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估计是上了年纪的原因,闲暇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童年的时光,试图从脑海里零星的记忆碎片中搜寻些什么。<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细一想,倒是有一样东西曾经让自己痴迷过,也给自己童年记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而且历久弥新,难以割舍。那就是伴随我整个童年成长的“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span></p> <p class="ql-block">小人书学名连环画,是以连续的图画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通俗读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以充满吸引力的故事,简洁明了的文字,配以写实的画面,曾经充实了无数人的童年。</span>连环画起先被称为小人书,主要是来服务小孩儿。后来一些大人看了也非常的喜欢,并且渐渐入迷。在那个电视、手机、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连环画(小人书)是大人小孩共同的快乐。那时候的少年孩童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历史的认识都是来自于连环画。除了内容有趣外,连环画还能起到寓教于乐、知识启蒙的作用。连环画对于孩子们的知识储备,甚至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连环画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是多种多样,老少皆宜。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这古老的文化遗产一直影响着后人。被称为“小人书”的连环画,以绚丽的画面,精炼的文字,使中华民族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到东周时的《东周列国故事》,反映西周的《封神演义》,从《秦始皇》到《朱元璋》,从《三国演义》《西游记》到《红楼梦》《水浒传》四大名著以及《天仙配》《西厢记》《郑成功》等,历史、文学、人物、史实、神话跃然纸上,向世人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多,流传最广的一套连环画作品。</span>古典题材的连环画,兼具艺术价值、经济价值,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创作的时代背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和收藏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至今,中华大地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近现代题材的连环画记录了众多历史事件,包括军阀混战、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土改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其中歌颂英雄人物的《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秋瑾》、《刘胡兰》、《雷锋》、《罗盛教》等,再现了英雄们为祖国,为人民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林海雪原》等作品,使当时的战争场面重现于我们的眼前。还有经典连环画《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三进山城》、《野火春风斗古城》、《渡江侦察记》、《鸡毛信》等……战争故事,雷锋、董存瑞、邱少云、欧阳海、黄继光……英雄人物故事,小人书中塑造的这些英雄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深入人心,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了我们的童年。一本本连环画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我们有了丰盈的精神世界,一本本红色经典连环画气势恢弘、脍炙人口,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操,至今听起来仍然令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新中国的巨大变化,也是连环画的主要题材,例如《山乡巨变》、《龙须沟一家人》、《三里湾》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均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另电影连环画也是中国连环画的炫彩之一。按照电影剧情发展而创造的电影连环画,有纸上电影的美称。电影连环画的出现,因其相对看电影而言,物美价廉,既可单独阅看,更可保留下来,多人阅看,还可以不受地方限制,随时拿出来翻上几页,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样板戏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样板戏连环画有线描本、彩画本、国画本、电影本、舞台剧照本。代表作品以上美出白描绘画本《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海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以及山东人美《奇袭白虎团》七本视为正本。另外,世界题材的连环画,主要有反映俄国十月革命、朝鲜战争主题的,也有美国佐罗及世界名著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艺术的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时代影响,并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戏剧舞台与文学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三毛流浪记》是中国连环画的启蒙作,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深刻的回忆。三毛成了当时大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他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三毛流浪记》为代表的连环画让连环画在上世纪50年代达到了巅峰。不计其数的国画大师暂停了个人的艺术创作,转身投入连环画的创作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包括连环画的创作者们纷纷深入农村、工厂和部队,他们吸收了群众生活的营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深受群众欢迎,并给我们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提供了精神食粮。<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8年后,中国的建设开始全面恢复,连环画也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期。这期间连环画题材更为广泛,各国文学改编的连环画层出不穷。在形式上除了小人书经久不衰,许多16开的连环画书籍也大量出现,彩色画幅的作品有些也十分精美。</span></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我们,虽然不像现在的孩子打游戏、玩电脑,但也从来不会感到寂寞。吃三、四分钱一根的冰棍,玩跳皮筋、弹玻璃球,买上几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就会觉得心满意足。尤其是连环画更是我的最爱,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图文并茂,简洁直观,不仅看着过瘾,还能学到好多的知识。那个年代,物质并不宽裕,过儿童节,父母要是能送孩子一套连环画,就是最好的礼物。每天下课后,同学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互换连环画看,每一本小人书,在小伙伴中轮流欣赏几次,却依然爱不释手。学校门口还有小书摊,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两分钱就能看一本连环画,很受孩子们欢迎。一本本小人书,是我们最渴望、最奢侈的拥有。那些鲜活的画面,有趣的文字,梦幻的色彩,使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有多少人是伴着连环画里的故事开启了读书的道路,有多少人在连环画里收获了童年的欢乐和珍贵的记忆。每一本连环画,都是我们认识另一个世界最生动的展现。我们被精彩的故事吸引着、感动着,不禁向往美好的未来。一本本小小的连环画,蕴藏着我们儿时的梦想,见证并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历程。</p> <p class="ql-block">至今还记得,为了能够让自己拥有几本连环画书,我边上学边利用放学后的空闲时间在挖药材换点小零钱。卖点零钱舍不得花就这样一分一分积攒着,去购买一些连环画书。除了自己花钱购买连环画外,还经常借阅别人的连环画,我邻居的一位大哥哥也是连环画爱好收藏者,他父亲是木工,家里经济条件好一些,他家里购买的连环画多的让人羡慕,我经常去他哪里借阅,去的次数多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就一次次打发弟弟妹妹去借,借回来后如饥似渴,如获至宝,废寝忘食,爱不释手。那时的一本连环画书不知要翻阅多少遍都还不过瘾,里面有的精彩故事甚至能倒背如流。由于连环画书经常翻看有了破损,就用线重新装订并用牛皮纸等做个护封,每本书都规整的整齐干净。还在每本书上都标上字号,在书的左上角用钉子穿个洞,再用绳子系好整齐的挂在床边的墙上,为了怕墙上泥土污染书面,特意在这面墙上糊上一层报纸,这样随时可以方便翻阅。</p><p class="ql-block">因自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所以上大学到参加工作,从农村进城以后,就经常去旧书市场淘一些古旧书籍,尤其是连环画书,主要还是想寻找一下少时阅读的那点记忆。可惜的是,那些伴着我成长的连环画书在一次搬家时不慎遗失了,至今想起仍感到心痛。</p> <p class="ql-block">自从电视的普及和来自国外的漫画不断冲击连环画市场,国内连环画渐渐没落,但那一本本熟悉的连环画,印满了我们童年的欢乐。流走的是时光,变化的是时代。掀开一本本小人书,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犹如打开了一部时光机,仿佛是一盒录像带,带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能找回我们幸福的记忆。曾经的连环画以其寓教于理、寓教于乐的精神内涵和实质,在岁月的洗涤中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充实了我的童真世界,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无法忘记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