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井冈山和延安一样,是共和国革命史上必须提及的地方。尤其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一直感觉井冈山是伟大而又神秘的地方,余生一定要去走一走,看一看。江西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通过两天的时间,转遍了井冈山旅游风景区和市所在地茨坪。井冈山的看点太多,关于茨坪的印象已在《井冈山之茨坪记忆》写过,本篇为井冈山风景区的记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住在茨坪镇上,打的几分钟就到了井冈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早上人还不太多。坐上大巴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到第一站黄洋界。外面下着细雨,郁郁葱葱的植被被迷茫烟雾笼罩。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看到的是黄洋界哨口工事遗址,由三个工事和一个了望哨组成。当年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现场摆放着一门迫击炮(模型),以供游客参观拍照。此炮是从井冈山红军修理厂抬到哨口的,在黄洋界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曾提诗赞到:“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往上走,见到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位于黄洋界哨口工事的山顶上。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的题字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字。前面修建了一个横碑,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大字。看着巍然屹立的纪念碑,让我们难忘那段峥嵘岁月,缅怀为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支井冈山时期组建的红军团受中央军委指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从英军手中接管军营,担负起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一个景点是大井,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驻扎在此的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便将他这幢兵营腾让出部分房间给工农革命军居住,毛泽东便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这里有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百竹园和造币厂。我们进屋一一参观,一桌一椅,一笔一砚,斯人已去,彷佛还在。百竹园中栽种龟甲竹、小佛肚竹、鸡毛竹、方竹、湘妃竹等名贵竹种120余种,还有各种花卉,景色优美,离造币厂不远,我们走过去打卡照相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景交车到会师广场,刚好中午时分,在附近吃饭补充体力。广场上塑有高大的毛泽东和朱德的铜像,塑像的各种数据都对应着重要的历史事件时间。比如底座高2.8米、寓意朱毛会师是1928年;基座高为49公分,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铜像重5.4吨,寓意朱毛会师是在1928年的5月4日等等。随后我们抵达朱毛会师的旧址龙江书院,当时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就是在这书院胜利会师,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去茅坪镇的路上经过象山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这里曾是红军的重要活动场所。如红四军后方留守所、红四军机炮连、湘赣边界特委机关印刷厂均设在此。最主要的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同志的婚礼就是在简朴的象山庵内举办的。看到房子正堂案台上摆放着一对喜庆蜡烛,中间有婚宴的菜谱和果盘的牌子,外面两张桌子,几把木长凳,这就是当时婚礼的大致场面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茅坪的景点也很多,在这里我见到小时候记忆中的八角楼。童年时学过课文《八角楼上》,以为是一个有八个角的楼房。到了茅坪才知道,八角楼是茅坪村的一栋土砖结构两层楼房,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是为了在没有灯光下的情况下用以借光。我们顺着木梯爬上二楼,见到了毛主席当年用过的木床,桌椅,砚台油灯,从八角天窗里透下来的光线照亮了房间。一楼一间是朱德和伍若兰住处,另一间是何长工住处。院子里有茅坪红军医院,红四军军部。整理相册时发现一张“谢氏慎公祠”照片,查了一下,原来这里是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原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井冈山景区游览范围很大,我们主要转了红色人文景点,由于时间原因没有欣赏自然风景。其实龙潭、主峰、桐木岭、笔架山、仙口等景区的风光也很不错。短短一天时间,对井冈山红色文化有了大概的了解。井冈山的美不仅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见证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革命圣地。历史选择了井冈山,她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成于2025年3月3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