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盏村的农耕民俗博物馆

兰亚

<p class="ql-block">  春风和暖,踏青时节。今天是工作日,趁现在游客不多,乘伊滨2号线公交去伊滨区看看倒盏村,看看倒盏村里的农耕博物馆,顺便吹吹乡村的风,嗅嗅田野的花。</p><p class="ql-block"> 倒盏村位于伊滨区孝文大道 南端万安山下,相传乾隆皇帝巡游中岳嵩山后途经此地,被一家名为“醉龙眠虎”的酒馆吸引,但因酒馆已打烊,知府遂向村民讨酒。乾隆品尝后连饮十二杯,酒醉后倒扣酒杯,随口说道:“怎么是倒盏!”村民为纪念此事,将村名改为“倒盏村”。现在的倒盏村为2016年开发修建,主要是仿清末民初民居建筑,有美食街和商业街道,有戏楼、教室、茶廊、古作坊、民宿,还有现代游乐娱乐设施。这些古朴或现代的建筑与天然的沟壑浑然一体,是体验农耕文化、品尝民间美食、体验河洛古朴民俗风俗的休闲游乐之地,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节假日非常热闹,今天行人廖廖,花红柳绿,正好可以清净看景。</p><p class="ql-block"> 农耕博物馆位于进景区大门偏西的道路两侧,长长的通道,一间挨一间的开放式展厅,东西多堆得更像是仓储,里面展示了许多农具和生活用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前听老人讲的散麦刀(割麦用的工具)在这里见到了实物。我</span>们这代人小时候见过用过的手摇纺车、织布机、架子车、瓷罐、八仙桌、簸萁、簿萝……现在竟进了博物馆,禁不住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那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沿街商铺里,也能看到许多时代的印迹,上年纪的人,可以来这里静静的怀旧,追寻时光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坐婆。</p> <p class="ql-block">纺车,拐线的那个叫什么来着?</p> <p class="ql-block">食摞。</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的就是割麦的工具,小时候听老人讲那叫散麦刀,割麦时一下可以割倒一大片。</p> <p class="ql-block">耧</p> <p class="ql-block">石臼</p> <p class="ql-block">织布机</p> <p class="ql-block">架子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