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之《我的一次探亲经历》

Qi梦

<p class="ql-block"> 《一张小纸片》</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七月底,二抚战备公路正处在紧张的施工阶段。突然接到父亲病危而且迟到的电报,我心急如焚。匆匆向指挥部请了假。</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同几个回团取给养的战友从驻地出发。由于刚下过雨,又是在沼泽地刚刚开出尚未完工的路面十分泥泞。解放车像在大风浪里航行的船,不停地摇曳,不停地颠簸,任凭它象蜗牛一样爬行。十几小时,才爬出百多里地。</p><p class="ql-block"> 北大荒的太阳尽管落得晚,可夜幕降临,便是漆黑一片。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连队。连长亲切地给我们安排了住处。</p><p class="ql-block"> 我被安排在容纳所有女战士的大帐篷里。荒郊野外,没有光亮。连长模黑叫醒一位女知青,告诉她来了客人。女知青揉揉惺忪的眼睛,轻声问:"洗脸吗”?我告诉她不洗了。于是,她让我睡在她的铺位,帮我掖好蚊帐,便挤在别人蚊帐里,很快发出甜甜的鼾声。</p><p class="ql-block"> 七月的夜冷飕飕的,帐篷搭在处女地上。我躺在潮湿的被窝里,仍能感觉夜风的吹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夹杂着野兽的吼叫,讨厌的蚊子嗡嗡嗡地哼着小调,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此起彼伏的鼾声,汇成了极具生命力的交响曲,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我惦记父亲的病情,恨透这烦人的夜空,尽量克制情绪,慢慢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四周一片安宁,知青们早已上工。潮湿的帐篷里几个小气窗透进几缕温暖的阳光,光柱变换着迷人的色彩。我扫视四周,整洁的内务,整齐的毛著和笔记本,却没有女孩子喜欢的饰物,劳动工具排放得整整齐齐,可见一个政治空气浓厚的优秀集体。</p><p class="ql-block"> 我迅速叠好被子下了床。床前木墩上放着两个馒头、一碗豆芽汤。旁边一张小的可怜的纸片上写着:“吃吧,别客气”。地上打好了洗脸水,放好牙膏。此时,我完全融入了这个革命大家庭中。我没有客气,洗漱完毕,狼吞虎咽,所有食物,洗劫一空。之后,又跟战友踏上了继续前行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很愧疚。我没问人家的名字,没看清人家的脸庞,甚至不知那是哪个团、哪个连队,更没说一个谢字,真的很自责。每当提起这件事,战友们总是安慰我说:“这是兵团战士的品质,何足挂齿,若是你遇到此事也一样的。” 是啊!这是北大荒赋予我们知青的品格,这种品格将永远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以上照片均来自网络,特作说明,并致谢拍摄者。</p> 我的战友在抚远照相馆的拍照 <p class="ql-block">  时光悄然,步履匆匆,四季更迭,年复一年。一个转身,此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一个回眸,我们已经由当年的青春年华,走上了奔八的路。如今我更想念回家路上那位不知名字、没有看清脸庞的知青战友。</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你还好吗?多想我们能见上一面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