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春时观胜景,老年学苑探人文

黑精灵

<p class="ql-block">定远春时观胜景,老年学苑探人文</p> <p class="ql-block">——定远老年大学人文历史班第二课堂活动侧记</p> <p class="ql-block">春风轻拂,暖阳洒满大地。3月31日,定远老年大学人文历史班的师生们踏上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文化之旅。在这片浸润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土地上,他们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探寻定远的历史脉络与文化魅力,为春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师生们来到了池河镇岱山村的有渔艺术营地。这里山环水绕,田园风光宛若画卷,现代艺术与乡村旅游在此交融,勾勒出一幅充满创意的乡村图景。营地内,独特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仿佛将人引入一个艺术的殿堂。学员们兴致盎然地参观,感受现代艺术与乡村风貌的和谐共生,不禁感叹乡村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活力,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限生机。</p> <p class="ql-block">午餐时分,师生们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地道的风味唤醒了味蕾深处的记忆,让人沉浸于幸福的滋味之中。短暂休憩后,他们再次启程,前往池河太平桥。在董书冰老师的讲解下,这座古老的桥梁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桥身上的斑驳石板,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桥下潺潺流水,低吟着往昔的故事。师生们漫步桥上,微风轻拂,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那份古老而深沉的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随后,师生们走进了池河农耕馆。董书冰老师逐一讲解馆内的每一件农具、每一幅图画,带领大家回顾那段遥远而质朴的岁月。馆内陈列的古老农具与生动的农耕场景,仿佛重现了先辈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耳边似乎回荡起悠扬的农耕号子。在这里,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返程的车上,师生们的脸上虽带着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与感慨。大家纷纷发言,分享着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位学员对有渔艺术营地赞不绝口:“看到乡村能以如此充满创意的方式发展,我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还有学员表示,池河太平桥与农耕馆让他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传承与弘扬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定远老年大学人文历史班的师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传承与弘扬定远人文历史的种子。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感悟,继续前行,在学习与生活的道路上,让定远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摄影:朱启慧、徐景舜、吴咏梅、许慧丽、张作根等</p> <p class="ql-block">撰文:哈锦林</p> <p class="ql-block">制作:哈锦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