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火林,1894年生,1930年初参加革命,任复盛区第九乡廖垸苏维埃组长,1930年农历7月,加入干仕赤卫队,并任干仕北片赤卫队组长。他工作认真负责,革命热情高涨,积极宣传革命,经常带领本组成员给来往红军筹备粮物。 1930年8月22日(农历7月18日), 为配合红八军四、五纵队攻打广济县城梅川(三打梅川), 赤卫队中队长干长生率200多人枪参战, 他带领本组9名队员勇跃加入,战场上他奋勇杀敌。在攻打梅川外围考棚时,他不幸肩部中弹,战友给他包扎好伤口,赤卫队分队长干永烈要他提前撤离战场,他却坚定地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一点轻伤算什么,我要与大家一起坚持到底。干火林同志的壮举,激励着大家的斗志,赤卫队员们更加斗志昂扬。他忍受着肩伤的疼痛,与战友们一道击退了据守考棚阻击之敌,冲破敌人火力封锁,越过沿水桥(正名人寿桥) ,攻打东门头……一直坚持到攻破县城梅川。 1930年农历10月的一天,国民党伪民团又到干仕来“清乡”(清剿共产党人) 。刚吃完早饭,就听到干仕到处枪声大作,四处传来“清乡来了” 的传递信息声,一时干仕村内气氛恐怖而紧张。干火林同志既是干仕苏维埃组长,又是赤卫队组长,自然就是国民党要抓捕的对象。干知晓情况危急,急忙中找了一点干粮,带上武器,飞快地往后面山上奔跑,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来到上屋垸后面的桃花山上,躲进了山中一处天然的石洞内(之前两次遇到紧急情况也是藏身于此石洞)。 <p class="ql-block">狡猾的国民党“清乡”人,不仅搜垸而且搜山。他们知道干仕一带有石门山、桃花山、猴儿洞等几处山中有洞,并且之前有共产党人在这几处躲过搜捕。这次“清乡”,他们清晨就派人在这几处山洞口撒上灶灰,一但有人进入山洞,必然会留下鞋印。慌忙中躲进石洞的干火林,却不知道进洞时留下了鞋印,他还认为和上次那样平安无事,心里想着出洞后继续革命的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色遗址---干仕烈士洞(烈士干火林就义的山洞)</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民团在干仕一带各垸搜查完毕后,就开始了搜山。当敌人来到桃花山山洞口前,看到有人进洞留下的脚印,不禁欣喜若狂:终于有升官发财的机会。此时,躲在洞里的干火林,正欲出去看看外面的情况,当小心探身洞口时,只见两名荷枪实弹的伪军站在洞口把守,另两名敌人各背一捆稿草向山洞走来。不好,他们不敢进洞搜人,想用烟熏的办法来逼我出洞,真是异想天开! 守据在洞口的敌人开始向洞里喊话:我知道你是赤卫队员,现在躲在洞里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出来投降自首还有活路,若不出来我们就用烟熏也要将你熏出来。听到敌人的喊话,干火林就将刚才自己所想的话一字一句坚定的说着:桃花山松柏长青,此山洞就是我的大墓,死我也要死在洞里,与洞长存。气急了的敌人,一边向洞内开枪射击,一边将稻草放在洞口点火煽烟。干火林同志强忍着浓烟剧熏的难过:咳嗽着、声吟着,浓烟熏下了他的泪水、堵住了他的呼吸,却熏不垮一位革命者的信心。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就这样活活地被浓烟熏死在洞中。</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与干仕村干卫政书记一道,在烈士后人干正群家采访干火林烈士事迹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忘革命历史,继承先烈遗志,1985年元月,革命先烈干火林就义的山洞,被广济县人民政府列为“广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供后人瞻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人有诗赞曰:</p><p class="ql-block"> 干仕革命烈士洞,</p><p class="ql-block"> 英雄故事永传颂。</p><p class="ql-block"> 面对敌人施烟熏,</p><p class="ql-block"> 视死如归傲苍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