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坟安葬岳父岳母实录

太极传人

<p class="ql-block">追忆先人,传承红色精神——在岳父岳母安葬仪式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甄家五姊妹及随行家属们:</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聚集在唐县茶叶庄村,共同移坟安葬我敬爱的岳父甄席和岳母安贺琴。今天,他们将与这片土地上已安眠的亲人——爷爷奶奶、大伯大娘以及附近的家族亲人们团聚,继续守护这片他们深爱的家园。</p><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望着南山坡这片静谧而苍翠的墓地,我不禁思绪万千。这里,不仅安葬着甄家几代人的英灵,更承载着甄家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红色精神。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一同追忆岳父岳母以及甄家前辈们的光辉事迹,让这份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传承。</p><p class="ql-block">甄家爷爷奶奶,一对平凡而伟大的夫妇,他们共养育了四男两女,每一个子女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不凡的人生篇章。在新中国成立前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甄家儿女们纷纷投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p><p class="ql-block">二大伯甄银仓,作为甄家的次子,抗战老兵。第一个走出家门,早在1937年就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八路军,担任团司号员。在一次与日寇的激战中,他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炸成重伤。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抢救,医生用狗肠子为他接上断裂的肠道,使他得以保全性命。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革命的忠诚。上世纪60年代,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回乡务农,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大伯甄银庄,甄家的长子,抗战老兵,更是甄家乃至整个茶叶庄村的骄傲。1938年,他紧随大弟弟的脚步,加入了八路军,担任团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与部队失散。面对游击队的热情挽留,他坚定地拒绝了,因为他深知,只有找到主力部队,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在寻找部队的过程中,他历经千辛万苦,躲过鬼子扫荡,饿了,从鬼子走后的村里火堆里翻出烧糊的土豆红薯,渴了就在水沟里找口水喝,甚至路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与失散十多天的部队汇合。他的故事在全团传为佳话,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随后的百团大战、解放石家庄、太原等战役中,他都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因当时留有他们一个大队在天津郊区种水稻,后要求他们到朝鲜找大部队。他更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在同行的大队长因一路多次遭到美国飞机扫射轰炸,害怕当了逃兵的情况下,他始终坚信抗美援朝一定成功并带领剩余人员直到找到大部队,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一直跟随部队从事军事工作,最终成长为师级干部。大妈邸文华更是值得可歌可泣的英模,妇女支前队长、妇联会主任、支前模范,16岁入党。纺线做军鞋,张家口、石家庄不少战役都留下了她带领民工支前的足迹。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呕心沥血、不怕牺牲。结婚后,相夫教子,养育了两男三女,为人大方热心诚恳,是一个非常值得甄家自豪和骄傲的女性。</p><p class="ql-block">小叔甄贺,虽然没有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但他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曾在县银行工作,后来同样响应国家在困难时期动员城里回乡的号召,回到家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和奉献。大姑甄银花、小姑甄秀梅也很优秀,因联系少,有些情况不是很熟。</p><p class="ql-block">岳父甄席,年轻时便参加了平津战役的民工支前工作。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里,他与其他民工一起,用肩膀扛起了支援前线的重任。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市公安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公安战线上,他蹲过坑、抓过特务,为维护社会治安做出了很大贡献。转业后,他来到石家庄铁路车站,担任值班员、值班站长等职务。他爱岗敬业,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他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岳母安贺琴,同样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女性。15岁在北京她和伙伴们一起敲着腰鼓迎接解放军入城。随夫到石家庄后,在石家庄药厂化验室工作多年,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和敬业。在家中,她更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的能手。她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双手,养育了五个女儿,将她们培养成了社会的有用之人。她的勤劳、善良和坚韧,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甄家,是一个革命的家庭,一个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繁荣发展作出过贡献的革命家庭。</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在这里移坟立碑安葬岳父岳母,就是要将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甄家前辈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作为甄家的后代和亲朋好友,我们要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要教育孩子们,让他们了解家族的历史和前辈们的英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骨血染绿山湖色,孝道情深在青山。”岳父岳母以及甄家前辈们已经陆续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共同缅怀先人,传承红色精神,续写甄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女儿在立碑移坟安葬仪式讲话:各位家人及亲朋好友:今天是安葬我父母回老家的日子,我父亲甄席生于1928年6月12日,病故于1997年12月7日,享年69岁。母亲安贺琴生于1933年8月12日,故于2024年8月26日,享年92岁。父亲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平津战役解放天津、张家口战斗中积极参加民工支援前线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经北京市公安局报名考试招录为公安干警,蹲过坑、抓过特务,为保卫北京的安全做过贡献。后转业到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站任值班员、值班站长等职。父亲一生胸怀坦荡,敢作敢为,对人真诚,爱国、爱家,乐于助人,工作认真负责。曾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母亲安贺琴,北京生人,读过私塾,漂亮、伶俐。1949年16岁时作为共青团员与伙伴们一起敲着腰鼓迎接解放军进北京城。1956年随父一同到石家庄。在市制药厂化验室工作。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与父母一生育有5个女儿。</p><p class="ql-block">父母的一生是为国家为子女奉献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勤俭持家的一生。父辈们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财产,但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使我们几代人受用。</p><p class="ql-block"> 如今父亲子女的下一代,有白衣天使从事着救死扶伤的事业;有人民公仆从事着为民服务;有祖国园丁从事着教育工作;有奋战在商场以商报国。不论是什么岗位都成绩斐然、卓有成效。这是祖辈的基因、父辈的恩德、小辈的奋发图强所带来的。</p><p class="ql-block">作为您的女儿至亲骨肉我们永远怀念您们,继承您的优秀品质,传承好甄家家族的优良作风。您们安息吧!</p><p class="ql-block">2025.03.31日</p> 大女婿在立碑仪式上深情缅怀先人的丰功伟绩 移坟起灵 运送棺椁 家族亲人们移碑途中 家族亲人们帮助安葬 大女婿缅怀先人视频 家族亲人安葬视频 默哀情深怀念先人 <p class="ql-block">为亲人挖好一个坑,植好一棵树,用绿水青山来缅怀先人们。</p> 植树 岳父岳母与其父母和大哥安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