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一号公路(2)17哩太平洋的私语

HUILI

<p class="ql-block">沿着美国西海岸从北至南连接着旧金山与洛杉矶1000多公里的美国加里福利亚州一号公路,途经我们居住的<b>蒙特雷(Monterey)</b>。蒙特雷是座并不吸引人的小城,我们除在这里住了一晚,吃了顿饭外,没有太多游览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但蒙特雷西北角上的封闭式社区<b>圆⽯滩(Pebble Beach)</b>,却有令人震惊的风景。圆⽯滩沿海的<b>17哩路(17teen Mile Drive)</b>,紧贴太平洋海岸线,有高档的居民住宅、著名的⾼尔夫球场、和⻛景名胜,那是“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人间天堂。</p> <p class="ql-block">天堂里也有凶险的海湾、疯狂的大海、和成魔的幽灵树,这里也是给人世界末日般的恐惧之地。2025年3月16日,我们用这天在加州一号公路观光后余下的半天时间,穿梭游历在沿着太平洋海岸蜿蜒的碧海与悬崖间的魅力无限,有着如同一串珍珠项链的奇异景观的“17哩路”上,倾听每一颗珍珠深藏着的密语。</p> 幽灵树 <p class="ql-block">17哩路是穿过封闭式社区圆石滩的主要道路。在这个社区内,非居民必须支付通行费才能使用这条道路。通行费一直在上涨。昆波说他们上次来是10美元。这次又上涨了20%,进入的费用是12美元。我们从它的五个主要入口中连接加州一号公路的入口进入。</p> <p class="ql-block">车轮碾压着嘎嘣作响的碎石,17哩路在海风中低语。这是一条1880年猎奇者的马蹄踏出的小径,一段被太平洋浸润了百年的私家公路。公路两旁,闪烁着诸多的风景优美,春暖花开的神仙境地。偏偏我们的第一个住脚点,鬼使神差的落到了这“<b>女巫树”(Witch Tree)</b>前。</p> <p class="ql-block">“女巫”曾生长在海湾惊涛石边,它饱经风霜张牙舞爪身姿怪异但又通灵的形象,常在电影和电视里用作背景。1964年1月14日它被风暴吹倒。</p> <p class="ql-block">"女巫”虽被风浪吹到,但它仍具神韵,夸张扭曲的枝桠依然生魔,让周遭的树渐渐都有了它的形状。它的身后,<b>“幽灵树”(Ghost Tree,也称鬼树)</b>正在悬崖边演绎着死亡的庄严。海风裹挟盐粒日夜雕琢,令它形似从海底伸出的骸骨;日晒雨淋漂白得枯白的枝桠扭曲成巫术手势。在雾夜里人们会听见树洞中的呜咽,而我只见正午阳光穿透枝杈,在岩壁上投下宛如抽象画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生长着枯白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树之地,也是一个著名的巨浪冲浪地点。海浪从布满岩石的海岸线冲出。冬季时光,在罕见的西风角度合适的日子里,海浪会聚集起高达18米的波涛。板状沸腾的强大的水流、巨藻和冲击区天然岩柱组成的水下迷宫,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冲浪点之一。白鲨也经常出没于此。</p> 轻轻碰触这些吸足了日月精华,有了魂魄的古木精灵,似打开了一条神秘的通道,让人与魂、人与自然在古老的旋律,在时间的长河中瞬间融合;阵阵海风,是它们倾诉的心语。 孤柏 <p class="ql-block">转过一道急弯,<b>"孤独柏树"(The Lone Cypress)</b>蓦然撞入眼帘。这株250岁的古木以根为锚,将身躯钉进风化的花岗岩。它的枝干向西倾斜,仿佛在向太平洋行一场持续两个多世纪的注目礼。 </p> <p class="ql-block">“孤柏”为<b>蒙特雷柏树(Monterey cypress)</b>,是一种针叶树,原产于加州的几种柏树之一。由于是冰川遗留物,该物种在现代的自然分布范围仅限于这里附近的两个小型遗留种群,即我们现在站立的圆石滩的柏树角和和距此不远的卡梅尔( Carmel)以南的罗伯斯角(Pt.Lobos)。从历史上看,在上一个冰川时代的高峰期,蒙特雷柏树可能是一片更大的森林,向南和向北延伸得更远。它们现今虽仍然傲立于太平洋海岸强烈海风中的花岗岩上,但它们的自然生存范围已经很小了。</p> <p class="ql-block">“孤柏”据信是1750年左右在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种的。已知最早在绘画和照片中描绘这棵树的形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当时这棵树有着茂密的圆顶状树冠。1941年,人们在树根周围修建了一堵石挡土墙,以保护树根免受侵蚀。1969年,人们用栅栏将这棵树隔离开来,以防止树根被踩踏损坏。但是,1984年,一个不知名的纵火犯试图纵火烧树。这棵树幸存了下来,只留下了轻微的火痕。2019年2月16日,这棵树在一次名为“菠萝快车”的恶劣天气中失去了一根主要树枝。这极大地改变了它的外观。</p> 孤柏,是这山崖上最倔强的生灵。它以峭壁为基,以云雾为伴,将根系深深扎入岩石的裂缝,用嶙峋的指节抓住每一寸生存的可能。这棵树的未来寿命尚不清楚。 据已知资料,寿命最长的蒙特雷柏树只活了284岁。而孤柏已很接近这个年龄了。人们用心的保护着这棵崖上古柏,铁栏阻隔了人们的触碰,却让它的孤傲愈加锋利——有些生命,本就该隔着距离仰望。 <p class="ql-block">与“孤柏”相邻,占地 5,300 英亩的<b>克罗克树林(Crocker Grove)</b>是现存最大、最古老的蒙特雷柏树的所在地。在稍微远离海岸强风的生长条件下,蒙特雷柏可长到40米高,树干直径可达 2.5米。</p> <p class="ql-block"><b>“克罗克柏”(Crocker)</b>,以负责建造豪华的德尔蒙特酒店 (Hotel Del Monte),以及1881年最初的17英里路的铁路大亨<b>查尔斯·克罗克 (Charles Crocker) </b>的名字命名,是现在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蒙特雷柏树。如今,蒙特利柏树已被引种在世界各地的海岸线附近种植。</p> 鸟岛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加州岩石海岸线,是勇者探访之地。1542年,葡萄牙航海家胡安·罗德里格斯·卡布里略(Juan Rodriguez Cabrillo)代表西班牙帝国对北美西海岸进行调查,他是第一位探索现今上加利福尼亚的欧洲人。1542-1543年,卡布里略的船队从新西班牙(现代墨西哥)出发,沿加利福尼亚海岸航行时,将此地点称为雪角(Cabo de Nieve),描述了他面前的白色风景。他也许看到了美丽的雪景,也许只是大海中一片白色的海浪?今天已无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1774年,传教士托马斯·德·拉·佩纳(Tomás de la Peña)将蒙特雷半岛的这个最西端命名为<b>"柏树岬角"(Cypress Point)</b>,这个名字从1967年被正式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我们面前的水域是卡梅尔峡谷(Carmel Canyon),属于3800米深的蒙特利峡谷(Monterey Canyon)的一臂。这里海风呼啸, 像狂野的巨兽在咆哮, 海浪翻滚, 显示着大自然的磅礴。深邃、寒冷的海洋峡谷,肥沃的水域,滋养着该地区的海洋生物。</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巨型海带(Macrocystis pyrifera),高达60米,如同水中的森林,是海洋中最大的藻类。它也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一天内可增加35厘米。它为各种贝类、鱼类、鸟类、海洋哺乳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斑海豹(Phoca vitulina)懒懒的躺在岩石上,像极了巨型的胖香肠;海獭(Enhydra lutris)会仰面漂浮,在胸部用岩石撞击捕获的食物。各种生命,在凶险的海湾,庆祝着生命的狂欢。</p> <div><br></div> 海獭在19世纪被猎杀,人们认为它们在加州已经灭绝。1915年,人们偶尔在大苏尔附近看到了重新复出的海獭。到今天,加州中部海岸有了约1500多只那群海獭的后代。它们粗厚似圆筒形的身体、长满胡须的脸、短小弯曲的前爪、像海豹的后鳍足,再加上灵活的脊柱和短而扁平的尾巴,整个的它,显得呆萌和可爱。 <p class="ql-block">每年的4、5月份,是海豹的生产季节。<b>"风扇壳海滩"(Fanshell Beach)</b>和柏树岬角是母海豹产仔的首选地点。这两个地点在每年的4月1日至6月1日均会关闭,以便让幼仔和它们的母亲享受到必须的安静。</p> 这两个地点,是17哩路沿途海风最烈的地方,狂暴的海风,能够掀起18米高的海浪。 <p class="ql-block">蒙特利湾是海洋的塞伦盖蒂(Serengeti),拥有原始的海滩、宝石般的潮汐池、茂密的海藻森林、陡峭的峡谷和充满生机的近海海岛,养育了富饶的海洋生物,多样的海鸟。</p> <p class="ql-block">海岸边那块<b>“鸟岩” (Bird Rock)</b>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们上有无数的海鸟和大群的海狮,它的表面堆积着许多白色的东西。勃兰特鸬鹚(Brandt’s Cormorant)、鹈鹕(Pelecanus)和加州海狮共享这块岩石。鸟岩上曾被4到5英尺的鹈鹕和鸬鹚粪便覆盖着,直到1930年才作为肥料收获。大群的海狮很高兴新近清理的干净的岩石,喜欢懒懒的躺在这里承受温暖的阳光。</p> 勃兰特鸬鹚一旦配对,双方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两性共同在岩石上营巢,男耕女织的和睦融融:雄鸟负责在海洋周边收集材料,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雌鸟进行鸟巢的布局和结构,鸟巢一般覆盖着藻类。此建好的巢要在今后的岁月里连续若干年都重复使用,每次再添加一些新建材。它们捕猎时成群结队,在海洋上高低盘旋。这种古老的水域猎手,以每秒30米的死亡俯冲在浪花中书写生存美学。它们足底逆鳞状凸起与可外翻趾爪构成生物工程学奇迹,0.3秒的捕猎瞬间蕴藏着千万年进化智慧。作为顶级掠食者,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水域生态的翡翠印章。 铅灰色礁石被正午阳光烘得发烫,数十头海狮如流动的液态金属倾泻其上。鸬鹚撕裂云层的俯冲轨迹,正与海狮在礁石上流淌的慵懒弧线,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阴阳图腾。前者以钢爪丈量沧海的深度,后者用鼾声称量大洋的温度;当鹗的羽翼在浪尖写下锐利诗行,海狮的腹鳍已在潮间带晕染出一幅油画。<br><br> 海狮的睡姿藏着海洋密码:鼻尖永远朝向海浪来袭方向,耳廓虽退化却能通过颅骨传导浪涌频率。每当虎鲸背鳍划破远海,所有鼾声会瞬间静止,数百双黑曜石眼睛同时睁开,直到危机解除,才又集体瘫成岩石上流淌的深褐绸缎。 中国岩 <p class="ql-block">世界是一个迷人的地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有的让人激奋,也有的令人遗憾。旅行中常能看到这样那样的人生雕刻的故事。那些凝固时光的历史印记,是最让我迷恋的途中记忆。17哩路上,就有这样一个封存在玄武岩褶皱中的19世纪中国渔民的生活史。</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这里有一个小渔村,大约30名中国渔民就住在这块被叫做"<b>中国岩"(China Rock )</b>的大岩石底部的海岸线上搭建的棚屋里。他们将渔网编织成跨洋迁徙的坐标线,如今风化殆尽的石基仍与太平洋潮汐共振,成为蒙特雷半岛最富诗意的历史注脚‌。</p> <p class="ql-block">这里被叫作<b>“燥动的海”(The Restless Sea)</b>,是加州中部海岸风力最大、最狂野的地区之一。岸边的水下岩石与海浪相互作用,让海洋总是躁动不安,形成我们看到的狂野波浪。但也正是海洋的不断运动为当地海洋生物带来了食物,让这里成为海上动植物的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西斜的阳光照射着凌乱的岩石,凄厉的海风将海浪推向岸边。我用相机找寻着仍深埋礁石之下18世纪中国渔民的粗陶碎片。</p> <p class="ql-block">在火山岩与沉积岩层叠而成的礁石群中,在潮汐冲刷下形成蜂窝状蚀刻纹理里,我们找到了另一个刻进中国人名字的地方-<b>“乔角”(Point Joe)</b>。在19世纪90年代初,有一个叫Joe的中国男子住在这里的一个浮木小屋里,向人们出售小饰品并照料山羊。人们已无法考证“乔角”是以这名中国男子的名字命名的,还是人们以该地点的名字命名了这名男子。但是,“乔角”永远的记住了这位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为了梦想,人们不断的一代又一代走向移民的艰辛路途。年前,与一位年轻人聊天,说起那刻骨铭心的国度,年轻人脱口而出:“哦,老华侨了!”我哑然失语。“老华侨”,以前都是我说别人的,突然被用在了自己身上,真有些不适应。今天,走在这前辈华人走过的带着铁锈色氧化层与靛蓝海水构成抽象派油画的海滩上,俨然感受到了仍在钙化贝壳的裂缝中沙沙作响‌的那些东方往事,那些坚持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网络上,找到了两张这里当年的小渔村的照片。一张是由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1900年左右的小渔村。这里,舢板很容易在岸边搁浅,这在当时没有港口的蒙特利湾,是一个明显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另一张,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克罗夫特图书馆(Bancroft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保存的1890年左右,Jung San Choy 的妻子 So Young 和她的三个孩子在圆石滩经营着一家纪念品摊位的照片。据信这是蒙特雷地区的第一家纪念品摊位,主要销售鲍鱼壳。</p> <p class="ql-block">陌生的国度里,移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在时间的波涛里冲刷出自己的波纹。加州直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开始商业捕捞鱿鱼之前,没有人进行商业捕捞。中国渔民将鱿鱼捕捞技术带到了蒙特雷。他们在没有月光的夜晚用灯光捕鱼,然后晾晒成鱿鱼干,运往旧金山的中国市场。如今,中国鱿鱼渔民已不复存在,但是,今日的鱿鱼市场仍是该地区最有价值的渔业。现在人们捕鱼作业仍然用灯光诱捕,只不过用的是卤素灯(halogen)了。是中国渔民先驱者的灯光指引了道路。</p> 西班牙湾海滩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探险家唐·加斯帕·德·波托拉 (Don Gaspar de Portola)带领的探险队扎营的海滩,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住脚地。</p> <p class="ql-block">1769年,西班牙探险家唐·加斯帕·德·波托拉 (Don Gaspar de Portola)带领的探险队试图根据1602年地图的描述找到蒙特雷湾,在这里搭营。这个美丽的海滩以勇者的征服被命名为<b>西班牙湾海滩(Spanish Bay Beach)</b>。在沙滩上走过,仍能感受到那份探索未知的浪漫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湾海滩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范。这里的白色沙滩如丝绸般细腻,散落的鹅卵石被游客巧妙堆叠成艺术石塔,与湛蓝海水、起伏浪花共同编织出如画景致。</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沙滩化身光影的剧场:夕阳将天空染成粉橘色,石塔群在余晖中投下细长剪影,海浪轻抚沙滩的声响与海鸟啼鸣交织成天然乐章。漫步此间,仿佛置身印象派画作,每一步都是对自然的深情礼赞</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不仅以其壮丽的风景闻名,还是世界著名的高尔夫胜地之一。特别是位于这里的<b>圆石滩高尔夫球场(Pebble Beach Golf Links)</b>,常被誉为全球最美、最具挑战性的高尔夫球场之一。</p> 和沙滩毗邻的‌圆石滩高尔夫球场‌,让西班牙湾海滩的荒野与球场的精致完美融合。远眺绿茵球场与海岸线相接,近观礁石间海海鸥翱翔,奢华别墅群隐现于松林之后,诠释着加州独有的“野性优雅”生活方式。 黄昏时分,驶离17哩路。夕阳将海水淬炼成液态黄金,浪涛在礁石上炸裂成碎钻。这里有悬崖与浪的和鸣、古树与风的博弈、生灵与时光的狂欢。17哩路上串起的喧嚣世界,随阳光的西下渐渐隐退,只剩太平洋在耳畔永恒的低语。 <p class="ql-block">注:本文照片,由出行四人共同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