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有源,树有根。我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这是每个有心族人所关心的事。这是十多年前平度一牟氏宗亲来清池村进行牟氏文化交流时,所提供的1962年平度县崔家集人民公社翟家庄村续修的家谱,此谱语言简朴用字也不规范虽了了数语可费心血不少,由于年代久远各个方面条件所限能创此谱实属不易,创谱者肯定是家族内的有心人,能进行传播交流的也是热心人。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便于族人间加强联系和帮助找不到家的族人提供一下线索。</p> <p class="ql-block">字里行间流露着不识字的辛酸:牟家老人不识字,添家谱,添家影求外姓人,添不明,搁不清,摸不明白,记不清,哭愁。</p> <p class="ql-block">老牟家人不旺,顶不过支来,子子孙孙立立心,多立心。这是创谱者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始迁祖兄弟六人来安家落户,要经历多少艰辛和磨难,能吃上饭活下来就是奇迹,没钱念书不识字没文化正常,这种状况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改变。一世六人,二世只有一人什么情况?是流外?还是死亡?哭愁。</p> <p class="ql-block">三世记载兄弟二人,到了四世弟兄八个可谓是人丁兴旺。可惜的是,谁是谁的儿没理清。</p> <p class="ql-block">四世兄弟八人到了五世只记载两个,六世也是两个,什么情况?是流外?还是死亡?一下减少了这些有点不可能,也不合常理,没记载就搁不清说不明了…也可能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七世八世大反转人丁兴旺。可能是兄弟们多要各立门户了,八世牟清迁徙西宋家屋子,这是最好的一支家谱记载最清楚的。其余兄弟是不是各奔前程安家立业了,又重复了创业的艰辛和磨难…族人口传的历史和家里留下小纸片片可能就是最好的佐证,待考。</p> <p class="ql-block">从本家家谱看,八世以前有一规律:上一辈名字用一个字,下一辈就用两个字,这是寻根问祖的有力证据。</p> <p class="ql-block">平度位于胶东半岛。春秋时属莱子国,战国并入齐,秦时属胶东郡,七国之乱属胶东国,西汉属青州,东晋十六国为齐地,隋朝属东莱郡,唐朝属莱州,五代十国属登州,元末农民起义属胶州,明朝属登州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自庚辰(2000年)牟清后裔宁夏石炭井有心人牟洪宝的注释,有待族人考证。现在牟清后裔的居住地在哪儿,有知情者留言。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