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祥鼎

<p class="ql-block">  疫情侵袭,我和夫人迁至江夏深居简出,弹指挥间六年了,光阴似剑,摄影界的老友们先后离世,健在屈指可数,心中时常惦念,关心帮辅的良师益友们……</p><p class="ql-block"> 梅村老师九十六高寿,近日进城,我和夫人登府拜望了老人,他精神矍铄,思维谈吐依然清晰,六年未見温文尔雅,回味往事滔滔不绝,满头白发两腿萎缩力不从心,老伴谢世廿多年,外甥女出嫁,单亲女儿许寅陪伴外公,在女儿精心护理下,坐轮椅车几乎踏遍,江城景点及亍头巷尾, 晚年依旧订阅报刊,读书习字,自研习性依然未改,令人敬畏咋舌 …… </p><p class="ql-block"> 梅村老师是南下老革命,武汉解放笫三天,武装护送银元进驻汉口 ,高水准文化奠基,爱好摄影禀性,进入长江日报前生——大岡报,政治风云变幻,扭曲动乱年代 ,历尽折腾最终落座长江日报,元老级的编委会成员,党报核心领导人。 我和夫人是在武汉展览馆,六十年代 筹备工业学大庆展览,偶尔认识梅村老师的,他的原名——许纪祥,作风严谨、勤于思考、不畏艰辛,崇尚真才实学者,生活朴实,外观冷峻,故难以接近,给人判若知识分子的清高之势……</p><p class="ql-block"> 梅村很多摄影界知名老友和老师辈,在国家新闻单位和新华社工作, 在几十年的交往中,梅村时常谈论这些著名摄影人的趣闻轶事,受益颇丰! 例如老辈吴印泉,郑景康,穆青,孟庆彪,徐肖冰,候波,袁毅平等……</p><p class="ql-block"> 我和梅村六十年忘年之交,並非吃喝的俗套关糸,我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事业发展进步,仅是只言片语交流中,潜移默化互为影响,摄影界的朋友之谊,尤其令人珍惜!祝愿老师们身心愉悦,保重身体,冲出百岁创奇迹並非奇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