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看故宫 南访古窑/探访瓷韵悠扬的魅力之都景德镇

秀玲

<p class="ql-block">景德镇,这座被誉为世界瓷都的城市,不仅是中华陶瓷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近日,我们一行六人怀着对陶瓷艺术的崇敬之心,踏上了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在这里,我们探访历代瓷窑,观摩最古老的制瓷生产线,探寻千年窑火的奥秘,领略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独特魅力,一睹世界瓷都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5日</p> <p class="ql-block">龙珠阁,作为景德镇的城徽,自明代起便成为御器厂与御窑厂的象征性建筑。它是明清官窑遗址的见证者,承载着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景德镇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这番话语深刻诠释了景德镇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这座世界闻名的瓷都,其制瓷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其陶瓷工艺的悠久传承。自元代起,历代皇帝皆派遣官员监制宫廷用瓷,设立瓷局与御窑,使景德镇的陶瓷工业达到空前繁荣。</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当代官窑研究院,作为现代陶瓷艺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典范,展现了景德镇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遐迩。它借鉴了清代蛋形柴窑的构造特点,设计出8个大小各异的拱体结构,将建筑、景观与遗址完美融合。馆内珍藏着千余件元、明、清官窑落选贡品瓷,是研究古代陶瓷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拥有众多陶瓷文化遗址与博物馆,如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等。其中,古窑民俗博览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御窑厂遗址,作为我国唯一一处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见证了明清两代皇家窑厂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御窑厂,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皇家窑厂,以其悠久的烧造历史、宏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中华陶瓷史上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古代制瓷作坊区内,不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还展示了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等历代古窑,生动再现了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p> <p class="ql-block">元代馒头窑,以其独特的窑形得名,火焰抽力强,烧成温度可达1300摄氏度,为景德镇陶瓷的烧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p> <p class="ql-block">宋代龙窑,依山势而建,形似巨龙,结构简单却功能强大。它利用自然山坡的倾斜,形成强大的火焰抽力,为青瓷、影青瓷的烧制提供了理想的还原气氛。</p> <p class="ql-block">清代镇窑,作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柴烧工艺闻名。窑房为穿逗式木构架建筑,全长15至20米,容积约300立方米,最高处可达6米。镇窑以松柴为燃料,火焰长而灰分少,适合烧制白瓷、青花瓷和颜色釉等精品瓷器。</p> <p class="ql-block">狮子窑,因其外形酷似狮子而得名,窑头如狮头,烟囱似狮尾,观火口如狮眼,形象生动。作为清代复建的民窑,它主要烧制民间日用瓷器,体现了民间陶瓷工艺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自2015年3月起,古窑每月定期烧窑,为游客提供了更多观看柴窑烧瓷的机会。每逢周末,游客还能欣赏到开窑出瓷的壮观景象。遗憾的是,我们周二到访,未能亲历这一盛况。</p> <p class="ql-block">制瓷作坊,俗称“坯房”,是制作瓷器坯胎及釉下彩绘的工场建筑。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工业建筑的珍贵实例,也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唐英纪念馆,纪念清代著名陶瓷艺术家唐英。他不仅精通制瓷工艺,还在仿古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童宾,明代景德镇的一名窑工,因拯救同僚而英勇献身。他跳入窑火,以血肉之躯献祭,最终成功烧制大龙缸。他的壮举不仅挽救了众多窑工的性命,也成就了陶瓷史上的传奇。童宾因此被尊为“风火仙师”,成为景德镇窑工心中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街头彩绘生动展现了景德镇陶瓷的传统制作工艺,从练泥、拉坯到施釉、烧窑,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p>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被誉为四大传统名瓷,展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巅峰。 <p class="ql-block">青花玲珑瓷,始于明永乐年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刻米粒状的玲珑眼,再填入玲珑釉料,配以青花装饰,烧制而成。其灵巧、明彻、透剔的特质,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被誉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至明清两代达到巅峰。它以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高温烧制而成,蓝白相映,晶莹明快,极具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粉彩瓷,又称软彩,是瓷器釉上装饰的代表。其色彩柔和,画工细腻,兼具国画风味与浮雕感,画面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薄胎瓷,又称“脱胎瓷”或“蛋壳瓷”,是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其瓷胎薄如蛋壳,透光性极佳,制作工艺复杂,需经数十道工序,分三次烧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雕塑瓷,景德镇瓷雕工艺的杰出代表,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形神兼备。无论是佛像尊神,还是花草鱼虫,皆栩栩如生,展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为景德镇雕塑瓷厂题写厂名,彰显了国家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展示了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是了解景德镇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一瓷载古今,一镇知中国”,这句简短的话语,深刻诠释了景德镇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漫步景德镇街头,从路灯到店家,从文创产品到广告牌,陶瓷元素无处不在,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符号。</p> <p class="ql-block">桥墩以瓷器装饰,彰显了景德镇人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的烟囱,不仅是工业时代的见证,更成为这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记录了古代窑工的智慧与匠心,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工艺发展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整齐码放的窑柴,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陶源谷,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陶艺制作,感受瓷器成型的每一道工序,领悟陶瓷文化与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些充满创意的陶艺作品,不仅治愈了我们匆匆赶路的焦躁心情,也让我们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受气瓶,虽为戏言,却道出了旅行的乐趣所在——品味不同城市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错过参观三宝瓷谷艺术馆的机会,虽有遗憾,但也为下次造访留下了期待。</p> 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记录了民间陶瓷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了解民窑文化的重要窗口。 各种精美又珍贵的作品,展示了民间陶瓷艺术的丰富内容。 景德镇是瓷韵悠扬与烟火生香的魅力之都,它仿若一位从岁月深处走来的艺术巨匠,周身散发着陶瓷艺术的迷人气息,同时又承载着人间烟火的温暖与美好,吸引着无数人奔赴而来,探寻它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