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开老君山沿洛栾高速行驶150 公里来到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之后历经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形成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牡丹元素随处可见</p> 游览从伊河西岸的龙门山开始。<div>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的石窟群。</div>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西山石窟还有潜溪寺、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等。 看到石窟中好多佛像都无头或损毁,很有压抑感。 从伊河上的漫水桥前往东山石窟 天气晴好,看东岸花红柳绿,春意盎然。 在这里远看西岸的奉先寺群雕效果最好,它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这里共有九尊石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 东山这一侧景点有擂鼓台三洞、看经寺、四雁洞、二莲花洞、香山寺、白园。 <p class="ql-block"> 当晚入住洛阳洛邑古城附近。</p><p class="ql-block"> 洛阳市,简称“洛”,古称成周、神都、洛邑、洛京,是河南省辖地级市。</p><p class="ql-block">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西周“何尊”的青铜器上。其铭文将洛阳平原称为“中国”,有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世界四大圣城之一,是道学发源之地、儒学兴盛之地、佛学首传之地。</p><p class="ql-block"> (世界四大圣城是指对全球宗教、文化或哲学发展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四座古城,分别为:耶路撒冷、麦加、洛阳和雅典。)</p> 酒店附近就是地铁一号线洛邑古城站 洛阳地铁一号线应天门站里的大型壁画:盛世隋唐洛阳城 夜游应天门。<div> 据查,应天门是紫微城正南门,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又称五凤楼,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及接见万国来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div>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组成的巨大建筑群,城门东西长137米,大于紫禁城午门(120米)。其中两侧阙高120尺(约35.3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比北京的天安门(34.7米)还要高。应天门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最高等级。“两重观”、“天子三出阙”是古代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这种建筑形制对北宋汴梁的宣德门和明清北京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r><br> 应天门北广场满是拍照汉服的美女和摄影小组,场面壮观。 <p class="ql-block"> 应天门北广场北面是隋唐洛阳城明堂遗址和紫薇城天堂遗址。</p> <p class="ql-block"> 紫薇城天堂遗址</p> <p class="ql-block"> 洛阳九龙鼎,建成于1992年9月,是一个33米高的九龙鼎花岗岩雕塑。顶端放着一座按1:1比例仿制的中国青铜时代的象征——西周兽面纹方鼎。</p> <p class="ql-block"> 丽景门,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历史上金明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现在的丽景门是2002年在金元明清时期的丽景门原址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为洛阳八景之一,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品尝不翻汤。洛阳人亦称不翻汤为“九府门不翻汤”,距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相传清康熙皇帝独自暗访民情途中,饥肠辘辘之下吃绿豆薄饼赐名而来。据查,洛阳本地人不吃这个,只是旅游符号,以故事、登上舌尖上的中国为由头吸引外地游客打卡消费。(洛阳素有“汤城”之称,除肉汤外,还有豆腐汤、丸子汤、浆面条等多样选择,不翻汤在味道和性价比上均不占优势。)</p> <p class="ql-block">不翻汤、小笼包。这家生意火的一座难求。</p> <p class="ql-block">才饮不翻汤,又食驴火烧。</p> <p class="ql-block">美食街路漫漫,再加糖葫芦一串。</p> 夜晚的洛邑古城,烟火气十足的所在。边走、边看、边吃,总算从美食丛中钻了出来,结束洛阳夜游。 <p class="ql-block"> 早饭在酒店对面这家饸饹面馆,品种很丰富。饸饹(hé le)面做法很像东北的臭碴子,将面团放到锅边的饸饹床子里压出面条直接入锅,只是材料不同。</p> 早餐后乘公交车到白马寺。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佛教“释源”和“祖庭”,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 <p class="ql-block"> “白马驮经”<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说</span>中的白马</p> <p class="ql-block"> 清凉台是汉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白马寺的最后一个大殿毗卢殿就在清凉台内。两位高僧一直在清凉台修行直到去世,在白马寺山门内东西两侧分别有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墓,以示纪念。清凉台,东汉以后,清凉台成为白马寺的藏经之所。 </p> <p class="ql-block">佛教展</p> <p class="ql-block">泰国佛殿</p> 缅甸佛塔苑 <p class="ql-block">印度佛殿</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的对面就是神州牡丹园。节气尚早,牡丹花还没开,但园内的室内有牡丹展,可以感受一下牡丹的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室外的牡丹即将绽放。</p> <p class="ql-block"> 从白马寺到公交车站点有点远,这也给电动三轮车提供了商机。</p> <p class="ql-block">途中看到的民居</p> 早餐后从洛阳去开封。180公里两个小时。 办理入住后开车去包公祠<br> 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皇帝下诏两次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大相国寺再遭厄运。新中国成立后,依循古制,几度维修,于1992年起恢复佛事活动,其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p> <p class="ql-block"> 登上大相国寺的资圣阁就能看到鼓楼。开封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后经多次损毁重建,现在的鼓楼是2013年复建的。</p> <p class="ql-block"> 开封府,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被誉为“天下首府”。开封府初建于五代时期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由于战火毁损和黄河水淹,昔日的开封府早已无存。现在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于2003年正式开放。</p> <p class="ql-block"> 午餐品尝开封灌汤包</p><p class="ql-block"> 开封灌汤包,是河南开封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属于豫菜系。开封灌汤包子源于北宋东京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吃山洞梅花包子,传至南宋又称灌浆馒头。民国初年,著名厨师黄继善师从原大中华厨师周孝德学习包子制作技艺,潜心研究改进,将原来三分之一的发面加三分之二的死面,改为只用死面,使包子皮更薄;灌汤包子形式美,其内容也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是一种整合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预定的民宿很新,环境幽静,老板一家很热情,停车也方便。这里距清明上河园端门入口7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4点半前往清明上河园,这个时间去既可以看日景也能看夜景。天气很好,春色扑面。</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园景区,是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其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景观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园设有驿栈、民俗风情、宋文化展示等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四个文化广场,还有虹桥、迎宾门、铜雕清明上河图、拂云阁等主要观赏景点,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大宋盛景,将“名画”落到“名园”。</p> <p class="ql-block">大型实景演出</p> <p class="ql-block"> 张择瑞塑像</p><p class="ql-block"> 张择瑞,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作者</p> <br>铜雕版《清明上河图》 <p class="ql-block"> 武大郎炊饼与肯德基成邻居。</p> <p class="ql-block"> 巡游演出</p> <p class="ql-block">王员外嫁女</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p> <p class="ql-block">撸羊驼</p> <p class="ql-block">国际灯笼展</p> 开封到雄安576公里,下午2点到达预定的酒店。从高速下来有好长一段路限速40 公里,区间测速加流动测速,本地车也是时快时慢,大路宽宽,好奇怪。 酒店在容县,对面是沟西村党群服务中心。 办理完入住,开车去看雄安新区。据打听,雄安新区地域很广,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在荣北(容城北)。我们就先导航到中关村科技园。 <p class="ql-block">崭新的住宅<span style="font-size:18px;">静悄悄的没有人</span></p> <p class="ql-block">碳中和大厦</p> <p class="ql-block">中关村科技园</p> <p class="ql-block">奥特莱斯,目前只有C区开放。</p> <p class="ql-block">会展酒店</p> <p class="ql-block">市民中心</p> <p class="ql-block">位于航天信息大厦的北大人民医院</p> <p class="ql-block">网联大厦</p> <p class="ql-block">雄安悦容公园</p> 次日早,在酒店吃了早餐离开雄安,下个经停点是葫芦岛。 全程515公里,下午2点多到达葫芦岛预定的酒店。先吃饭,找到当地一家馅饼店,烤骨头很有特色。 饭后,开车转了转。 <p class="ql-block">市政府</p> 淡季的海滨还很冷清。 早餐后,离开葫芦岛回长春,全程570公里。 在四平服务区短暂休息,买了李连贵大饼和酱肉,作今天回家后的晚饭。 下午1点多回到长春。 <p class="ql-block"> 本次从海南东方历时13天回到长春,行驶总里程5000余公里,中间经停住宿点10个。一路天气不错,行驶顺利,吃住随心,游玩快乐。</p><p class="ql-block"> 与南下海南不同的是,北归路上越走天气越冷,越走绿意越少,越走灰尘越多,只是越走离家越近,越想快点到家,家还是最好的归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