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江南~集安

李炜

<p class="ql-block">吉林省的最南端有这样一座边境小城,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这里有神秘的高句丽遗址,迷人的边境风光,热血的红色史诗,优质的人参产区,壮阔的山川林海,还有“醉”美边境公路G331,它就是在祖国的怀抱下烟火升腾的集安。</p> <p class="ql-block">集安市,吉林省辖县级市,由通化市代管,地处长白山西南麓,总面积3341平方公里。集安市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境内集安口岸是中国对朝贸易三大口岸之一,也是通化市唯一的口岸城市。</p> <p class="ql-block">集安,原名辑安,取“和安”之意,又由于辑安在边境有治外安内、集体安宁之意,后取谐音“集安”,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集安是一座环境优美的生态小城,三面环山,南面临水,200多公里长的鸭绿江蜿蜒流过境内,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2·16%,大气质量优良天数一年超过330天,空气通透清新。</p> <p class="ql-block">集安一天的烟火气从这里开始。集安早市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每天凌晨3点到上午9点开放,划分土特产区、食品、自产三个经营区域,980个摊位,日均交易额约20万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集安早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离中朝界河鸭绿江仅有几百米。这里的商品品种丰富,从新鲜蔬菜、水果到山野菜、小吃和土特产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集安是人参的主产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林下参交易市场。集安的气候特别适合人参的生长,林下参、野山参、园子参在集安的大街小巷都有销售。</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集安早市,走累了坐下来,吃碗酸汤或者来个煎饼果子馅饼,几元钱的早餐会让你心满意足,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集安非常干净,干净程度国内少见。这里的街道整齐干净,就是乡村公路上都见不到烟头、垃圾,甚至连一丁点油渍都很难见到,可以说一尘不染。</p> <p class="ql-block">在集安市区以北2.5公里处,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城——丸都山城</p><p class="ql-block">丸都山城是汉代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域。始建于公元3年的西汉时期,公元209年成为高句丽王城,直到公元342年因战争被毁。作为王城的历程长达130多年,丸都山城见证了高句丽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丸都山城是凭借自然山势的走向构筑城垣,城墙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险峻处筑低矮城垣或不筑,山脊平缓处,高筑城垣,使城外高墙绝壁,防御能力增强。山城平面不规则,北高南低,形如“簸箕”,周长6947米。</p> <p class="ql-block">丸都山城现存有城墙、瞭望台、戍卒驻地及宫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丸都山城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山城防御坚固,城内却宽敞自如,环境优美,使建筑、军事、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体现人类创造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丸都山城的造址与建筑使其成为古代城市中的上剩之作。</p> <p class="ql-block">瞭望台</p> <p class="ql-block">城墙</p> <p class="ql-block">宫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山城外还有高句丽古墓博物馆,分布着百余座大大小小的墓葬,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高句丽政权建于西汉灭于唐朝,共存705年,传28代王,在集安定都长达425年,因此在集安境内保留了大量高句丽时期的古墓葬,仅集安洞沟古墓群就多达7000多座。2004年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旅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集安高句丽古墓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高句丽不同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墓葬。高句丽墓葬的外部形制分为积石墓和封土墓两大类。积石墓是高句丽民族固有的墓葬形式,封土墓应该是高句丽与周边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集安高句丽古墓埋葬密集、排列有序。形成五个独立区域,充分反映了高句丽民旅不同时期,不同地位的埋葬习俗,是一座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将军坟是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的陵墓。这座陵墓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规模,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并于1961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将军坟是一座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边长31.58米,高13.1米。阶坛共七级,用1100多块精琢的花岗岩砌石22层,逐层内收成阶梯状,直至墓顶。墓顶平面呈方形。墓道口开于第5级阶坛中间,内有两具石棺床。墓顶用整块巨石封盖,周边石条凿有等距圆孔。四周有11块巨石倚护。</p> <p class="ql-block">长寿王陵一号陪坟。与将军坟略同,为阶坛石室墓,墓室用3块巨石围成,上加巨型盖石为顶,墓门以大石封堵,墓外有卵石铺成的墓域。</p> <p class="ql-block">长寿井</p> <p class="ql-block">好太王碑建于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太王的儿子给他父亲建立的,被誉为“海东第一碑”。</p> <p class="ql-block">好太王碑是用一块完整巨大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宽不等,在1.34米至2米之间。碑体重约37吨,碑身略呈方柱形,无碑额。好太王碑的发现,确认了自中世纪以来世,为世人遗忘的高句丽文明及中心之在,在东北亚考古遗迹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距离好太王碑不远处便是太王陵。</p> <p class="ql-block">太王陵,是高句丽第19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陵墓,始建于公元391年,是现存高句丽时期唯一确知年代、葬者的王陵。</p> <p class="ql-block">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陵墓的顶部为方形平舌,边长约24米。墓室修建于平台正中。墓室内置一座石椁,为两坡水屋宇造型,石椁内并排两座石棺床,应为夫妻合葬墓。</p> <p class="ql-block">集安博物馆在集安市中心。博物馆占地面积13120平米,建筑面积6459平米。</p><p class="ql-block">集安博物馆里保存了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看起来像一朵八瓣莲花,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学理念,还彰显了高句丽人喜莲、尚石的文化特点。</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你会被带回到高句丽时期,欣赏到他们创造的物质文化。高句丽作为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对东北亚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集安鸭绿江国门景区,距离集安市区约10公里,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铁路、公路两个口岸的边境国门景区。踏上国门,漫步江边,隔岸眺望朝鲜风光,感受“一江两国”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集安国门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10月16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124师370团英勇的战士们,从这里秘密迅速渡江,直扑朝鲜东线,为抗美援朝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这片土地被誉为“抗美援朝第一渡”。</p> <p class="ql-block">下解放桥头堡旧址(桥头堡),这座矗立于国门附近的桥头碉堡,修建于中国东北沦陷时期,是日本为掠夺物质资源,连通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而修建的铁路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日伪时期驻扎在这里的日本土木会社角田部队的一个警务小分队,驻守约30人。桥头堡共4层,第一层为休息区,第二层为就餐区,第三层、第四层为瞭望和射击区</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桥头堡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部队的防空阵地使用,是保护我国领土安全的重要军事设施。</p><p class="ql-block">现在去铁路国门前,还必须上到桥头堡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横跨中朝两国界江,是中朝边境三大铁路之一,全长589.23米,高16米,宽5米,共20孔洞。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为了达到扩大侵略和掠夺财富的目的,于1938年动工修建,1939年9月1日正式通车。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历史决策。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承担起志愿军及其作战物资的运输任务。一直到1957年7月止,列车昼夜运行,最高时每天达50多列次,先后有42万多名志愿军、17.2万随军担架队员从这里输往前线,它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光辉岁月。</p> <p class="ql-block">铁路口岸边境国门高16.1米,宽13.7米,外部采用大理石镶嵌。国门庄严神圣不容侵犯。</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许多少年儿童来这里了解这段抗美援朝的历史,向保家卫国的前辈先烈致敬。</p> <p class="ql-block">满浦界河公路大桥,全长349米,共10孔,桥宽16.7米,荷载30吨。中国和朝鲜以大桥的中心为界划分主桥。大桥主体工程由朝鲜全资修建,总投资1.7亿人民币,是中朝边境唯一一座由朝方主动全额投资建设的跨国大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公路口岸上的游客观光大厅,即有当年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实物展览,还能府瞰鸭绿江碧波荡漾,眺望对岸朝鲜的满浦口岸景色。</p> <p class="ql-block">集安的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层林尽染,把集安装扮得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枫叶如火般炽热、银杏满目金黄,象征着秋天的激情与活力。它们在阳光下闪耀,如同宝石般璀璨夺目。飘落的枫叶和银杏叶宛如蝴蝶起舞,轻盈而优雅,装点着秋天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公厕是一座城市的脸面,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集安的公厕可以称为最暖心的公厕,配备的卫生纸、洗手液整齐排列,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p> <p class="ql-block">由于和朝鲜接壤,这里曾经是高句丽民族聚集地,饮食文化体现了浓浓的朝鲜族饮食风情,这里有一条小小的胡同,被当地人称为“火盆一条街”。这里集中了若干集安最有特色的小吃店,而且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高丽火盆”。</p> <p class="ql-block">平底铁锅、炭火、十几种食材,那叫一个香气四溢,是集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小吃,也是来这里的游客不可错过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大吉他广场和集安市莲花公园,美仑美焕,是集安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集安的夜晚,灯火辉煌,宛如星河洒落人间。</p> <p class="ql-block">告别集安市区,驱车沿集丹(集安~丹东)公路一路向前驶向辽宁省。</p> <p class="ql-block">浑江口大桥在集丹公路73公里处,横跨浑江,连接两岸,是G331国道上的一个重要地标。是中朝两国,吉林辽宁两省,集安、丹东两市,浑江、鸭绿江两江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浑江口的水域就像一个三叉路口。左边是浑江,右边是鸭绿江,两江在这里汇合,然后一起流向鸭绿江。</p> <p class="ql-block">浑江口风光秀丽,江水清澈,两岸青山环绕,景色如画。这里的水没地绿草丛生,野花遍布,白鹭、鹅鸭嬉戏,渔船在江面往返,构成一幅牧歌般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一会能看到吉林,一会能看到辽宁,一会又能看到朝鲜。这种体验你在其他任何景点都感受不到。</p> <p class="ql-block">集安是一座世外的城——吐纳于山水,忘我于自然。集安实在不像一座北方的城,她既有江南的温润,又不失北地的桀骜;她既有水乡的雅致,又不缺少山区的粗犷。她具有一种别致的美,一种颠覆你固有印象的美。在集安,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呼的惬意,吸得新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