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西安汉中方向自驾到青木川旅游,走大青线是一条最近的捷径,当然也有从宁强县城那边过来的,从四川广元和甘肃陇南方向来青木川的。从西面北面很近,有个姚渡站到青木川只十块钱的交通费。多年前有次我们从陇南官鹅沟来青木川时,就是从那边高速路一个收费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大青公路是大安镇到青木川的旅游专线公路,沿途经过阳平关、燕子砭、安乐河和广坪等集镇到青木川。今天我们从阳平关出发到青木川,全程约为八十多公里。这一路在燕子砭附近有几处施工点,修有便道,必须缓慢行驶,其它路况基本良好,由于全程是山路,沿途集镇多,要特别注意安全。</p> <p class="ql-block">大青路在三四月份风景是最美的。山区公路一般都是伴河而行,一边是清幽幽的河水,一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地,黄澄澄的油菜花连成一片,鲜艳夺目。公路边是刚发新芽的各种树木和粉红色的桃花。一路上花香扑鼻,蜂蝶飞舞。许多人停车路边,尽情欣赏这迷人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也许青年时代在车站工作过多年的缘故,对宝成铁路充满了很深的感情。看着嘉陵江对岸熟悉的车站,看着铁路上飞驰而过的列车,看着这里熟悉的山水,不由就想起当年一起工作的许多同事。我们那时只是不到二十岁的小伙,有二十个同事同一天被分配到阳平关车站,从此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铁路,把自己的生命与铁路溶为一体。有人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去世后也安葬在这片土地上。一个乡党在这里因工作而牺牲,另一位为了防止走在铁道中间的学生被轧而负了伤,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浇洒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生命历程;有一位同志在燕子砭站当了多年站长,直到退休后才移居于宝鸡。半个世纪过去了,有好几个同事已经去世了,此刻看见了熟悉的车站,他们的形象就在眼前浮现出来,顿时心里五味杂陈,感怀不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是人生须曳,转眼便是百年啊!</span></p> <p class="ql-block">大青路在阳平关至燕子砭间,依嘉陵江左岸而行。对岸就是宝成铁路。现在阳平关至广元段铁路改为双线了,不时能看到穿梭而过的火车,火车的笛声传来时山鸣谷应,回音袅袅。</p><p class="ql-block">过了宁强二中后,前方就是回民沟,有一个很大的牌楼显眼夺目。有一条河从沟里流出来汇入嘉陵江。沟里有一个一千多口人的大村子,其中包括五百多人的回民,是汉中市最大的回民聚居点。</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就是龙门洞了,这是阳平关一个重要而神秘的景点,洞深约三十多米,宽约七八米,幽深险峻,两侧壁石挂满绿苔,洞底清流潺潺,是一个寻幽探奇的好去处。十多年前路过时我们就在这参观过,有台阶可以下最低处。台阶对面还有个小道院。听说此洞在唐代被发现,北宋进行开发,由于在陕川古道边,历代一些文人学士到此游览,留下许多碑刻及文字。大青路就从龙门洞上部经过。</p><p class="ql-block">在离龙门洞不远处,还有一处古三泉县的遗址。三泉县治始于唐武德三年(公元六二O年),历经残唐五代征战割据,县名、县治一直未改变。出于古代治理蜀乱的战争需要,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诏令三泉县直属京师,至道二年(996年)以三泉县升建大安军,后几经升并,直到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因战略需要才将三泉县撤并,其间历史达六百六十三年。古三泉县不仅地势险要,且以风景佳秀著称。嘉陵江从西北奔腾弧绕而过,江岸悬崖峭立,形成天然屏障。自唐宋以来对三泉县风景吟诗著文者不乏名人高士。今天我们站立在三泉县遗址上,观嘉陵江秀丽风景,感叹此处地势之险峻,思古代陕川交通之艰难,心里不由生出一番感慨。</p> <p class="ql-block">从燕子砭继续西行,公路就离开嘉陵江,前方就要经过安乐河和广坪两个地方。七十年代我们刚参加工作时,就听说车站有许多老职工的子女,都在这一带上山下乡,这里是略阳车务段的知青点,车务段还派了两个干部长驻于此,管理下乡的一百多个知青。当时青木川还鲜有人知,也没有这条大青公路,只有一条颠簸难行的土路,几天才会有一趟班车经过,可见当时交通是多么不方便!在我的印象里,那些年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去过广坪和青木川这些地方,甚至连宁强县城都没去过,不象现在从县城经过阳平关到甘南康县还修一条宁康路,交通就方便多了。</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里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山大沟深,水网密布,地形复杂,交通闭寒。外地人来到这里连方向也辨不明白,所以在解放初土匪肆虐,杀人越祸,为害地方。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勇敢地肩负起剿匪任务,许多年轻的战士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剿匪而牺牲在这块土地上。在广坪附近,就建有一座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青木川快要到了,这个当初名不见经传,离县城最远交通又极不方便的地方,由于叶广岑女士的一部小说《青木川》和改遍的电视剧《一代枭雄》,而一夜成名,红遍大江南北。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远千里从全国各地蜂涌而来,使青木川成为长盛不衰的旅游打卡地。</p><p class="ql-block">2010年3月,青木川古镇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p><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青木川古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p><p class="ql-block">2011年11月,青木川古镇被评为全国最具潜力十大古镇和最具潜力十大乡村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2013年,青木川魏氏宅院、青木川老街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4年,青木川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9年,魏氏庄园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至于魏辅唐这个人物,我不知道应作何评价,就称为“一代枭雄”呗!他民国时期统治青木川二十多年,既修学校办教育,又大兴土木建烟馆修祠堂。据粗略统计,现在青木川古镇留有古建筑房屋260间,大多采用木雕,砖雕,石雕,彩绘等艺术手法来装饰,做工精美,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俗情趣。幸运的是虽经文革浩劫,由于地方闭塞,外来干扰少,青木川古镇的建筑保存较好,其中以特色鲜明的魏辅唐大院最为显眼,青砖素瓦,雕梁画栋,古朴恢宏。从而使青木川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段短暂的鼎盛繁华。解放后魏辅唐带领三百多人投诚人民政府,一九五二年因罪被抢决,一九八七年又被平反,让人感慨这个“一代枭雄”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p> <p class="ql-block">我女儿是第一次来青木川游览,我们就坐在两条新老街道中间的河桥上等着,她参观各处景点,还买了几瓶豆腐乳和宁强核桃饼。午饭吃了当地特色木桶鱼后,就准备返程了。行至勉县时发现有沙尘天气,就和永生话别,决定直接返回武功。返程约为四百五十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晚九时就回到家中,圆</span>满结束这次汉中自驾游。这正是:</p><p class="ql-block">大青公路百里远,</p><p class="ql-block">蜿蜒直至青木川。</p><p class="ql-block">三月山花正烂漫,</p><p class="ql-block">沿途风光美难言。</p><p class="ql-block">三省交界闭塞地,</p><p class="ql-block">古镇历史续新篇。</p><p class="ql-block">一段繁盛演绎过,</p><p class="ql-block">世人尽知青木川。</p><p class="ql-block">写完于2025.4.1.1100</p>