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1.坚守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祖国需要就是最高目标的真诚理念。</p> <p class="ql-block">2. 具有胸怀大志、肩负大任,努力实现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鲜明标识。</p><p class="ql-block">1.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叶圣陶:要当好一个教师,首先就要为人师表,时时、处处、事事给学生当模范、做表率,用自己良好的思想、言论、行动、整体形象去影响教育学生。</p><p class="ql-block">2.须明确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表率的为师理念,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要注重分寸。</p><p class="ql-block">陶行知:“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p><p class="ql-block">3.不名利所惑、不物欲所困,慎独自律、砥节砺行,自觉抵制不良意识的影响和某种私利的诱惑。</p><p class="ql-block">古语:学高人之师,德高人之范。德之不存,无以立身,师德失却,难以为教。“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一心一意教好书、育好人。</p> <p class="ql-block"> 作力教师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躬耕不辍,以精湛的学识,深厚的素养做好“经师”,给予学生以宝贵的知识财窗,成力学生学习知识乃至成沟未来大师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现代科学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些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始终保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治学态度,才有可能成沟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天职:用爱呵护纯真,用师德引领方向,用真诚开启心灵,用智慧孕育成长,用辛劳培育英才,用希冀放飞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 1.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用中华文明启智润心,在教育教学中全面融入中华文明独特品质和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 2. 要夯实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基座,以天下 公之情怀、以大道之行之境界,努力做到以文化人。</p><p class="ql-block"> 3. 要具有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全球视野和博大胸襟。</p><p class="ql-block"> 4. 要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优秀传统,秉承高尚的道德情操,奋力肩负起力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和雪大职责。</p><p class="ql-block"> 5. 要在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精神创造的过程中,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述的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涵,这些方面体现了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理想追求、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文化追求。只有具备这些方面的精神元素,才能 引领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 二、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必然要求。</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p> <p class="ql-block"> 有道是:学高人之师,德高人之范。德之不存,无以立身,师德失却,难以为教。只有具有良好的师德情怀,才能做到自律自强,自觉抵制不良意识的影响和某种私利的诱惑,真正沩人师表,一心一意教好书、育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