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0日至4月1日由佰瑞福组织的泰州、姜堰、兴化三日游,我们昔日同在黑龙江奋斗的知青及其亲友共50多人相聚一道,游览当地的垛田及三园三街,即从千垛油菜花海到古典园林,再到充满历史韵味的文化街区,度过了令人心醉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大巴第一天从上海出发,中午时分到达姜堰,下午游览了乔园景区和北大街文化街区;第二天上午直奔兴化,在金东门老街逛逛,又来到了郑板桥故居,下午化较长的时间走进了千垛油菜花海风景区后返回姜堰;第三天从姜堰前往泰州的的梅园、桃园和老街,午餐后即返回上海结束三天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兴化千垛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垛田”地貌和悠久的农耕文化闻名,被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p><p class="ql-block">这些漂浮水面的垛田形成于唐宋时期,当地的先民为应对低洼水患,挖泥堆垛形成高出水面1-2米的田块,四周环水,纵横交错,形成犹如“八卦田”的水系,可以利用水位差自然灌溉,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水利智慧。</p> <p class="ql-block">踏入兴化这片油菜花海的瞬间,我们仿若闯入了一场盛大的金色幻梦。白云飘荡的蓝天与广袤无垠的油菜花田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眼前一块块垛田漂浮于水面之上,蜿蜒的河道穿梭其间,如丝带般串联起这一片片金黄。油菜花层层叠叠,微风轻拂,花浪翻涌。我们乘船穿行在垛田间,感受着“船在田间行,人在花中游”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我因客观原因没有登上观景台,只能分享同行朋友的视频。当从高空俯瞰垛田时,只见黄花似金绸铺展,水巷似银蛇蜿蜒,如果是无人机航拍,那么缓缓展开的田园牧歌画卷更加令人心旷神怡了。</p> <p class="ql-block">在无边的花海中馥郁的花香扑鼻而来,直沁心脾。我们沉醉于这金黄的世界,心中的喧嚣与纷扰渐渐消散,仿佛找到了内心深处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千垛风景区不仅是自然奇观,可谓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展现了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智慧。</p><p class="ql-block">现在春季3-5月是油菜花海,秋季则是种植万寿菊或芋头,实现土地高效的利用,由此形成的“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壮丽景观,也促进了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苏北泰州地区的私家园林也颇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布局精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姜堰</span>乔园就是其中较为有名的园林,其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太仆寺卿陈应芳建造,原名“日涉园”,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后因清代两淮盐运使乔松年购得此园并修缮,遂更名“乔园”。</p> <p class="ql-block">园中“来青阁”“二分竹屋”“石林别径”等建筑,采用传统木雕、砖雕工艺,充分展现了明代园林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园内藏有“民间第一福”砖雕,由多种吉祥图案组成,象征福寿安康、官运亨通等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泰州梅园全称梅兰芳公园,是为纪念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而建的纪念性园林,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迎春东路90号,坐落在凤城河风景区。园门口的梅兰芳汉白玉雕像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p> <p class="ql-block">进入院内则有杨太真汉白玉艺术像立于水池中央,栩栩如生,其取材自梅兰芳在《太真外传》中的杨贵妃扮相。</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史料陈列馆陈列大量梅兰芳生前的照片、戏服、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分为“梅开中华”“梅香四海”“梅骨铮铮”“梅德如玉”“梅根泰州”五大展区,展现其艺术成就与爱国情怀。 </p> <p class="ql-block">园内遍植梅树,早春时节梅花盛开,香气弥漫。滨河水榭等景点融合了江南园林风格,成为游人拍照打卡点。 仿古戏台则是京剧爱好者亮嗓表演的舞台。同行的已经是古稀之年的女知青们为了感受这种艺术氛围,也纷纷登台亮相。</p> <p class="ql-block">与梅园相邻的桃园仅一路之隔,也是泰州“戏曲文化三家村”之一,桃园以纪念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在此创作《桃花扇》为主题,建有丰富的桃花品种和古典园林景观。</p><p class="ql-block">与梅园、桃园并列的柳园是为纪念明末清初评话宗师柳敬亭而建的纪念性园林,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前往游览。</p> <p class="ql-block">漫步桃园,千株桃花竞相绽放,如烟似霞,偶有微风拂过,花瓣便簌簌飘落,石径蜿蜒,穿行其间,春日的生机与古典的浪漫悄然揉进了游人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泰州地区的老街区也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形成于北宋时期,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街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砖黛瓦、石板铺路,</span>保留了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如清代围棋圣手<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龙士纪念馆、徽商旧居等历史建筑。</span>街区融合了徽商文化、盐商文化和泰州学派思想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兴化金东门老街是兴化市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自明清以来商业繁荣,因“日进斗金”而得名“金东门”。该街至今也保留着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兴化市对老街进行了修缮,力求恢复其历史风貌,保留原有的生活气息,但是金东门老街似乎游客并不多。</p> <p class="ql-block">状元坊为明代状元李春芳所立,始建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是兴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还有老街入口处的四牌楼悬挂47块匾额,记录着兴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距离老街200多米就是郑板桥故居。</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有传统锡器店,制作工艺精湛,已被列为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匠铺、桐油铁锅这些老行当在现代社会已不多见,但在老街仍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我在僻静的小巷中寻找洗手间,路过了赵海仙洋楼,这是清代名医赵海仙的故居,该建筑风格和中医故居印证了中西文化的互鉴。现在是兴化中医博物馆,继续传承着中华优秀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走出桃园就是泰州老街,这也是一条具有明清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区。老街全长也就600米左右,采用麻石铺路,两侧为青砖黛瓦的明建筑,有骑楼长廊、大红灯笼,<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心广场设有古戏楼,周边还有小溪、水车等景观,增添水城风情。</span>遗憾的是店铺已经失去浓厚的历史,已经被现代商业取代。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也无法慢慢品味泰州的美食,匆匆吃点就要上路返程了。也许以后还有机会深度体验。</p> <p class="ql-block">烟花三月,我们一同在兴化、泰州度过了美好的旅程。微风温柔吹过,带着淡淡的惆怅,目光里满是眷恋不舍。临别时最多的祝愿就是健康快乐,大家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