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人民信得过的好女儿,——记李玉雪烈士事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玉雪,这位铭刻在人民心间的革命英烈,1922 年12 月2 日诞生于岔河镇的一个市民家庭。父亲李华清,经营着祖上创办的“李大兴”香店。岔河镇地处江海平原,乃水陆交通要冲,自明朝“易场建镇”后,从滨海渔村逐步发展为繁忙集镇。内地商民纷纷涌入,开设各类店坊,李玉雪的祖上也在这股浪潮中扎根岔河,开办香店。经过几代人的悉心经营,“李大兴”香店在岔河街道崭露头角,成为当地三大香店之一,一家人生活殷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玉雪的叔叔们受如东进步知识青年的影响,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为劳动人民争取民权与民生,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叔叔们的支持下,李玉雪小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商业中学、邱陞中学继续求学。中小学阶段,她凭借出众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学业成绩出类拔萃,且心怀鸿鹄之志,对未来有着清晰而坚定的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8 年3 月7 日,日军的一支机械化部队从如皋城出发,沿着“掘丁”公路杀气腾腾地向东进犯,途经岔河,直扑掘港。自此,日本侵略军频繁从如皋城出动,沿公路骚扰周边集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线百姓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据资料记载,1938 年6 月7 日至8 月21 日的70 余天里,日军先后7 次从丁堰出发,对岔河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围剿抗日武装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上午,一小队日军和一个中队伪军从丁堰向岔河进发的消息迅速传开,岔河镇顿时乱作一团,市民们纷纷逃往乡下避难,这在当地被称作“溜情况”。正在邱陞中学读书的李玉雪,刚回到岔河探望父母,也不得不随家人前往乡下躲避。直到傍晚,得知日伪军已撤回如皋大本营,人们才心有余悸地返回岔河。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痛心疾首: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满目疮痍,断壁残垣随处可见,瓦砾堆中浓烟滚滚,刺鼻的焦味弥漫在集镇上空。被日军无辜枪杀的市民家属哭声震天,给这座遭受劫难的小镇更添几分凄凉。李玉雪看到自己曾经就读的岔河小学(南部),被日军一把火烧成一片焦黑废墟,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日本侵略者在岔河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一定要清算!”从此,民族仇恨在她心中深深埋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年年底,在叔叔(中共地下党员)的引导下,刚初中毕业的李玉雪秘密报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盐城分校学习,立志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在军政大学,李玉雪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刻苦锤炼革命意志。凭借顽强的革命精神、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和模范带头作用,她赢得了学校党组织的高度信任,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日军侵占盐城,李玉雪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她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最终成功获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 年,李玉雪调任如皋(东)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工作。1942 年,党组织又选派她前往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深造。1943 年初,日伪军从南通县侵入,在汤家园地区开始向北进行大规模清乡、扫荡,并建立伪政权,推行保甲制、开展“伪化”教育,抽捐征税、拉民工、筑碉堡,将乡镇置于白色恐怖之中。为保存实力,中共各级组织转入地下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一年,李玉雪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如东,以潮桥小学教师的公开身份,协助谢开田同志开展中共地下组织工作。谢开田在如东县抗日民主政府负责交通情报工作,后任“掘北”区长。日伪清乡开始后,经组织安排,他改名为谢启东,担任潮桥河南的伪元兴乡事务员。李玉雪和谢开田以谈恋爱为掩护,频繁活动于潮桥、岔河地区,开展地下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5 年农历正月的一天下午,李玉雪和谢开田以走亲访友的名义,前往岔河南乡秘密宣传,发动进步青年前往苏中公学培训,为地方培养“民运工作”骨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天傍晚,李玉雪和谢开田开完会,途经岔河返回潮桥小学。然而,李玉雪在岔河镇南乡活动的消息,不幸被人密告给汤家园据点伪清乡公署团长朱开聪。朱开聪骄横暴戾,凭借一手好枪法,充当日军“清乡”“扫荡”的急先锋,是杀害抗日力量的刽子手。他的哥哥朱开治为伪“如皋特别区公署”署长,兄弟俩狼狈为奸,作恶多端,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朱开聪得知李玉雪是地下党且即将回潮桥的消息后,立即亲自带领一队伪军驱车追赶。当李玉雪和谢开田走到张家堡时,被朱开聪的伪军车队追上,二人不幸被捕,随后被带至汤家园据点的土城堡监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朱开聪连夜审讯李玉雪,他妄图利用李玉雪的年轻和虚荣心,以当官为诱饵,劝她说出岔河、潮桥的中共地下组织活动地点、党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承诺只要她交代,就立即释放并委任她为“秘书”。但李玉雪坚定地回应:自己到岔河是走访学生,对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情况一概不知。朱开聪的诱骗失败后,又要求李玉雪写一份“自白书”,以此作为释放条件,然而这同样未能动摇李玉雪的坚定信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恼羞成怒的朱开聪对李玉雪施以酷刑。皮鞭抽打下,李玉雪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但她紧咬牙关,一声不吭;老虎凳上,棍棒压得她双腿骨头嘎嘎作响,她依然坚守秘密;坐电椅、夹手指,让她无数次昏死过去,又被冷水泼醒;刽子手还用细绳扣住她的小指头将她吊起,致使小指头被生生吊断,鲜血直流。即便遭受如此折磨,李玉雪始终坚称“我什么都不知道!”朱开聪用尽刑具,也未能从她口中得到任何有用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朱开聪又妄图利用亲情摧毁李玉雪的意志。李玉雪被捕的第三天,他命令爪牙将李玉雪的父亲李华清从岔河抓来,带到刑讯室,企图让父亲劝说李玉雪“改邪归正”。李华清看到浑身是血的女儿,悲痛欲绝,冲过去抱住李玉雪哭喊:“雪儿,你受苦了,你是我信得过的好女儿!”李玉雪微微睁开双眼,将满是血迹的脸贴在父亲胸口,安慰道:“爸,您放心,女儿一定不辜负您的教养,要做一个您信得过、党信得过、老百姓信得过的女儿!”李华清紧紧搂着女儿,说道:“孩子,你所做的事,我都懂。追求公平、崇尚正义是我李家的家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朱开聪精心策划的“亲情劝化”,反而变成了李玉雪父女在狱中相互鼓舞斗志的场景。朱开聪恼羞成怒,冲进屋内,喝令打手将李玉雪父女拉开,当着李玉雪的面,将李华清双手紧扣,吊在屋梁上,用皮鞭疯狂抽打。皮鞭之下,李华清皮开肉绽,但他紧咬牙关,不哼一声。父亲的坚强,更加坚定了李玉雪与朱开聪斗争到底的决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朱开聪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他将李玉雪父女同时关押。在被关押的20 多天里,李玉雪先后4 次遭受朱开聪的残酷折磨。尽管岔河中共地下组织多次设法营救,但均未成功。1945 年农历二月初五清早,李玉雪和谢开田被朱开聪秘密杀害于汤园集镇土城南门外的小河滩上。李玉雪牺牲时年仅22 岁,谢开田时年28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玉雪牺牲的第二天,朱开聪放出话来,只要李家拿出200 大洋,就可放人。李玉雪的母亲得知消息后,四处筹钱,托人找朱开聪赎人。然而,朱开聪却反咬一口,称李、谢二人夜里潜逃,人已不见。他不仅收下200 大洋,还要求李家交出两人。后经李华清妻子苦苦求情,朱开聪才释放了李华清。半个多月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李华清终于在汤园南城门外的小沟河滩上找到李玉雪的尸体。李玉雪被泥浆呛死,裸体无衣,颈部勒着绳子,右手少了一根小指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李华清将女儿的遗体埋葬在她的出生地——岔河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玉雪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她是人民信得过的好女儿,她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稿源|如东岔河镇老区分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网络 诚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辑|花松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审核|吴庆明 丛龙尤 官方平台团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