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郭常常老人属于秦镇营秦一村人,老人一生命运比较坎坷,平时老人也就一个人过,身体很不好,说起年轻时的事,他干涩的眼睛里总透着几分哀伤。很不愿意提到任何事,包括家事,爱莫大于心死,属于悲情之人。</p><p class="ql-block">说起周佛路,我问他为什么九上老君岭?他说只为了吃饱饭,在山上每人一天两斤粮,由于当时年轻饭量大他根本就吃不饱,那时也就刚二十岁,正是能吃的年龄,最少一天也要吃三斤粮。哎…老汉长叹一声,一句话还是饭里没有油水…</p><p class="ql-block"> 说起这事,别人怕危险不愿上山,我就和他们换工,我就不休息,只是为了换些粮票,返过来说危险的活总得有人干吧?而且上去一次,被替的人就一次能给我二三天的粮食,比较划算,这样就有了有名的九上老君岭一说,而且还得到了镇政府的表扬,顺理成章的也就成为了大家的学习榜样!</p><p class="ql-block"> 记得十月的天很冷,山上的雪到了来年的三月都没化完,到处是白皑皑的一片,平时腿上裹一个毛毡子,是为了防冷,同时腿上也就有劲了…一直保存了多年,舍不得仍掉,后来姑娘打扫屋仍了。</p><p class="ql-block">平时老人很少和人说话,也就是搬个板凳靠墙晒个太阳,因为不理解的人多一些。农村嘛也就是恨你有,笑你无。余生已不长,希望老人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口述:郭常常</p><p class="ql-block">整理:单晓莉 2024年9月4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单晓莉,笔名惊蛰、西门踏雪。古诗词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秦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仁智文苑》社长,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陕西诗刊》《咸阳诗刊》《三原诗刊》《秦风诗刊》以及各大网络公众号平台。</p><p class="ql-block">工地图片来自于周至"0702"博物馆,自媒体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立马删除。</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