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点绛唇</p><p class="ql-block"> 细雨初晴,兰庭内外花争灿。春朝缱绻,闲步偎凭按。叶匿英繁,白粉红游宴。海棠炫,簇生灿烂,韵漫连霄汉。</p> <p class="ql-block"> 海棠花开</p><p class="ql-block"> 张松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花次第开放,最热闹的莫过于海棠。宋代诗人周弼有诗云“春风忽来花满树,海棠最多绕栏吐”。</p><p class="ql-block"> 徜徉于四月的街衢,一准被满眼的粉,扑面的红,盛大的白深深地陶醉。海棠,不负其名 ,以“海”样著称,来得那么汹涌,来得那么澎湃。</p> <p class="ql-block"> 说起我对海棠的喜爱,最早源于史铁生笔下的《老海棠树》“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春夏秋冬,老海棠树伴着奶奶糊纸袋,缝床单,扫院子,学知识。枝条下,溢满了祖孙之乐;花叶间,憧憬着美好未来。老海棠树的象征意义,着实让我沉思冥想。</p><p class="ql-block"> 人说,海棠豁达洒脱,不与桃杏争艳。细心观察发现:始于三月末,迎着春风海棠乃渐渐吐出嫩芽,一个个含苞的芽儿随枝条的摇曳,顽皮地上下翻腾,闪烁跳跃,新奇地注视着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经过一夜好雨的沐浴,清晨,悄悄往四下伸展的绿叶,顶着晶莹的雨珠深情地望着怀中好似珍珠般的粒粒花蕾。渐进四月,在绿叶的环绕中,花蕾迅速成长:破壳的“小珍珠”噘起了小嘴儿,继而,吹起了喇叭,不多日,娇嫩的花儿,嬉戏成团,你拥我簇,连成花海一片。</p> <p class="ql-block"> 海棠花美,整体枝干也有异于其它树种。通常主干尺把高,将无限的空间留与向上的枝干。因此,不管整棵树有多么高大,枝干依旧近乎紧靠主干的底部,花朵沿枝干攀岩开放。由于如此接地气 ,所以,无论大人孩子都能够近距离观赏。你瞧,幼儿园的一群小朋友,小手儿捧着枝上的花朵闻花香呢?再看,路旁一对遛早的老夫妇,正站在海棠树下准备拍照。只见老爷爷仔细端详着老伴,熟练地为老伴系好外套的衣扣,然后轻轻地将一条红纱巾围作蝴蝶结,此时,受宠的老奶奶的脸庞笑成一朵花。我想此刻,老夫妻俩可否想到了年轻时初恋的甜蜜,婚后生儿育女的幸福,如今老夫老妻结伴遛早散步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 海棠花品种繁多,诸如垂丝海棠、西府海棠、变叶海棠、西蜀海棠、山楂海棠等素来被称为“国艳”,可谓天上人间,雅俗共赏。关于有的海棠花没有香味,在神话故事中有这样的传说:玉女向嫦娥求取海棠花,不想,触怒了王母娘娘,于是,海棠花被贬下凡,此后,海棠花失去了香魂,再无香味。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没有香味的海棠花不是特例,据说世间没有香味的花有很多种。花香无非是用来吸引昆虫传粉受精的,而海棠花的色彩鲜丽就足以招引昆虫了。</p><p class="ql-block"> 亦作“解语花”的海棠花,古往今来,人见人爱。大文豪苏东坡因海棠花而被誉为“花痴”。那首不忍海棠花凋谢的著名诗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是怎一个“情”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 至于“海棠春睡”的典故,把海棠花喻美人愈加演绎到了极致。据《太真外传》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杨贵妃,时杨妃宿酒未醒,命高力士及侍儿挟掖而至,醉颜残妆,钗横鬓乱,不能再拜。唐玄宗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唐玄宗把杨贵妃比作一朵没有睡醒的海棠花,其对美人的宠爱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翻阅浩如云海的中国文学宝典,纵观无数诗文中对于海棠花的描写,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偏爱。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写了众多的花,海棠花则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花之一。其描写大多无不与小说中的女子有关。</p> <p class="ql-block"> 此外,人们时常依据海棠花的风格与特点,赋予了海棠花诸多含义。敬爱的周总理非常喜欢海棠花。曾面对西花厅盛放的海棠花赞曰:“海棠花好,看得人心里很温暖。它古朴大方,不张扬,但不失艳丽。花与花之间很团结,难怪它开得茂盛”。</p><p class="ql-block"> 古朴大方,温暖团结,中华民族美好的品格与优良传统的真实写照。古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大方,宽阔的胸襟容纳八方。温暖,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团结,互帮互助力量无边。我们衷心地祈愿:海棠适逢盛世开,顺风顺水吉祥来!</p><p class="ql-block"> 摘自《天津日报 东丽副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