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27日-30日,平遥作协部分同志在高巧玲主席的带领下报名参加了晋城聚寿山书院“慈爱天下”为期四天三夜的国学课程,至身三学,长养五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进门厅,义工团队老师一声齐刷刷的“老师,您一路辛苦”,属实把我们大家吓了一大跳。我们微微鞠躬,然后一路快走。诚惶诚恐,不知如何应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徳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聚寿山书院以中国徳孝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教导大家每日必做三件事:健身,行善,尽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90度鞠躬行拜师礼。在主持人气定神闲的话语声中“请大家轻声起立,让我们端身正仪、整理衣冠,以一颗至诚感恩之心向人文始祖轩辕皇帝、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一鞠躬,起;二鞠躬,起;三鞠躬,起。礼成。请大家轻声落座。”我们开启了国学课程学习之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还学到了一个规矩“止语”。很多时候,大家都能恪守。但是视频内容一旦触发某根神经时,总有那么些小声说话。课堂组老师就会举着“止语”的牌子轻声走过来,用眼神手势制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晨诵《弟子规》,上午进行视频学习,通过典型人物故事来领悟深刻道理。下午教授们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实践,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晚饭后,我们还要上自习课,以歌舞形式深化生命意识、母爱意识、和谐家庭关系,特别强调了人一定要有感恩意识。在课堂互动环节,主持人有意设计了一些亲自活动、夫妻活动,对视交流思想,有效地沟通了家人之间的隔膜,使得大家的关系以目见的速度得以融洽。慈爱天下,家和万事兴。义工团队老师也会见缝插针地穿插手语舞,帮助大家理解课堂内容,舒缓紧张疲劳的心理。寓教于乐,形式活泼,这样的国学课堂没有干巴巴的说教,却更多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机方便、密切了人与人之间联系,千里传音,视频聊天。但一些不成熟的孩子甚至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也有的人被短视频、无效社交所拖累。一定程度上,手机也是大家的累赘。在这里学习,我们服从要求上交手机,起初大家还有点抗拒,觉得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但四天三夜下来,我们一天比一天吃得好,睡得香。离开手机,我们可以生活的更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还赶上了农历三月初一的花朝节,参加花朝节开幕式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从这一天起,聚寿山,也更名为五福山。</span>花朝节,简称花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一天人们要披红挂彩,在花树下行礼敬拜,以庆花神诞辰。上午,我们手捧鲜花,给花神上供,又将七彩丝带系到树上,为各自的家人祈求五福。晚餐后,我们提灯游园,打卡留念,感受茶文化魅力,求得教授们的墨宝,共同感受五福山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学习,聚寿山书院提供免费食宿、免费送教学资料,课间茶歇时间还有给大家提供了免费的果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最打动人的是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义工团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当看到义工团队老师从容将某些学员的剩饭剩菜拨拉进自己嘴里时,仍很难接受。我们不想让他人难做,暗下决心,不剩一口饭菜。发放纸巾的义工老师,轻声下蹲,竖起手指示意,一人只取一张。餐后,我们将碗碟擦抹干净,然后毕恭毕敬地交到负责收碗筷盘碟的义工手里,再深深鞠一躬,表示感谢。四天的学习下来,我们已经能坦然接受这里的一切规矩了。</p> <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朝节,简称花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由于此日在花树下行礼敬拜,庆花神诞辰,以及披彩赏红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凌晨,故此节被称为花朝节。在古代,人们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岁时节日。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着悠久的传统。农历二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通常称杏月、仲春、仲阳、如月、丽月、花月、仲月、酣月。定其中一天为“百花生日”是十分恰当的。不过因时代、地域的区别而有二月十五日、十二日、二日的不同。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这种现象,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即使同一地域也有“小气候”差异,故节日时间的差别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花朝节的活动并不局限于当日,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在繁花盛开时达到高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亚珍,微信名春至心间,籍贯山西文水,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晋中市作协会员、平遥县作协理事,平遥县汾西文学社秘书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晋中市楹联协会平遥分会副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6月加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纱阁戏人》的研究与写作中,执笔主创,历时两年完成,后由山西省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加入灵石县“天石百草园”文学社编辑部。期间的散文作品有《年的回想》《刮痧,怀念母亲》《清明节忆母亲》《剪窗花》《猫》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秋,担任“平遥作家”微信公众平台编辑部编辑。期间,写了不少诗歌散文,水平日渐提高。如《风波》《咱身边的网红桥》《欣赏兆辉,随忆美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11月完成齐派画家张育人专访《不屈的昂扬斗士》,先后在“平遥文联”微信公众平台发表、《汾州文化研究》2021(上)发表、新改版的《平遥文学》第一期上发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有《根正苗红的革命宣讲人——马秀英老师》发表于“平遥作家”微信公众平台;《追溯平介烽火 赓续抗战精神——记平介县革命史料发掘者梁继国》发表在“晋中市国防教育协会”微信公众平台;《访汾西县师家大院》发表于“文化在看”微信公众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