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送百课”:点亮乡村教育之光——肇庆市刘丽英名班主任工作室百师送课下乡活动

肇庆市刘丽英名班主任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在2025年4月1日肇庆市刘丽英名班主任工作室到广宁县排沙镇中心小学并开展了“百师送百课”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众多优秀教师踊跃参与,为乡村学校送去了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如同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乡村教育前行的道路。</p> 精彩的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1节道德与法治课《我是一张纸》,由邓安琦老师执教,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中的重要一课。这一单元围绕环保主题展开,而本课聚焦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纸张的重要作用,树立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授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了清晰、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知晓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明白纸与树木、森林以及环保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上,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助力学生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造纸术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这些目标相互渗透,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 。</p> <p class="ql-block">  第2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做情绪的主人》一课例,由毕春昉老师授课,从教学效果来看,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能够准确识别常见的情绪类型,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熟练掌握多种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调控情绪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课堂上,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感受,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p> 交流研讨:碰撞思维火花 <p class="ql-block">  示范课结束后,送教教师与乡村教师围坐在一起,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活动。送教教师分享了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课堂管理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倾囊相授。乡村教师们则积极发言,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双方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探寻教育教学的真谛。</p> △理念传递:助力专业成长 <p class="ql-block">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为乡村学生带来了优质的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到了乡村学校。许多乡村教师表示,送教教师带来的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让他们深受启发。他们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送教教师对教学细节的精准把握,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也深深地感染了乡村教师,激励着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p> △展望未来:共筑教育新篇 <p class="ql-block">  “百师送百课”送教下乡活动,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桥梁,对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持续发力。未来,肇庆市刘丽英名班主任工作室将继续深化送教下乡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为乡村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乡村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共筑乡村教育的美好明天 。</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 浩</p><p class="ql-block">图文:刘丽英</p><p class="ql-block">审核:毕春昉 邓安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