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三,上巳(sì)节,中华古老节日之一,又叫三月三、春浴日、中国情人节、女儿节。</p><p class="ql-block">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赶巧遇上千山龙泉寺的僧人们的三月三的出行仪仗</p> <p class="ql-block"> 看这阵势,法会的规模也不会小</p> <p class="ql-block"> 三月三,去了千山。(鞍山市政府为沈阳市民免票)</p><p class="ql-block"> 起初只想去无量观看看,毕竟有十多年没有去了。记得第一次去还是念书没有毕业,那时候心盛,和同学在无量观住了一宿,然后凌晨爬山去仙人台,目的是看日出,结果走错路了,日出是看到了,但不是在仙人台看到的。后来又去了仙人台。现在,我能上去无量观,就已经很满足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无量观,千山诸观之首,道教著名宫观。“无量”在道教中常用来表示“无穷无尽”或“至高无上”的含义。无量观作为道教殿宇,其名称也体现了道教对“无量”这一概念的尊崇,象征着道法的广大无边。</p><p class="ql-block"> 无量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初年,由龙门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的徒弟刘太琳、王太祥在此修炼并修建宫观。其建筑风格和名称都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内涵。</p><p class="ql-block">此外,无量观也是道教“三无量”之一,与“无量寿”和“无量福”并列,象征着道教对生命、福报和智慧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栓马石,拴住你的轩辕意马,自此 安心如意</p> <p class="ql-block"> 葛公塔,是为纪念东北道教领袖葛月潭而建,葛月潭是沈阳太清宫方丈,工书法,善画,民国23年(1934年)死后移葬于此。葛公塔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当时主政东北的张学良率辽、吉、黑和热河省长以及东北各界名流捐资修建</p> <p class="ql-block"> 在东阁发现了一座古钟,上面有文字,盛京正白旗满州协领加二级纪録十九次宁珠那敬献古钟一口体重一千二伯觔 ,找了下资料,没有查到宁珠那这个人的介绍,在这里如果有了解的可以告知</p> <p class="ql-block"> 可怜松,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无量观景区的景致太漂亮了 ,虽然不敢说一览众山小,西岳崚嶒竦处尊,但敢说,此处自有妙处</p> 看着美景,只在其中 <p class="ql-block"> 听着潺潺流水声,体会鸟语,花香,春色即景</p> <p class="ql-block"> 为了等几位老同学,我去了龙泉寺</p> <p class="ql-block"> 千山龙泉寺,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向以历史悠久、建筑得体、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而著称。相传龙泉之名来源有四,一曰毗户殿前石隙有泉,涓涓细流弯曲似龙,故名;二曰寺中心泉水常年潺流,如“龙涎吐水”,故名;三曰寺前为照山,后为靠山,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泉出自小山脉以北佛堂基下,山与泉合名为龙泉;四曰唐太宗东徵,驻跸千山,钦过此水,故名龙泉。</p> <p class="ql-block"> 王尔烈书房没有开,来过两次这里都没有赶上开馆,从窗户玻璃上照了几张图片</p> <p class="ql-block"> 在从龙泉寺回来的路上,遇上了仪仗队回来的僧人们</p> <p class="ql-block"> 在等待同学们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千山的夜景 ,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但也体会到了山里,晚上是这的冷,为了打法时间,也是给自己增加热量,我选择了再次逛的模式</p> <p class="ql-block"> 聆听风铃的声音,有如走进了童话世界,忘记了冷,只需时间来解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