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沈阳清福陵

忆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名:忆梦 美篇号:18507388</span></p> <p class="ql-block">  清福陵,国家4A旅游景区,占地19.48万平方米。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越叶赫纳喇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沈阳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清福陵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年),初称“太祖陵”、“先汗陵”。崇德元年(19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韩非子》曰,“金寿富贵谓福”,取福气、运气之意,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p> <p class="ql-block">  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此后经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民国十八年(1929年),奉天政府将福陵开辟成东陵公园。2004年7月1日,福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福陵不仅是一处历史的见证,更因其背靠天柱山,面临浑河的优美环境,以及万松耸翠,大殿凌云的壮丽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这里探访。</p> <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我和女儿游览完清昭陵,又来到了清福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红门,又叫“大红门”,是三间单檐歇山式琉璃顶建筑。正红门矗立在0.6米高的敦实坚固的台阶上,是陵寝的总门户,共三间拱形门洞,分别有不同的名录和使用规则。中门为祭文祭品出入,称为神门;东次间门即左门,供帝后谒陵出入,称为君门;西次间门即右门,供侍巨拜谒出入,称为臣门。正红门的东西两侧高墙,各有一座琉璃袖壁,因如同衣袖般开在两边,故称“袖壁”,长11.9米,高约5米。</p> <p class="ql-block">  走进正红门,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而又宏伟的神路。因地势前低后高,以神路为中轴线对称分布。首先看到的是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长9.13米, 宽2.65米。柱为方形,柱下夹杆石露明。 夹杆石前后设抱鼓石。立柱顶端有一圆形莲花座,上下仰覆莲各两层,其上蹲坐石犼。明间较次间稍高,其上大额枋、小额枋,雕饰二龙戏珠、海水江崖、牧羊人、衙门、仙树等。斗栱坐于平板枋之上,栱垫板位置镂雕火焰三宝珠,两层方椽承接悬山屋顶。</p> <p class="ql-block">  神路两侧整齐地排列着华表,四方形束腰座划分为七层,比例特别。最底层圭角层雕以云纹、绳纹及宝珠。 其上柱身为八角,上端横插云板,分别雕有“日”“月”字样。柱顶承双层仰莲 座,其上蹲坐狮子,口衔飘带。</p> <p class="ql-block">  神路两侧还排列着形态各异的坐狮、立马、卧驼、坐虎等四对石象生。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这条通往陵寝的道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这些石象生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寓意深远。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陵寝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  穿过神路来到一百零八磴,建于斜坡之上。全长约40米,宽7米。地面原用青砖砌成,后改用条石,两侧砖砌楼口扶手墙,高1米,墙顶盖黄琉璃瓦。“欲知福陵绝佳处,石阶送尔上天登”,仿佛这一百零八蹬是“天阶”,登上去就能到达永生的极乐世界。“天阶”为什么设定为一百零八级呢?相传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一百零八磴”寓意将天罡地煞星踩于脚下,以保福陵平安无事,也以此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一百零八蹬两侧分别有一座一孔砖券神桥。为使陵寝免受雨水侵蚀,陵内有一些人工或自然形成的排水沟,神桥是架在神道上的排水桥涵。</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一百零八磴”台阶向上,便来到一个平坦的台地,中央矗立着神功圣德碑亭,又名大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大碑<span style="font-size:18px;">楼两侧,茶膳房、果房和涤器房等祭祀建筑错落有致,均为回廊式硬山造,灰瓦屋顶古朴典雅。</span></p> <p class="ql-block">  继续深入,来到方城,这是福陵的主体部分。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门,为三重檐阁楼,俗称“五凤楼”。面阔12.84米,进深9.33米,周围廊,七檩歇山式,三层金柱竖向对位,檐柱层层收束, 形成外部轮廓,门窗数量由下至上递增,形成下宽上窄,下实上虚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方城是城堡式建筑,四角建有角楼。城内正中是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即享殿,是整个陵区的主体建筑。隆恩殿平面近方形,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四间显三间,周围檐廊 迦绕殿身。九檩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殿内设有暖阁,供放太祖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神牌。是大祭、小祭的主要场所。殿前设有一座焚帛亭,两侧则东西配殿相映成趣,均为歇山式建筑,带回廊环绕。殿后则有石柱门、石五供和券门等建筑,更显陵墓的庄严与肃穆。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黄琉璃瓦顶,梁柱天花施以彩画,因而各有拱形。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方城的北面是宝城,也称月牙城。月牙城它形如一弯新月,故而得名。宝城前壁正中矗立着一座琉璃照壁,熠熠生辉。而宝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宝顶,以三合土精筑而成。上面覆盖着绿色的植被,显得庄重而神秘。</span>宝顶之下,地宫中埋藏着努尔哈赤和叶赫纳喇氏的棺木及骨灰。登城远眺,古树参天,殿阁林立,金瓦红墙更显福陵的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沈阳清福陵,不仅能够领略到清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审美观念,还能够感受到那份庄重而神秘的历史氛围。</span> 这座陵寝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古代建筑的精美与文化的深邃,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图编辑:忆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4.1.</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