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31日我们游览了乌镇东栅景区,一直没有时间做成美篇,最近有闲得以完成,供大家参考!</p> <p class="ql-block">乌镇东栅景区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p><p class="ql-block">乌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形成独特的十字水系,东栅是乌镇最早开发的景区。</p><p class="ql-block">乌镇有六千多年历史,春秋时期为吴越边境的军事要塞“乌戍”,唐代正式称镇。东栅景区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一期景区面积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完整保留了明清建筑群和水乡格局。</p><p class="ql-block">相传为纪念唐代乌赞将军而得名,其墓葬及银杏树至今留存。</p><p class="ql-block"> 东栅以生活气息浓郁著称,仍有许多当地居民居住,商铺、民居沿河分布,呈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包括:</p><p class="ql-block"> 茅盾故居:国家级文保单位,展示文学巨匠茅盾的生平与家族历史,故居内保留家塾、书房等原貌。</p><p class="ql-block"> 木心故居:现代艺术家木心的旧居,展现其艺术创作与生活轨迹。</p><p class="ql-block"> 逢源双桥:寓意“左右逢源”的廊桥,因电视剧《似水年华》取景而成为浪漫地标。</p><p class="ql-block"> 修真观戏台:清代古戏台,木雕工艺精湛,定期上演传统花鼓戏。</p><p class="ql-block">传统手工艺与展馆</p><p class="ql-block">景区内设有木雕馆、蓝印花布染坊、钱币馆等,展示江南传统技艺。游客可体验手工制作,购买姑嫂饼、三白酒等特产。</p><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与特色活动</p><p class="ql-block">高杆船表演:船中立竹竿,表演者攀爬至顶端模仿“蚕吐丝”动作,寓意蚕桑丰收,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时间:10:30、14:30(特殊天气暂停)。</p><p class="ql-block">拳船:重现南宋时期船民习武御匪的场景,兼具观赏性与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时间:每日多场次,间隔约30分钟。</p><p class="ql-block">皮影戏与花鼓戏:在应家桥皮影戏馆和修真观戏台可观看传统剧目,感受地方戏曲魅力。</p><p class="ql-block">门票与开放时间</p><p class="ql-block">门票:东栅单独门票:110元,与西栅联票150元(当天有效)。</p><p class="ql-block">免票人群包括70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等。</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 </p><p class="ql-block"> 夏令(7:00-18:00)</p><p class="ql-block">冬令(7:00-17:30);茅盾故居等场馆提前半小时闭馆。</p> <p class="ql-block">乌镇东栅景区的高杆船</p><p class="ql-block">乌镇东栅高杆船是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杂技表演。</p><p class="ql-block"> 高杆船又名标杆船,俗称“蚕花船”,其表演形式为“船在河中行、杆在船上立、人在杆上翻”,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起源于明末清初,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为盛,最早是蚕农为祈求“蚕花廿四分”,在清明时节合股凑份组成“高竿”表演船,后逐渐发展成庆祝养蚕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表演场地与道具:高杆船由两只农用木船并排绑扎,船面铺满木板。“高杆”是一支粗壮带梢的毛竹,以石臼为杆基,用三支较粗的毛竹绑扎成三角支撑竖立于船头。 </p><p class="ql-block">表演者身着象征蚕宝宝的白色服装,赤脚攀爬至十余米高的杆顶,在无保护措施下完成如“倒挂金钩”“猴子望月”“凌空翻滚”等动作,全套动作达18式之多,模仿蚕宝宝上山、吐丝、作茧形态。</p><p class="ql-block">高杆船技体现了蚕乡人们对蚕神的信仰,以及对蚕桑生产、蚕桑文化的热爱,也展现了桐乡人民过人的勇气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理想追求。</p><p class="ql-block">随着老一辈表演者年纪增大,后继无人情况凸显。景区从2009年开始挑选员工学艺,如第五代传人罗华文,是乌镇地区掌握技艺并坚持表演的少数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高杆船表演视频</p> <p class="ql-block">乌镇东栅景区的拳船</p> <p class="ql-block">乌镇东栅景区的拳船</p> <p class="ql-block">江南水乡的特色--风雨长廊</p> <p class="ql-block">乌镇茅盾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观前街17号,由茅盾故居、立志书院和以文昌阁为主的办公楼三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茅盾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1885年茅盾的曾祖购作住宅。1983年8月筹备修复,1985年7月落成开放,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志书院初创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1902年改办为初等小学,茅盾曾在此就读,1990年幼儿园迁址,该处拨归茅盾故居,经复原重建,作为陈列厅。</p><p class="ql-block">场馆布局</p><p class="ql-block">茅盾故居:是一幢典型的清代江南普通民居,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楼房后面是一小园,园中有平房三间,1934年茅盾用稿费并亲手设计翻造为书斋,略带日本民居风格。</p><p class="ql-block"> 立志书院:与故居一墙之隔,书院面阔五间,前后三进。第一进临街,为两层木构架小楼,重建中改为纲砼仿木结构;第二进为木构架抬梁式平厅三楹,保持原状;第三进为钢砼仿木结构两层楼厅五间,现为主要展厅。</p><p class="ql-block"> 办公楼:在故居对门,是一幢木构架两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另有立志书院的文昌阁与之连成一体,按原貌整修后作为办公和接待之用。</p><p class="ql-block">现有藏品数量534件套,珍贵文物64件套,包括茅盾十三岁时的两本作文手稿、文章手稿、回忆录、题词等。</p><p class="ql-block">展览陈列</p><p class="ql-block">重新布展后的“我走过的道路”主题展,分“启蒙之光”“革命之涛”“笔墨之声”“抗争之途”“文化之使”“回忆之境”“晚霞之晖”七个部分,以事件为点,以时间为轴,系统展示茅盾革命、文学的一生。</p><p class="ql-block">自1985年开放以来,茅盾纪念馆成为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学熏陶的重要场所,1993年被命名为红色教育长廊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主席致给沈雁冰的信。</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关于恢复沈雁冰同志(茅盾)党籍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江南百船馆</p> <p class="ql-block">江南百船馆镇馆之宝---拔术千工床</p><p class="ql-block">美篇结尾处有视频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制作:阿林</p><p class="ql-block">2025-03-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