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p><p class="ql-block"> 我 怀着崇敬的心情, 翻阅感受我三叔高文治诸多的遗稿,遗照,剪报,著作遗作,为报社供稿等书刋报文史资料中,怱然间发现一篇二十六年前即一九九九年八月三十日欲寄给中央宣传部首长的一篇草稿遗文。虽不知这篇遗文最终是否寄达了当时的宣传部首长,无从知哓,但从通篇遗文中,看的出,处处彰显着一个具有54年党龄的老党员,老政工干部,老革命军人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以及无限热爱之情。他处处爱护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生怕在伟大的党和可爱的祖国身上发生丝丝缕缕对党和祖国影响不利的事情,其对党和祖国的爱护之心,就好比眼晴揉不得半粒沙尘,所以当他看到一些对党不利的现象,以一个五十多年党性的修养和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积淀,就想说出来一吐为快以期待纠正之。他一生从军三十年,身处战争环境中就有二十八年,两度深入四川,西藏剿匪平叛,四年抗美援朝,后进入西藏高原守藏戍边二十年。他的想法和看法,在二十六年前或在他逝世四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得不钦佩他的勇气和涵养修为以及他的一手流利,整洁,漂亮的手写圆珠笔字。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修改整理下来就当是对三叔以及已逝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已逝去的英雄模范们的一种真挚诚意的缅怀吧。</p> <p class="ql-block">转眼之间又到清明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首的古诗中含盖了对已逝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今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在蓝天白云下,洁白的树上之鲜花,竞相绽放孕育着大自然的无限生机,更象征着对无数革命先烈们打江山,守江山,固长城无限的哀悼与怀念。权且作拙词一首。</p><p class="ql-block">鹧鸪天</p><p class="ql-block">清明节</p><p class="ql-block">文/高书海</p><p class="ql-block">陌上杨柳催客程,</p><p class="ql-block">门前桃李入乡亭。</p><p class="ql-block">梨花摇曳泣无语,</p><p class="ql-block">杜宇翻飞啼有情。</p><p class="ql-block">跪坟冢,悼亡灵,</p><p class="ql-block">纸烟缭绕向天明。</p><p class="ql-block">朝朝落下怀翁泪,</p><p class="ql-block">暮暮堂前念妪声。</p> <p class="ql-block">三叔的遗文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中央宣传部首长:</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有着54年党龄的普通党员,按照党章所赋予的权力,直接向党中央申诉自已的看法和意见:</p><p class="ql-block"> 我国国名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中国成立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并于一九四四年十月一日,由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宣布,一直沿用至今未变。但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一些书刊,广播。电视,歌词,领导讲话中,时常有以“共和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现象。如xx日报,(我为三叔隐去了原报社名),于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10一11版,短短一篇编者话里就出现多次以“共和国”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近xx电视台又以“共和国备忘录”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对此本人有不同看法,理由简述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用“共和国”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显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语,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他的国家政权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他们所宣扬的“全民国家”,“人人平等”,“博爰”,“自由”等等词语,是为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虚伪的,是欺骗人民大众的。他们所标榜的“共和国”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p><p class="ql-block">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公开承认国家是专政的机器,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而建立起来的权力组织。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作为剥削阶级的残余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在全世界大环境中,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强大,他们还不断的向我国渗透和梦想和平演变。因此,在我们国内还会不断产生出一些新的敌对阶级分子和敌对势力,阶级斗争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有长期存在。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的国家性质还只能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领导是通过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宪法明确宣布“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不难看出以“共和国”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称谓,同时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相悖的。</p><p class="ql-block">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和革命老前辈数十年浴血奋战换来的,以“共和国”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悖于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衷。</p><p class="ql-block"> 四: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国歌是经过法律程序确定的,它的尊严是不可触及的。从法制观点看,不能以“共和国”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消“人民”二字就改变了我们国家性质,如需简化,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用“我国”“中国”“祖国”“新中国”而不能用“共和国”。“共和国”三个字,对外反映不出代表中国,对内宣传不符合我国国家性质。</p><p class="ql-block"> 总之,我建议在今后宣传报道中,不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简化为“共和国”。我坚决拥护目前我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拥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p><p class="ql-block"> 我的意见是否对?恳求给以回复。</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沧州市建委离休干部高文治</p><p class="ql-block">1999.8.30日</p> <p class="ql-block">我叔遗文开篇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叔遗文后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叔高文治生前最后一回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发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章留影。</p><p class="ql-block">通过此遗文,足可以看出我叔的一片拳拳爱党爱国之心,爱党爱国之情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经过党的培养和战火洗礼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当之无愧的。谨以此文缅怀为国而牺牲的无数革命英烈,向他们致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高文治简历</p><p class="ql-block">1932年7月7日出生,</p><p class="ql-block">1938-1945年在本村上小学。抗日儿童团团长。</p><p class="ql-block">1946年元月在河街上高小,献县短时训练班。</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950年11月八专区短时训练班,省立献中学习。</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1955年12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204师机要科译电员。</p><p class="ql-block">1956年元月-1959年3月在预备二师高炮团译电员。</p><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1962年在西藏昌都分区司令部任译电员。</p><p class="ql-block">1962年12月-1963年8月重庆机要学校学员。</p><p class="ql-block">1963年9月-1965年7月西藏昌都分区机要科一级译电员。</p><p class="ql-block">1965年8月工兵136团机要股长,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成都军区技术侦察支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1976年2月工兵136团副政委。</p><p class="ql-block">1979年8月转业,任沧州地区第一建筑公司经理。</p><p class="ql-block">1980年3月沧州地区建筑设计处负责人,副处长。</p><p class="ql-block">1985年6月在地区整党办公室帮助工作。</p><p class="ql-block">1986年2月沧州地区建设局(建委)任纪检组长。</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援藏干部联谊会理事</p><p class="ql-block">1992年12月离休。2022年病故享寿92岁。</p> <p class="ql-block">本文编者/高书海</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高书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人,生于1961年,1979年高中毕业,1979年底应征入伍,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38521部队服役,酷爱学习,犹爱诗词,散文,短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和学习一些不同体裁类别的小说写作等,其诗文散见于一些网络媒体平台登载。编辑出版《献邑尹屯高家百年谱史》一书和30万字的文学诗词类书籍《书海泛舟》一部,县图书馆收藏。电子版四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岁月留痕》一部,以及《献邑尹屯高氏百年家谱》电子版。沧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沧州老年文学社,夕阳红读书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亲友们阅览,祝您健康吉祥好运连连。(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2025.4.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