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2025年4月1日,星期二,西南风转西北风3一4级,温度6一20度。<br>四位老骑友相约今天沿大运河堤顶路骑行青县,参观游览青县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和青县铁路给水所。8点30分从沧州北环桥运河东岸出发一路顺风,在青县冯官屯离开堤顶路走104国道,到达青县大运河铁路陈列馆。<br>青县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位于京杭大运河东岸,在青县城区会川桥附近,拥有百年历史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县铁路给水所静静矗立,精致的欧式建筑中透着古朴和沧桑。<br>陈列馆占地600平方米,共设“序厅”“依河而行”“屈节建路 ”“殖民铁路 ”“铁血丹心 ”“开天辟路”“开放兴路”“时代逐梦 ”“铁路给水系统”9个展区。整个展馆用千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及几百件各个时期的相关文物,讲述大运河和津浦铁路的历史文化。展陈串联起大运河和津浦铁路历史,展示了铁路发展的百年风雨历程,填补了河北省铁路文博场馆的空白。<br>“青县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是沧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省第一座展现百年津浦铁路发展历程的专题展馆。<br>陈列馆所呈现内容,是一部千年京杭运河与百年津浦铁路在青县境内相依相存的历史,为人熟知的青县铁路给水所便是这部历史中的“主角”。青县铁路给水所建筑为德式风格,1908年兴建,1911年投入使用。此建筑为德国工程师设计,外观独特、结构严谨,在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河北省内津浦铁路保存最好的一座铁路给水所。作为津浦铁路的辅助设施,青县铁路给水所通过抽取、净化运河水源,以地下水管道供给的方式用于津浦铁路运输生产。后来,铁路改为城市供水,完成使命的给水所便闲置下来。2008年,这里被评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br>如今,青县铁路给水所与大运河铁路陈列馆南北相依,为沧州大运河文化更添光彩。</h3> <h3><br>青县因运河而生,因铁路而兴;因运而得势。<br>千年京杭运河与百年津浦铁路,在青县境内南北相依穿过;大运河不仅是养育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津浦铁路及工业文明的给水河。<br>青县段南运河长46.5公里,流经流河、马厂、清州、盘古、上伍、陈嘴6乡镇的58个村,不仅衍生了铁路文化,也形成了盘古文化、军事文化、武术文化、红木文化等独特的地域文化。<br>青县境内与运河并行的津浦铁路,由马厂、青县、李窑三个火车站及子牙新河铁路大桥等设施组成,舟楫辐辕,相得益彰。<br>运河与铁路一柔一刚,刚柔相济,水火相融,比翼齐飞,合奏一曲壮美的运输文明颂歌。<br>运河涛声与火车汽笛在盘古大地共鸣,不仅见证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由战乱到繁盛,更是如文明摇篮、人类血脉一样,浸润滋养着沿岸各族人民。</h3> <h3>德国人设计建造的青县火车站</h3> <h3>朱德总司令指挥青沧战役</h3> <h3>解放军攻克占领青县车站、姚官屯车站、沧县车站</h3> <h3>德图人建造的水塔</h3> <h3>日本人建造的水塔</h3> <h3>给蒸汽机火车加水的水鹤</h3> <h3>6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种坐火车的场景</h3> <h3>各个时期的信号灯</h3> <h3>不同时期的通讯设备</h3> <h3>火车票的演变</h3> <p class="ql-block">回哥看的仔细,还给我们普及了好多有关铁路方面的知识</p> <h3>在104国道遇一骑行大运河的宁波女骑友</h3> <h3>青县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本馆,用珍贵的图片和实物等展品,构建了京杭运河与津浦铁路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尤以历史图文和挖掘的文物展品,再现了津浦铁路及其青县段屈辱、抗争、进步、发展与辉煌的历史,以此告示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当下,着眼未来,砥砺奋进。<br>津浦铁路及青县铁路给水所不仅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列强们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的工具、西方殖民的遗产、日军侵华的罪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见证,还是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见证,是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是每周的星期二、星期五两天</p> <p class="ql-block">往返77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