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摄:他山视觉</p><p class="ql-block">坐标:青铜峡井沟段明长城</p><p class="ql-block">组织:银川徒步登山运动协会</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4/01</p> <p class="ql-block">4月1日,在银川徒步登山协会的组织下,前往贺兰山东麓,从井沟出发,沿长城脚下,徙步10kM至红墩凹,探秘古长城艺术之作。</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p>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青铜峡境内的明长城,巍然屹立于贺兰山东麓,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伸展,彰显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雄伟与壮丽。 此长城北起汝龙沟,南迄芦沟湖,全长达68公里,不仅是地理上的界限,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明长城在青铜峡地区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与历代的增建、修葺。 <p class="ql-block">它不仅仅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一个由墙体、敌台、烽火台、关堡、壕堑等要素紧密构成的复杂军事防御体系。这些设施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稳定。墙体坚固厚实,抵御着外敌的侵袭;敌台高耸挺拔,为守军提供了瞭望与作战的制高点。</p> 烽火台则如点点星辰,一旦有警情便狼烟四起,迅速传递信息。 关堡则是驻军与物资的重要据点;壕堑则构成了又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明长城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保护。 青铜峡境内的明长城,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与雄伟身姿,吸引着无数游客与学者前来探访与研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THE END―</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谢您的浏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