚时分笑声悠。各位同学聚会愉快,旅程谈天说地拍照共欢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永流传。</p><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同窗情深。今朝重逢,感慨万分。愿你我依旧携手同行,共度风雨,笑看人生。聚会巳经取得圆满成功,老师和同学们返程一路平安愉悦,大家多保重,迎接班级下一次的美好相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照片来源: “2025洛阳河南行” 高苏南、米妮、李玉珍、肖岷、王荣禅、张宗义、胡金木、李瑞芳、钱贤武、翁言礼、赵雅娟、刘秀、刘洪志、吴沅沅、罗嗣登等同学分享的美照及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谢谢翁言礼同学!谢谢筹备小组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美篇音乐《梦境》古风唯美纯音乐。</p> <p class="ql-block">  热烈祝贺咱们班洛阳聚会圆满成功结束。老师和同学,同学们之间更增进了同窗情谊!我虽然没有参加聚会,跟随老师和同学们的镜头,编辑美篇的照片与景点资料,就象是参加了班级聚会旅游一样!我太太五妹用A1软件,把我加入了老师和同学的集体照片中,这也是同学们洛阳聚会同一时间,明康我的模样!祝福老师和同学们喜乐安康!大家多保重身体健康,下次聚会喜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