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厦门是一座融合滨海风光、文艺气质与市井烟火的历史名城,既保留着闽南文化的精髓,又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经济活力与宜居魅力。 </p><p class="ql-block">一月份途径厦门,停留了两天。匆匆游览了鼓浪屿和云水谣。总感觉意犹未尽。时隔两个月再临厦门,走过的没有走过的再走一遍。在这里,穿梭于幽静小巷,寻觅那历史的印记与海景的交融。感受独特的闽南韵味。</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京路与新华西路交叉路口往南约200米,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面积约0.86平方千米,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p><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现存唐宋子城面积约53公顷,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原住民约1.7万人,古城内非遗集中,仅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漳州木偶头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等7项。</p><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参观厦门大学需要提前预约。</p><p class="ql-block">通过“厦门大学访客预约系统”微信公众号预约。这是预约参观的唯一官方渠道。参观人数限制:工作日可进校参观总人数为1000人,双休日及寒暑假为5000人,法定节假日为10000人。</p><p class="ql-block">据说一般得提前一个月才能预约到。很遗憾,没有预约成功,无法进入校园,只能在周边游览,欣赏校园外围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位于厦门集美半岛坐落于集美村。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包括福南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龙舟池、航海俱乐部等设施。它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学村中的龙舟池节假日常举行赛龙舟。鼓乐齐鸣,南音悠扬,人声鼎沸,把平日宁静的校园变成欢乐的海洋,集美学村也就成了厦门旅游的一个热点。</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这个厦门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碧海蓝天间,这座岛屿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山清水秀,风光旖旎。</p><p class="ql-block">四面环海的鼓浪屿,街道蜿蜒曲折,宁静而整洁,空气清新宜人。岛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红瓦小楼与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建筑,从飞檐翘角的庙宇到闽南风格的庭院,从别具一格的别墅到名人故居和纪念馆,还有小巧玲珑的日本式建筑和十九世纪西方各国领事馆,真可谓是“万国建筑博览群”。</p><p class="ql-block">鼓浪屿不仅别墅众多,树木也是种类繁多:榕树、龙眼树、凤凰树、棕榈树……这些树木遍布岛上的每个角落,有的榕树树根甚至盘踞在墙上,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尽管鼓浪屿面积仅有1.87平方公里,却居住着近两万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游客安全,岛上禁止机动车和自行车等代步工具上岛。虽然有观光电瓶车可供游客乘坐,但步行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因为步行不仅能更深入地体验岛上的风情,还能感受到岛上的宁静与幽深。</p><p class="ql-block">鼓浪屿的慢生活氛围,让游客们能够在这里慢慢品味,享受一段宁静而惬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厦门,这座充满生活情调的城市,鼓浪屿更是慢生活的典范,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郑成功纪念馆坐落于鼓浪屿日光岩景区内,19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的时候,这个纪念馆剪彩开馆。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侵占38年的台湾,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纪念馆建是海内外最大的郑成功文物文献收藏中心和研究基地,犹存寨门、水操台等遗址。 全馆分为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和模型三百余件,比较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馆藏有关郑成功的历史文物400多件,多媒体演示组合展示并通过声、光、电技术,形象、生动、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以及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这个隐藏在鼓浪屿岛南部的美丽花园,自1913年建成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背靠日光岩,面朝大海,这里不仅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更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花园的名字来源于园主人的字“叔臧”的谐音,寓意着一种深远的文化底蕴。园内不仅有白水洋的水景风光,还有火山岛的礁石和兔耳岭高山草甸的美丽景色,每一步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p><p class="ql-block">十二洞天,又被称为“猴洞”,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礁石迷宫。在这里,你仿佛能听到海浪的呼吸,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p><p class="ql-block">四十四桥,这座看似简单的桥,其实暗藏玄机。虽然指示牌显示它是单向桥,但走在上面却能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平衡感,既嘈杂又安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p><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不仅是鼓浪屿的一颗明珠,更是每一个热爱自然与历史的人心中的圣地。来这里,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地方。这里被誉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的土楼群,包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和贵楼、怀远楼等。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官洋村,始建于元末,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的主要景点有云水谣古镇、和贵楼,以及怀远楼。云水谣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有一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被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古栈道两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老街市上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和手工艺品,可以品尝当地的风味,也可以买些纪念品。古栈道的一端,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下清澈的溪水潺潺流过,桥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晚上会亮起来,非常美丽。桥的另一端,有一座云水谣地标,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木制结构,上面写着“云水谣”三个大字,是拍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厦门园林植物园,被誉为“万石植物园”,坐落在厦门岛东南角的万石山中。这里背靠着五老峰、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紧邻繁华的中山路商圈。自1960年建园以来,这个占地4.93平方公里的植物园,一直是福建省植物学的瑰宝,也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植物园内,植物景观、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漫步其中,你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里不仅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游客们探索自然、感受文化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无论你是植物学家,还是寻求自然之美的游客,厦门园林植物园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厦门菜是指具有厦门地方特色的菜肴。</p><p class="ql-block">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厦门小吃有:沙茶面、土笋冻、烧肉粽、五香、芋枣、章鱼、油葱馃、卤豆干、卤鸭、蚝仔粥、面线糊、炸枣、糖葱饼、薄饼、沙茶面、鱼丸、蚝仔煎、麻籽、贡鱿鱼、"翻煎"豆干、加滋螺、花螺、芋馃炸、蚝仔炸、马蹄酥、炒馃条、面茶、虾面、烧豆花、花生汤、炒面线、炒米粉、豆包仔馃等等。这些美食都是厦门的瑰宝,每一口都能让你感受到厦门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